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分析

邓兵育

梓潼县人民医院四川梓潼622150

【摘要】目的:探讨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方法:选择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患有基础心律失常的患者,分别对其予以口服与静脉注射相关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之后使用动态心电图对患者用药前后的心率情况进行测量。结果:120例患者中,共有105例患者的心律失常症状加重,并表现出不同的加重类型。结论:抗心律失常药物将会在一定程度加重患者的心律失常症状,需要明确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如此才能够有效的进行治疗。

【关键词】抗心律失常药物;心律失常;作用机制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心脏类疾病,将会对全身器官的血供造成不良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目前临床中主要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1],然而经过相应的临床分析可知,目前临床中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均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患者心律失常症状加重,产生不良后果[2];随着我国心律失常患病率不断增加,临床医生只有明确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同时还需要不断的加强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物原理与使用方式的研究,才能够提出针对性的方案进行治疗,使患者早日摆脱疾病的困扰,恢复正常的机体功能与生活状态[3],本文将重点对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患有基础心律失常的患者,男71例,女49例,年龄为52-71岁,平均年龄为(61.5±4.9)岁。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基础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标准;②未患有其他心脏疾病。排除标准:①对实验药物过敏;②无法配合治疗。患者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在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并监督的情况下进行本实验,对患者的一般资料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1.2方法

分别使患者服用及对其静脉注射不同类型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并且使用24h动态心电图仪对患者用药前后的心率情况进行测量。

1.3观察指标

患者的心律失常加重例数与症状类型。

1.4统计学处理

建立Excel数据库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分析软件工具SPSS20.0,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方差表示且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且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的心律失常加重例数

120例患者中,共有105例患者的心律失常症状加重,见表1。

表1患者的心律失常加重例数(例,%)

3.讨论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将会对患者的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目前临床中医生主要采取药物的治疗方式,然而经过相关的临床检验可知,目前临床中诸多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症状,同时对于患有基础心律失常的患者,还将导致其症状加重,因此临床医生已加强对该事件的重视[4]。

经过相关的临床研究可知,抗心律失常药物导致心律失常产生的主要作用机制包括如下方面:①某一自发心律失常的易化[5]。此种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不同的药物具有不同的治疗症状,例如对于能够预防房室折返性心过速的相关治疗药物,若该种药物使房室旁道产生不应期延长的现象,则房性期前兴奋将会在较大程度上对房室旁道形成阻滞影响;若此时房性期前兴奋经过正常的房室传导系统后速度减慢,则当其经过心室逆传至房室旁道后,将导致在不应期中恢复兴奋,因而将会在较大程度上加重患者的房室折返性心过速症状。②某一潜在心律失常基质的显露[6]。例如某一存在房室旁道但未产生房室折返性心过速症状的患者,经过相关的药物治疗后,若房室旁道与正常房室系统的传导速度与不应期无法进行有效的匹配,则将在较大程度上导致患者出现房室折返性心过速症状。③某一新的心律失常基质的产生[7]。例如对于患有房室折返性心过速症状的患者,对其予以相关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若在治疗过后出现与原有症状不相符的症状后,最终将导致患者产生其他类型的较为严重的心律失常症状。

鉴于上述论述,为有效的降低甚至避免患者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后出现心律失常症状,需要予以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与治疗,为此临床医生需要按照如下措施进行:①临床医生需要对临床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原理进行有效的明确,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最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指南的了解与学习,从而能够有效的掌握药物的适应症;②临床医生需要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环境进行积极改善,从而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③当确诊患者的心律失常类型与需要使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后,需要从小剂量开始使用,之后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逐渐增加剂量,但仍然需要在患者的可承受范围内。④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临床医生需要加强对患者用药过程中的QTc或运动试验QTc的监测,以便能够及时调整药物用量或停止用药,从而降低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依据本项研究结果可知,患者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后,87.50%的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加重情况,并且表现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窦静止、房颤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尖端扭转型室速与多形性室等类型,其主要原因在于临床医生并未对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明确的研究,同时在患者用药的过程中未能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时时监测,进而无法对患者产生的异常情况进行有效的处理,使得患者产生严重的心律失常症状。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抗心律失常药物将会在一定程度加重患者的心律失常症状,为有效的降低或避免此种不良情况的产生,临床医生需要明确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并且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医学知识与能力,如此才能够有效的为患者提供可靠的治疗方式,使患者摆脱疾病困扰。

参考文献:

[1]庄晓华,陈韬,徐涛,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和安全性评价进展[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2,12(6):454-457.

[2]王小川,谢晓慧,陆浩,等.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文献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33(21):1825-1826.

[3]李广平.重视非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J].天津医药,2011,39(4):381-384.

[4]李学民.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反应78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19):4100-4101.

[5]任璐,褚延鹏,于善栋,等.多离子通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与致心律失常机制中晚钠电流的作用[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6,20(2):160-163.

[6]乔树洲,刘丽华,贾彬莉,等.老年患者不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7,20(3):271-273.

[7]王泰一,姚茜,解微微,等.从稳心颗粒的药理学研究进展探讨抗心律失常复方药物多靶点协同作用机制和研发未来[J].天津中医药,2017,34(1):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