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脑梗塞后遗症60例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电针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脑梗塞后遗症60例疗效观察

李润华

李润华(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人民医院中医科贵州水城553006)

【中图分类号】R24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1-0423-02

【摘要】目的观察电针灸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脑梗塞后遗症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脑梗塞后遗症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脑活素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电针灸配合穴位埋线,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后遗症状均有改善,日常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但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灸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关键词】脑梗塞后遗症恢复期尼莫地平脑活素电针灸穴位埋线

脑梗塞(CI)是各种原因导致脑动脉血流中断、局部脑组织发生缺氧和缺血性坏死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1],常常留下语言及肢体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致残率较高。属中医“中风”范畴,临床上表现为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脑梗死比脑出血的死亡率低,而致残率高,为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康复治疗宜早期开始[2]。2010年01月~2010年12月,笔者对我院6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电针灸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在临床上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0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42~78岁,平均62岁,病程15~28d,平均21.5d。对照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45~80岁,平均62.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6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临床疗效评分标准全部符合,并经专科医生检查和CT或MRI扫描,排除脑出血及颅内占位等其他病变。中医诊断符合《中风病辩证诊断标准(试行)》中风半身不遂标准。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脑活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下列方法:

1.3.1体针①头部取穴:取患侧头部顶颞前后斜线,两斜线各分成三段,取28号2寸毫针自上而下按1/3交点处沿皮15-30°快速刺入帽状腱膜下,深度约1.5寸。②患侧肢体取穴:肩髃、曲池、手三里、尺泽、合谷、伏兔、阳陵泉、足三里,丰隆,三阴交、昆仑、八邪、八风。取28号2寸或3寸针快速进针、平补平泻。其中头皮针自上而下取两穴,上肢取两穴,下肢取两穴均自上而下,距离较远为佳,加G6805电针,选用疏密波留针25~30min,1天1次,10次1疗程,疗程之间可停针2-3天。

1.3.2穴位埋线治疗取穴以背俞穴为主,心肝脾肺肾胃俞。腹部取气海,关元,中脘,每次取穴4-6穴,或背部左右交替取穴4-6个治疗,患者俯卧,碘伏局部消毒后,戴一次性无菌橡胶手套,取7号或8号一次性埋线针,注入4-0可吸收外科缝线,将埋线针刺入穴位得气后,使用注线法将线埋入所选穴位,出针后用创可贴敷盖针孔,如有出血,用无菌棉球按压止血后再敷盖针孔,埋线后两天嘱患者局部不要沾水,适当休息,10-15天后在进行第二次埋线治疗,2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

1.4疗效标准

基本治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8%以上或死亡。将无变化、死亡作为无效。

1.5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种治疗方法均可以改善脑梗死症状,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

2.2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和ADL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血压、肝肾功能、血糖、血脂检查结果接近正常参考值。

3讨论

脑梗死是多种原因导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和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现代医学治疗主要采用抗血小板聚集、钙通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脑活化剂等治疗,但在临床上治疗不是十分满意。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卒中已成为卒中疾病防治重点和难点。在祖国医学领域中,采用传统中医针刺治疗方法以寻求治疗上的突破,是当前临床研究的热点。

脑梗死多属于中医学“中风”病范畴,笔者认为:①采用电针灸治疗,提高神经系统的自我修复与代偿能力,加速自然恢复过程,缩短病程,为功能的恢复打下坚实的基础。②中医认为脑梗死的发病与虚、火、风、痰、瘀等因素有关,多为本虚标实。气血亏虚为本,火、风、痰、瘀为标。气虚、血瘀是本病的病机。气能生血、行血、摄血,故称“气为血之帅”;血能为气的活动提供场所,血能载气,故称“血为气之母”。气虚可导致血行缓慢而瘀滞不畅。埋线疗法是根据针灸学理论与现代物理医学相结合的产物,它通过针具与羊肠线在穴内产生的生理物理作用和生物化学变化,将其刺激信息和能量经经络传入体内,以达“舒其气血,令其调达”从而治疗疾病,《灵枢?终始》曰:“久病者……深内而久留之。”张景岳释曰:“久远之疾,其气必深,针不深则隐伏,病不能及,留不久则固结之邪不能散也。”故针灸临床中,多采用留针之法,埋线法将羊肠线埋入穴位,大大的提高了对穴位的刺激量,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不但可以治疗与其相应的脏腑疾病,也可以治疗与该脏腑相关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疾病。所以在背俞穴上埋线,可使五脏六腑之气血功能得到很好的调理,从而补益正气,驱邪外出,因此在治疗上除了局部针刺以改善血液循环外,使用了埋线疗法以补益气血,扶正祛邪,从而大大提高了脑梗赛后遗症患者的疗效。

参考文献

[1]杨期东.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0-141.

[2]毛俊熊,李春岩,张祥建,实用神经内科诊断学[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79-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