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实践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县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实践与思考

郭雲萍

南漳县水利水电工程处

摘要: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重心下移,县级监督压力加大的形势下,介绍了南漳县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实践经验,分析了质量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一、南漳县水利工程建设概况

南漳县境内有河流187条、水库139座、灌区28个、水电站21座。各类水利水电工程大都兴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存在建设标准低、运行时间长、无配套设施等问题。经过四十多年的运行,工程大都损毁严重,防洪能力普遍不足,水资源利用效益日益衰减,制约着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十一五”以来,南漳县共实施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小河流治理、重要支流防洪治理、中型灌区改造、水利血防、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小水电更新改造、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重点山洪沟治理、小型水利设施维修养护等水利项目12类63个(批),投入水利建设资金近10亿元。共组建项目法人25个,施工、设计、监理及检测单位等市场主体达到50多家。

二、南漳县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实践

2012年以来,按照质量监督分级管理权限,南漳县对农村饮水安全、小农水、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水土保持、山洪灾害和山洪沟治理等6类工程114个(批)水利工程开展了质量监督,质量监督率达到100%。主要做法有:

1、健全质量监督管理机制。组建成立了南漳县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站,明确了机构性质,落实了人员编制,配备专职质量监督人员2名。制定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水利工程质量监督计划》,对质量监督程序进行了规范和明确,对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实行市场准入、持证上岗、关键岗位“压证上岗”、日常考勤、检查考核和惩罚清出“六制”管理。

2、强化质量管理能力建设。采取加强业务培训、开展交叉监督检查、交流经验做法等措施,提高质量监督人员监管水平,提升参建单位质量管理人员管理能力。对在建项目参建单位资质、从业人员信息、持证上岗等情况建立台帐,全面掌握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主体情况。

3、认真执行质量检测制度。加强过程检测,全面落实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平检制度。将竣工抽检关口前移,质量监督机构全程参与检测过程,及时判断工程施工质量、整改不合格部位。采取约谈、警告、罚款的方式,对存在不良检测行为的检测单位加强监管。在检查、验收中发现检测漏项、频次和数量不足等问题时,要求参建单位进行补检。

5、加强质量过程监督。对所有项目做到“早、细、实、严”,实行过程监督。工程招标结束后,及早督办项目法人提交质量监督申报资料,及时确认项目划分。项目开工后,质监人员不定期对工程实体质量和内业资料进行抽查。加强验收监督,对不符合验收条件的项目及时纠偏、叫停。针对存在的问题,下发验收监督意见,限期整改质量问题。

三、县级质量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质量监督工作难点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水利工程实施主体向基层一线转移,县级质量监督工作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1、质量监督工作力度不够。一是专职质量监督人员少,精力和时间难以满足工作需要。二是质量监督人员专业不全,开展监督工作力不从心。三是对工程实体质量和人员执证上岗的检查和抽查较少。四是项目法人代表多数是的局领导兼任,质量监督员有时碍于情面,不敢大胆监督。

3、参建单位质量管理水平不高。一是项目法人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质量管理人员身兼多职,履行职责不到位。二是勘察、设计工作不深入,存在设计漏项、设计缺陷,履行设计变更程序不及时、不规范。三是一线施工人员多数是没有经过培训的农民工,工程质量得不到充分保证,质量缺陷时有发生。四是监理单位水平参差不齐,工程质量控制不严。五是工程质量检测行为不规范,存在检测漏项、检测数据虚高、检测频次及数量不足等问题。

4、合同履约管理不严。部分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质量管理人员数量、专业配置、到岗到位情况不能满足工程需要,无法有效履行施工管理和监理职责。

5、质量评定和验收工作不规范。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重要隐蔽(关键部位)单元工程的联合验收签证不及时、不规范,法人验收质量不高,参建各方没有全面、细致、准确地梳理验收中存在的问题,其成果不能为下一阶段验收提供有效支撑。

6、小型水利工程质量标准不明确。现行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验收规程、质量评定标准、技术要求适用于大、中型水利工程,对小型水利项目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参照执行存在一定困难,增加了质量监督的难度。

(二)对县级质量监督工作的几点建议

通过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个人认为应把握“五大要点”,抓好县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

1、提高认识是前提。认识决定态度,态度决定一切。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面临的形势严峻,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风险也很大。因此,要加强质量管理的教育、培训和宣传,促使参建单位提高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质量监督人员要怀着对工程项目、对参建单位和人员、对自己和领导高度负责任的态度,认真履行自己的监督职责。

2、领导重视是保障。领导重视,是质量监督工作的强大动力。加强质量监督力量和经费,也离不开领导的支持。领导对工程质量的关注和严格要求,对参建各方也可以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和震慑作用。

3、完善体系是基础。质量监督机构必须强化对项目法人的质量检查体系、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体系、设计和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的检查力度,督促各参建单位的人员、设备、技术管理力量按合同和有关规定及时到位,使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4、提升素质是关键。过硬的素质,是质量监督员开展工作的前提。因此,质量监督员要本着“五心”,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一是坚持原则,有责任心,敢于监督,勇于担当。二是专业过硬,有进取心,在专业上做到应知应会,并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三是善于沟通,有耐心,遇到问题和矛盾不回避,要积极沟通,寻求理解和支持。四是指导帮助,有诚心,不仅指出工程存在的问题和质量缺陷,还要帮助找原因、想办法。五是有文字功底,要精心,必须在查阅资料、查看现场、查证数据的基础上,认真完成质量监督通知书、项目划分批复、质量监督报告等质量监督文书。

5、严格监管是核心。要针对质量监督薄弱环节,把好“四个关口”。一是加强工程实体监督,检查原材料使用及检测、施工过程控制是否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是否随意改变工程主要建筑物结构和参数。二是加强质量行为监督,用好责令限期整改、停工和行政处罚等手段,对参建单位和从业人员质量行为加强管理。三是加强验收监督,夯实法人验收工作,认真出具质量监督报告。四是加强监督手段。县级质量监督机构应配置必要的检验、测量仪器和设备,在质量监督活动中通过实测、实量等手段,获得客观公正的监控数据。

结束语:南漳县质量监督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南漳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形象的整体提升。连续3年的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在湖北省小农水绩效考评中名列前茅;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质量在国家、省、市多次检查、稽察、督导中获得一致好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成为襄阳市的样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