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心理治疗思想方法刍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中国传统心理治疗思想方法刍议

高媛媛

高媛媛

(山东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山东济南250000)

【中图分类号】B8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248-01

心理咨询是通过人际交流进行的,而人不可能脱离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传统而存在。西方创立的心理治疗理论因文化制约性而不能完全贴合中国实际。因为两者在历史沿革、传统文化、社会制度、经济条件、价值观念、生活习俗等许多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中国人的个性特点、心理状态等因此与西方人相比存在显著差异。由此,我们在国内进行心理治疗,就不能单纯套用西方的治疗理论和模式,而要根据我国本土实际情况,加以调整改造,发展中国的本土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的本土化研究必须关注某文化系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和精神病理,重视发展相关性的技术和本土的传统技术。通过系统整理发现,在中国古代医典里,蕴含着丰富而较系统的心理治疗思想,中国传统心理治疗不但有自己的理论体系,而且在这一体系中也存在着自己的基本治疗原则,可以称之为中国传统心理治疗理论。中国的传统心理治疗,源于生活与医疗实践,并在历代中国医者传承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广泛运用[1]。

1传统心理治疗的主要原则

1.1身心调和

传统中医认为,人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沟通和气血的运行。而成以有机整体,自身构成一与天地同构的小宇宙。身心调和表现为心理活动与生理活动的协调。人的精神、情态等心理活动跟心密切相关。中国传统的养生学说和中医治疗精神疾病理论,其最终目的都是通过生理的控制达到精神的控制,或者是通过生理、身体——精神的控制与调整,实现身心的健康。

中医学很早就认识到心理因素在某种情况下可以引起疾病,并将这一类病因概括为情志病因。个体的情绪情感唤起水平超过个体生理适应能力,导致躯体病变或损伤,即“至若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此因郁而病”[2]。在重视外来刺激产生情绪、情感的同时,中医学也注重体内脏腑气血功能状态变化对情感过程的影响。一个人生理上患病以后,可以直接影响他的情感、意志、性格、思维、记忆和感知觉等心理活动,即“凡五气之郁,则诸病皆有,此因病而郁也”[3]。因病致郁、因郁致病是疾病过程中心身交互影响的两个方面,常常互为因果、相互交织,致使病情反复加重,迁延难愈[4]。

1.2和谐共生

传统文化认为,人与天地万物相参,和谐共律。人与周围环境关系协调,就会远离疾病。而人的身心疾病往往来自于人与天地自然万物、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破坏所致。因此,要从个体是否圆满履行其社会责任与义务,如何重建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入手,去理解和寻找身心疾患的病因和治疗手段。

换言之,人的行为必须顺乎人性自然,重视精神生活,讲求顺应规律,天人合一。儒道两家提供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恰好可以提供置各种疾患困境中人们的精神需要,帮助病人重建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关系,维持人们在处境变化中的心理平衡。比如,道家“经虚涉旷”的超越包含了儒家的“中庸平实”,从而为中国传统心理治疗提供了一种抗拒逆境的精神力量和消融苦闷的宣泄途径[5]。

概言之,个体如能寻道(人天共律)而行,保持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关系,那么就能够远离疾病侵扰,健康长寿。个体的身心问题会随其真心忏悔,改邪归正,重回正道,而得以自然化解。

2传统心理治疗的主要原则

2.1精神养生

精神养生主要是医学与道家思想的结合。道家认为,人的欲望带来了人的精神痛苦,减少痛苦就要精神养生,其养生之道就是“心斋”“、坐忘”。医疗性的养生,是基于中医的医学理论,运用药物进行心理治疗,这更接近于今天的临床药物心理或精神医学。

中国古代医家从形神合一的观点出发认为:第一,治疗疾病不仅要治其身,更要治其心。第二,医其未病,将调整人的心理状态放到了首位[6]。因此,中国古代医家在医疗实践中,第一,强调养神重于养形,养生必先养性,注重自身修养。第二,强调人要善于驾驭自己的情感,调节情志,使之宣节有度。保持乐观平和的心境。

2.2辨证施治

中国古代医家根据阴阳五行相克学说的“喜胜忧”、“思胜恐”、“悲胜怒”“、怒胜思”“、恐胜喜”的辩证原理提出情志相胜疗法。有意识地运用一种或多种情志刺激,以制约、消除患者的病态情志。利用一种或多种情绪调节、控制、克服另一种或多种不良情绪。该疗法符合现代情绪理论中的情绪相对历程论原理[7]。

此外,中医心理治疗一般采用治神以安脏和治脏以调神的方法整体调整,达到心身和谐。通过心理治疗,唤起患者的积极情绪,解除消极情绪,然后达到调畅气机,协调脏腑气血运行,促进疾病痊愈的目的。对于由躯体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碍,先治疗原发病,然后佐以心理疗法,先生理后心理的医治。

总之,中国古代医学传统中有很多宝贵的心理治疗思想资源,因其与西方思想、学说的理路完全不同,所以不能将其置于西方思想范畴、概念框架之中加以理解和考量。中国本土心理学工作者,首先要清楚的体认到这点。不受西方文化思想、西方心理学的研究理路、研究理论的思维定势影响,一门深入中国传统文化经藏,方能获得些许理解领悟和启示。中国心理治疗的创新发展前景在于此。参考文献

[1]陈光磊.论中国传统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湖北社会科学.

[2]张景岳.张景岳医学全书·景岳全书·郁证[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3]张景岳.张景岳医学全书·景岳全书·郁证[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4]李兆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医心理治疗研究.Vo.l26No.10Oc.t2006

[5]陈光磊.论中国传统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湖北社会科学.

[6]陈光磊.论中国传统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湖北社会科学.

[7]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