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原因及干预方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原因及干预方式研究

张帅

宁乡市人民医院湖南宁乡410600

【摘要】目的:研究抗生素不合理应用情况,并对此作出的干预方式。方法:抽取本院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的临床处方3665张,通过对抗生素药的用法、剂量和其他药物的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原因、表现、干预方式等。结果:根据统计分析,一共有2308张(总处方的62.97%)使用抗生素的处方,其中有610张(总抗生素处方的26.43%)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处方。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表现为抗生素种类选择错误、用药频度不当、与其他药物联用不当、抗生素用量不当等。结论: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原因很多样,而且十分常见,大大减少了抗生素的抗感染效果和耐药性,对患者的治疗产生严重的影响。医护人员应当严格、合理、科学、规范地使用抗生素,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抗生素的使用管理,减少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发生频率。

【关键词】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原因;干预方式;

抗生素在预防、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使用最为广的药物,最有显著疗效的药物之一。但进年来越来越大的新型抗生素出现,各种滥用抗生素的情况不断增加。因为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导致很多患者对抗生素抗感染效果和耐药性降低,使得患者的治疗时间加长,医疗成本增加,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造成了极大的痛苦。据有关报告显示,我国抗生素在药物总用量中占30~40%,而欧美国家仅在10%左右,远超国际标准。为了提高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滥用率情况,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干预方式,本研究对本院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的临床处方3665张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在随机抽取了本院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的临床处方中的3665张进行了分析研究,其中有51.21%(1877例)为男患者,平均年龄(52.59±17.24)岁,有48.79%(1788例)为女患者,平均年龄(39.37±19.46)岁。随机抽取的科室有内科、外科、妇产科、急症科、鼻咽喉科等。对各科随机抽取的抗生素处方数量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根据《2012版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强度及成人限定日剂量DDD值规范》、《新编药物学》、《合理应用抗生素药物考核标准》和《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分析了本研究中的2308份抗生素的药方资料,通过结合患者的病史、诊断等临床资料,对其抗生素药方中的抗生素种类、抗生素规格、剂量、用药时间、不良反应等进行了整理分析研究。

2结果

经过研究分析3665张临床处方,一共有2308张是抗生素处方,占总临床处方的62.97%,在使用抗生素的处方中,610张是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处方,占抗生素处方的26.43%。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的情况,如表1。

3讨论

分析研究显示,抗生素应用不合理处方占抗生素总的26.43%,占最大比重的抗生素应用不合理处方是药剂量不合理(10.18%),其次分别为服药时间不当(4.59%)、药物拮抗、溶媒不当、不良反应相加和无指征用药都占了2&左右,重复用药只占1.52%。通过分析研究,得出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存在的情况和造成的原因,并探索出干预方式。

3.1主要表现

3.1.1药剂量不合理。一部分医生在不进行病原微生物和药敏试验检查,不按照用药指征,就对病毒感染性疾病或者不明原因发热使给予抗生素药物治疗,这样的不规范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很容易导致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抗生素对由病毒和非细菌感的症状不会起作用,无菌手术、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和麻疹等也不需要用抗生素,滥用容易造成细菌有耐药性或者导致二重感染。

3.1.2服药时间不当。因为近年来抗生素种类的不断增加,一些医生并没有完全了解各种药物的特点、药物的分布方式、代谢和吸收方式,很容易忽略给药时间间隔和用药时间,过长或者过短的用药时间,都会对抗生素的药效造成影响。半衰期短的抗生素,应缩短其给药时间,才能有效保持药物的浓度和药效。同时应注意长疗程给药产生的药物累积,易造成肝肾损坏。

3.1.3药物拮抗。抗生素联合用药不当,导致了药物拮抗,降低了抗生素的抗感染效果。如微生态活菌制剂和抗生素合用时、氯霉素和红霉素联用、青霉素和维生素C配伍时,都会使抗生素的药效降低。

