前置胎盘的病因、诊断及治疗的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前置胎盘的病因、诊断及治疗的进展

沈娟王革庆

(宁夏银川市永宁县人民医院宁夏银川750100)

【摘要】前置胎盘是目前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威胁晚期妊娠的严重并发症,若对患者救治不及时,可危及母婴双方的性命。目前临床上对于前置胎盘的处理方法为:立即行剖宫产结束妊娠,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对前置胎盘的病因、诊断以及诊疗进行相关的考察。

【关键词】前置胎盘;病因;诊断

【中图分类号】R71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5-0036-02

所谓的前置胎盘是指在妊娠28周后,胎盘的位置发生变化,原本附着于子宫底现在附着于子宫的下段,甚至完全的覆盖住整个宫颈内口,目前前置胎盘仍是临床上威胁孕妇妊娠晚期的主要并发症,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以阴道的不规则流血为主。并且参阅相关国内外的报道可以发现,国外的发病率高于国内,国外前置胎盘的概率发生在0.5%左右,而国内的发生概率仅为国外的一半。本文旨在对前置胎盘的病因、诊断以及治疗进行相关的分析,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病因

目前对于前置胎盘的病因尚不明确,少部分学者认为前置胎盘的发生可能与孕妇的产龄较高,产次较多以及自身的不良习惯有关,但目前比较具有公认性的因素包括以下几点:(1)子宫内膜的损坏:多次进行子宫的手术可导致子宫内膜发生严重的损坏,因此当患者的子宫内膜发生损坏再进行妊娠的时候可导致胎盘的血供情况较差,国内的资料统计显示我国前置胎盘的患者中百分之八十的患者均为经产妇;(2)胎盘的异常:孕妇在进行妊娠后,若怀有的为双胎则前置胎盘的概率较大,其原因在于双胎可导致胎盘更接近于宫颈口,并且胎盘面积的扩大也导致患者双胎妊娠的孕妇发生前置胎盘的概率增加;(3)受精卵的发育迟缓:当受精卵形成后,由于发育的迟缓导致滋养细胞发育的较慢,进而难以在子宫上部进行着床,在子宫下段着床的概率较大,因此形成了前置胎盘。

2.诊断

目前临床上对于前置胎盘的诊断主要依靠的临床症状+病史,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无痛性的阴道出血,一般较为常见的患者为“一早醒来发现自己躺在血泊当中”,并且患者的阴道流血为无诱因的流血,结合患者的多次分娩史以及刮宫史等可对患者进行基本的确诊,目前临床对于前置胎盘诊断的主要辅助检查手段为B超,B超可对患者的宫腔结构进行清晰的显示,并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基本的判断,并且可以对前置胎盘的类型进行基本的评估。此外除了上述诊断方法外,进行产后的胎盘以及胎膜的检查可同样确诊前置胎盘,当患者的胎膜破口距离胎盘边缘距离小于7厘米,则可以确诊为前置胎盘。

3.治疗

由于前置胎盘会导致孕妇产后发生大出血,以及植入性胎盘和产褥期感染的发生,并且导致早产以及围产儿的死亡,对母儿的影响较大,因此应当立即进行治疗。孕妇会发生产后大出血的原因在于由于胎盘压迫子宫内口,使得子宫下段的肌肉层不断变薄,并且收缩力逐渐变差,因此患者出现大量的产后出血,并且患者产后出血后很难控制,在经产妇死亡的概率较高。由于前置胎盘对于子宫下段的不断压迫,导致胎盘特有的绒毛与子宫下段发生反应,导致胎盘植入的发生,胎盘植入子宫下段后可导致胎盘的剥离难以干净,导致产妇在产后不断的发生阴道出血的现象。前置胎盘压迫产妇的子宫外口,导致子宫外口的收缩性较差,因此在产后产妇的阴道口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导致产褥期的感染发生。

目前对于前置胎盘的治疗主要以抑制子宫的收缩,止血以及纠正患者的贫血状态为主,同时预防产妇发生感染。其中治疗的方法中包括期待疗法和终止妊娠两种情况,一般在产妇的妊娠周龄尚未达到34周时,可对产妇进行期待疗法,等到胎儿发育到尚能存活的状态再进行终止妊娠,但当孕妇的情况较差期待疗法难以实施的情况下,应注射激素类的药物快速促进胎儿的肺部成熟,并进行终止妊娠的处理。终止妊娠的方法目前包括阴道引产以及剖宫产两种方式,其中阴道引产仅适用于边缘性前置胎盘,胎盘与子宫下段的附着面较少,一般临床上立即进行终止妊娠的指标包括孕妇的孕周超过36周,胎儿有缺氧的症状出现以及胎儿已确诊死胎或者无脑儿。进行剖宫产相对于安全性较高,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前置胎盘,但是进行前置胎盘处理前应注意进行备血以及新生儿的危急处理,进行备血的原因在于由于前置胎盘的孕妇发生产后大出血的概率较大,一旦孕妇发生大出血的症状后立刻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对女性的计划生育进行严格的控制,并且广泛的推广避孕工具的使用,以减少女性进行刮宫以及多次非自愿生育的出现,并且对于已处于妊娠状态的女性进行健康教育以及严格的产前检查可帮助孕妇将分娩的危险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李悦.单绒毛膜双胎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胎盘差异蛋白相关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2013,(12).

[2]李晴,杨茵.凶险型前置胎盘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的研究进展[J].福建医药杂志,2013,(02).

[3]陈璐瑛.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及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山东大学,2014,(16).

[4]杨燕.前置胎盘病因分析及期待治疗效果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05).

作者简介:沈娟,1974-10,女,汉族,宁夏银川,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妇科宫颈常见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