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管理研究于年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管理研究于年军

于年军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威海供电公司山东威海264200)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不断的发展,供电企业与电力供应的社会商品,并从中收取电费。电费是供电企业最重要的经济效益。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但在征收电费的过程中,往往很难收回电费,造成电费的巨大风险,严重损害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分析了电力成本风险形成的原因,探讨了在电力营销全过程中加强电力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希望能为相关供电企业降低电费风险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电力营销;电费风险;管理

引言

进行电力营销时,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其面临不同的风险,由于企业电费风险的存在发生巨大损失,逐渐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此,电力企业进行电力营销工作时,需要加大全过程电费风险管理力度,通过优化其工作流程,以此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1、关于电力营销工作的概说

作为电力企业来说,当前其已经取消了垄断性质,投入到了市场竞争之中。发电企业如果要得到发展,就需要获取经济利益,这其实也是所有企业发展的目的和前提。但是当前来看,电力企业在运行过程中难免要面对一些风险,其在开展电力营销工作的时候,例如用户偷电、拖欠用电费用等情况的时候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风险,这无疑非常不利于营销工作的开展。随着用户电费拖欠的情况越来越普遍,电力企业自身运行面临的风险也就越来越高,所以我们应该有效提高营销工作开展的效率,给我国电力企业发展提供助力,为人们送去更多更安全可靠的电能。

2、电费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

2.1计量环节

第一,电能计量装置质量性能等需要引起重视,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技术标准进行设计,避免读取误差、精度问题和工艺标准偏差等引起的示数问题,如果技术环节处理不当,极易发生后期电费风险增加的状况,且不易被察觉,经济损失问题较为严重。第二,计量装置的维护作业,计量装置长期连续作业,为了提高其使用合理性,需要定期进行维护管理,及时进行送检、校验和排查故障等操作,充分提高装置的精确度,避免管理不当等引起的计量偏差。第三,计量精度控制,对于计量装置而言,必须加强其精度管理,如果计量存在误差将会导致后期费用偏差问题。从装置自身结构而言,必须加强互感器变化方面的优化,才可有效降低费用偏差问题。第四,防窃电控制。考虑当下部分用户存在利己心理,私下乱接电路,存在偷电、窃电问题。为了降低这方面问题带来的经济损失,需要加强计量装置防窃电功能的优化。考虑到大部分计量装置是安装在用户住处,如果存在用户和电力公司员工勾结窃电状况,则较难被发现,对企业而言经济损失问题严重。为此,电力企业需要积极开发新型防窃电技术,从装置自身优化的角度出发进行防范,降低窃电问题带来的电费风险。

2.2合同签订环节

电力供应前,企业、用户之间会签订供电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合同签订后,如果电力公司业务变更可能会发生电费回收风险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合同补签处理。必须保证下述三点要求。一是及时性。合同到期前,电力公司需要及时续签、改签作业,避免客户因拖欠费问题引发的法律纠纷。二是准确性。合同内容方面,必须加强措辞方面的精确管理,避免模糊不清等问题的发生,包括电价、抄表时间、缴费时间等均需要在合同中列出。三是完整性。签订合同后,如果发生业务变更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合同条款细节方面的修正处理,保证新形成条款的有序性、完整性,降低电费拖欠的发生几率。此外,电力公司需要加强电费缴纳管理制度的优化,必须及时将缴纳方法告知客户,如短信。电力公司同时需要增加缴纳费用的方法,如微信支付等。此外,需要提高客户缴纳费用的意识,电力公司可借助法律途径进行自身权益的维护,将欠费等问题与个人诚信档案联系起来,对用户而言可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2.3抄表收费环节

电费管理方面,公司需要及时进行费用审核、抄录方面的管理,上述工作一般是人工完成,人员能力、职业素养等均会引起电费风险。营销信息管理时,由于电费信息量较大,需要借助计算机系统完成,如果发生黑客攻击、系统崩溃等均会引起电费计算和收取问题,增加了电费风险状况。部分电力客户是先用电后缴费,可能存在拖欠费用状况。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加强抄表人员的管理,不仅需要从抄表人员的专业技能方面进行定期培训,还要提高其责任意识和职业素养,建立合理的抄表轮换制度,尽量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热情,避免长期重复劳动增加抄表人员消极情绪等状况的发生。

3、优化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管理措施

3.1构建健全化风险防控体系

电力企业若要实现对电费风险的强化管理,则应适时做好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即通过对电费风险的规范化、系统化管理,降低企业经营环节存在的各类风险,以此保证自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此,可从以下几点入手:其一,严格按照行业规章制度,对工作人员行为加以管控;其二,将电费风险管理政策落实到个人,用以在提高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和岗位意识的同时,强化电力企业电费风险防控能力;拟建电费风险预警制度,使其能够在科学管理的前提下,切实电力营销全过程中电费风险管理的意义。

3.2科学选择风险管理手段

针对电费风险管理工作,科学性风险管理手段的选择,不仅可对风险事故加以防范,还可降低电力企业经营损失。而若要做好电费风险管理,主要可从以下两点加以阐述:首先,电力企业对国家政策、用户用电属性、生产经营现状等数据予以全方位把控,且通过量化处理的方式,提高自身风险评估水平和能力。其次,若突发电费风险,电力企业能够依据有效性事后处理手段,对风险实施转移,即结合对区域特点和用户类型等问题的思考,评估电费风险趋势,用以降低自身经营损失。

3.3加强设备管理

笔者借助对电费收取工作的解读,发现若要对电力企业电费风险予以合理规避,则应对电力设备管理方案实施优化管控,保证电力营销工作的顺利施行。而若要实现此目标,电力企业应定期派以专人,对电力设备实施检修与养护,且借助现代化和智能化电力设备的融合,既是保证电力营销工作序性化开展的前提,又可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电力服务,减少电费风险事故。

3.4构建多元化缴费渠道和方式

为避免电力企业承担过多的电费风险,则应对缴费渠道、缴费方式加以优化完善。即利用分解电费的手段,完成电费收缴工作。如将电费分解至各个月、各个单位,以此降低企业自身电费回收风险。同时,还可通过多元化电费催收的手段,降低损失。例如:短信通知、上门通知、电话通知等催收手段。特别针对存在不良记录的用户,应将其纳入重点催收对象,以优先催收的方式,提高电费回收几率。再者,电力企业还可借助多元化渠道,要求用户完成电费缴纳活动,如银行代扣、第三方代缴等渠道,不仅可降低柜台压力,还可将电费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结束语

在整个电力营销过程,认真做好电费风险的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提升企业整体效益,还能为企业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在分析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时发现,其主要包括签订合同与用电报装等,若要对其进行有效管理,首先需要构建完整电费回收管理体制,以此提升电费回收的工作效率。同时,还应尽可能取得相关部门的支持,确保电力营销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在实现管理电费风险目标的同时,促进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延超,张新忠.电力企业电费风险管理报告体系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3(04).

[2]李晓梅,姜楠,王璐璐.全过程电费风险管理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区,2017(12).

[3]钱永忠,曹峥,陆微.风险监控工具在电费风险管理中的运用[J].经营管理者,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