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合作交流,构建有效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2

加强合作交流,构建有效课堂

马丽名

马丽名广西南宁市宾阳县黎塘实验小学530400

摘要:实践表明,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而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则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策略。我们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引导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促使他们主动探究新知,从而使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成为有效的课堂。

关键词:合作交流有效课堂数学

一、营造氛围,让学生敢于交流

课堂教学中,小学生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害怕出错的心理,合作交流的过程,往往成了优秀学生表演的过程。要想改变这一现象,我们就要想方设法鼓励学生,培养学生与人交流、与人沟通的良好心理品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在数学课堂的合作交流中营造专心倾听、相互尊重、平等参与的良好氛围。这一点对课堂教学非常重要,因为小学生的想法简单,只知道自己的是对的、是最好的,没有意识到有时候其他同学的意见更好、更有创意。在合作交流中要引导学生对别的同学的好想法、好做法给予肯定和赞赏,从中吸取经验,互相学习,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合作交流的积极性。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要让每一位学生学会倾听,优秀生要认真听学困生发表见解,学困生要充分相信自己,克服自卑感,把自己的见解充分地表达出来,让大家对自己的见解进行交流和辩论。学生有了良好的心理品质,才能真正发挥合作交流的优势。

二、合理分组,使交流深入全面

在课堂上,为了便于合作交流,我们在分组时,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能力、经验、性别、性格等方面的因素,尽量保证合作小组中成员的多样性,使小组教学活动有更丰富的信息,引发出学生更多的观点。此外,我们还要注意,不能让优秀学生的想法全部代替小组其他成员的想法,不能让学困生无所事事。只有这样,小组合作交流才会更深入、更全面,才更能体现合作交流学习的真正意义,从而达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真正目的,最终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本学期,我所任教的是二年级(3)班,共有学生66人,我坚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按学生综合学习情况把班级分为11个小组,每个组里有学习成绩优秀、学习能力强、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优等生,有学习成绩一般缺乏良好学习习惯的中等生,也有学习存在一定障碍的学困生。这样的分组有一定的好处,优等生能带动、影响中等生和学困生,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例如我在执教“7的乘法口诀”时,我的讲述不多,因为在前面学生已经学习1-6的乘法口诀,初步掌握了一些编口诀的方法。开课时,我展示了7只七星瓢虫爬行的新颖情境,让学生观察,独立思考:为什么它叫七星瓢虫?1只七星瓢虫有几个点?2只、3只……7只呢?你是怎样算的?学生思考过后,进行了小组讨论,开始只见小组里成绩较为优秀的一些同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那些较内向的学生在安静地倾听着,慢慢的,在其他组员的感染下他们也敢发言了,也敢把自己的看法与大家交流了,甚至也能把乘法算式写出来了。我发现,这些学困生有了成就感,学习兴致慢慢变浓了,与此同时,中等生也能从优等生的思维中得到启发,优等生考虑问题的思路方法自然而然渗透给小组里的每一位成员,最后所有人都能编出7的乘法口诀,在编的过程中学生对每句口诀的意义有了理解。不用质疑,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增进了学生彼此之间的友谊,收到的学习效果比教师的生硬说教更为显著。

三、自主学习,使交流扎实有效

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交流,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中,我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观察比较大小不一样的圆的周长,让每个学生进行猜想:圆的周长到底与什么有关?当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之后,我又为学生提供小组合作探究的机会,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分工合作,操作员用绕绳法和滚动法测量圆的周长,并测量直径,记录员将数据填入表格中,经过小组对数据的分析、计算,验证了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这个猜想。整个过程,我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这个知识的理解,在与组员的合作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交流的实效性。

四、教师参与,提高交流热情

在课堂中,我本人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当学生与同伴合作探究时,我不能像个没事人似的站在讲台上,而是走到学生当中去,密切关注各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比如在圆的周长教学中,当学生用绕绳法、滚动法测量圆的周长时,我巡视每个组,对个别操作较困难的小组,进行耐心指导,让学生绕绳时尽量把绳子贴着圆的外围绕,告诉学生这样测量出来的数据误差才小,数据更准确。用滚动法测量圆周长时,我融入组中去指导学生先在圆的边缘上作一个记号,把这个记号作为起点,指导学生把这个起点对准尺子的零刻度线开始滚动。有了我这个教师的积极参与,学生合作探究的热情更高了,探究知识的欲望更浓了。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唐晓杰课程改革与教学革新.广西人民出版社。

[3]其它相关文献、专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