3.1.4溶媒不当。选用抗生素的溶媒时,应该严格按照药物规定,这样抗生素的药效才能得到正常的发挥。如应用青霉素和头孢菌素时,不宜在酸性的葡萄糖中注射,会使得青霉素加速分解,影响抗生素的效果,应该选择生理盐水等中性溶液,要注意溶媒的用量,溶媒量不足会使抗生素的浓度过高,容易使得患者产生过敏和毒副反应,同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最低量控制用药,对半衰期短的抗生素,要注意其滴注速度。

3.1.5重复用药。很多抗生素都有相同的药效,但部分医生开处方时,配同种类、同一代甚至同种但制作商不同的药物给患者,严重增加了患者的医疗成本。

3.1.6不良反应相加。药效相同或者不同的药物如果联用不当,都会导致不良反应相加。如速效抑菌剂和繁殖期杀菌剂合用可能加重不良反应,大霉素和萘替米星合用会加重对肾脏的毒性。

3.1.7无指征用药。部分医生对药理不熟悉,没有了解清楚患者的临床感染指征,不进行病原微生物和药敏试验检测,就盲目使用抗生素,增加了给患者带来药物毒副作用的风险和患者的医疗成本。儿童对药物毒性的耐受性差,容易对药物产生过敏反应,如用药不当非常容易引起严重的药物毒副反应,感冒的儿童如果常常用抗生素,容易导致细菌交叉耐药,二重感染,加重病情。

3.2原因分析

3.2.1医院方面:医院管理层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忽略合理用药;医生专业对抗生素的药物知识缺乏,盲目诊断和开处方,导致在治疗过程中误用、滥用抗生素,导致给药时间不当、无指征用药、药剂量不当等情况的出现,部分医生为了提高自己的经济收入,不根据实际诊断情况,开高价抗生素或者增加抗生素药物的使用剂量;药师的抗生素知识匮乏,没有检查出处方是否存在重复用药,药物拮抗的情况,且缺少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

3.2.2患者方面:部分患者缺乏抗生素使用的正确知识,觉得价格贵或者进口的抗生素效果会更加好,要求医生配大剂量、新品种和长疗程的抗生素,而部分医生为了迁就患者,不根据诊断结果和用药指征就任意开出不合理的处方。

3.2.3社会方面:抗生素市场存在巨大的利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型抗生素出现,销售恶性竞争趋于激烈,但相关药物管理部门并没有进行严格的监管,很多不合格的抗生素进入医院,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

3.3干预方式

①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医德教育,定期举办抗生素药物知识学习讲座,让医护人员更加全面熟悉和了解各种抗生素的药理、应用和禁忌;加强医师和临床药师之间的相互合作,临床药师要对医生用药进行监督和辅助,减少不合理抗生素处方的发生,临床药师要对患者用药进行审核,提出建议,对抗生素的更改提出意见,使患者能得到最优的抗生素处方;定期对抗生素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加强对抗生素使用情况的监督和加大对滥用抗生素者的经济处罚力度,使得抗生素药应用更加安全有效。②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要完善规范抗生素用药管理制度,对抗生素进行分级管理,定期对各科室的抗生素处方随机抽取进行检查,对不合理的抗生素处方剂进行通报和经济惩罚。③对引进新品种抗生素进行严格把控,严禁不合格的抗生素应用在治疗上,并加强医护人员对新增抗生素品种的学习,使其对抗生素的药效、药理、不良反应等知识熟悉,合理、有效、科学用药。

综上所述,抗生素对感染性疾病的疗效十分显著,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但随着日趋增加的新型抗生素,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和滥用的情况不断发生,严重影响治疗效果。为了发挥抗生素最大的抗感染药效,降低其耐药性,医护人员应该严格按照用药指征合理规范应用抗生素,减少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情况,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参考文献:

[1]杨立辉.临床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原因分析及干预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14):1933-1935.

[2]张凌林.临床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原因分析及干预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5):3000-3001.

[3]蒋光传.临床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103-104.

[4]宋华盛.临床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J].北方药学2017,14(12):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