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PDCA循环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体会

邢煜王兴莉

邢煜王兴莉(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妇科>650118)

【摘要】总结了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体会,主要是采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科学方法对护理管理进行PDCA的管理循环,达到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目的,科室各项综合护理管理指标平均值得到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PDCA循环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2-0245-02

PDCA循环,又叫戴明循环,其体系运转的方式是以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科学根据进行管理循环[1]。2011年12月借助我院申报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和开始创建专科三甲肿瘤医院的契机,于2012年5月我科开始运用PDCA的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的综合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1计划阶段P(plan)

1.1制定计划

1.1.1建立并完善护理制度:健全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是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提高的关键[2]。2012年5月我院申报“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的创建工作和云南省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验收工作,在医院护理部的领导下,科室以此为契机,查找科室存在的问题,结合评审标准的要求制定了科室的《围手术期管理制度》、《各级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分级护理标准》、《护理工作手册》、《整体责任制护理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的相关管理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了科室管理制度、护理工作规范、标准和各级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规范了护理管理工作。

1.1.2完善并更新专科护理规范:根据科室收治的病种,查阅最新的FIGUO分期及相关护理最新资讯,制定了《妇科肿瘤专科护理》、《妇科肿瘤专科护理计划》、《妇科健康教育手册》、《妇科疾病术后功能锻炼指南》等,充实并更新了妇科肿瘤护理内容,使护理人员在对妇科肿瘤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有了指南,规范妇科肿瘤专科的护理管理。

1.1.3优化护理工作路径,提高工作效率:结合科室病床紧张,待床患者多、手术台次多的情况,经过对护理人员和患者的调查走访,制定了《流动护理工作站的管理规定》《护理工作流程》,删除重复、不合理的工作环节,合理规范护理工作路径,对科室的服务流程进行优化,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的目的。

1.1.4制定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计划:护理计划按照临床路径来制定,包括术前,术后,出院的计划。术前完善患者检查,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自理能力情况、对疾病的认知、手术大小程度、功能康复锻炼的项目进行评估,根据评估得分情况,责任护士针对患者综合情况术前给予营养指导、健康教育,相关手术的功能锻炼项目的练习;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体位护理。术后24小时即鼓励并协助患者功能锻炼,评估患者四肢肌力,鼓励患者床上翻身活动,以恢复患者主动自理能力;评估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时给与饮食指导,鼓励患者进食;出院前对患者的自理能力、营养状况、器官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出院后进行跟踪随访。

2实施阶段D(do)

2.1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科室建立完善了各项制度规范后,制定护理人员的培训计划,成立了PDCA培训考核小组,成员由科室专科护士、高年资护士及骨干护士组成。通过讲座授课、演练、自学、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培训并考核。

2.2实施病区护理质量三级控制构架:实行护士长→质控护理组长→责任护士的三级护理质量控制构架。成立风险管理、护理文书、消毒隔离、基础护理、病区管理、理教学管理、行政管理等七个质控小组,成立了科室护理质量品管圈,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归因分析,提出整改建议和措施并向护士长进行汇报。护士长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评价,增强了一线护理人员参与持续改进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充分发挥各级质量控制组织的作用,实施全员参与、全面管理、全程控制。

2.3严格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明确并细化各班工作职责的内容和流程、每个班次、程序应该承担的任务和责任。按照优质护理病房评分标准检查每个责任护理组对所分管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办事有标准,做事有依据、确实把好护理质量关。

2.4进行问卷调查:每月发放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收集住院患者的意见和建议,把意见和建议进行分析,进行整改,并及时向患者反馈;根据病区护理管理情况及时发放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表,收集护理人员对待遇、排班、护士长的管理、工作量等意见和建议,客观分析意见和建议,及时整改并反馈。

3检查阶段C(check)

3.1随机检查:护士长带领PDCA小组成员每周不定期深入病房,对各班次的护理工作按照质量检查标准进行全面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将检查问题记录在质量控制整改督查表中,持续检查、评价。存在的共性问题发到医院OA系统中,让护理人员人人知晓,自查并整改。

3.2定期检查:各质控组每月根据护理质量检查标准进行病区护理质量的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整理后向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反馈,并督促整改、落实、直到解决。

3.3夜间、节假日的护理质量管控:根据医院护理管理制度,护士长参加值班巡岗,加大查房的力度,检查夜班、节假日各班护理岗位职责落实情况,排查护理安全隐患。做到日常与及假日,夜班与白班护理质量控制相结合,使全科的护理质量控制形成一个自查、自审、夜查、日查相结合的质量控制网络。

4处理阶段A(action)

4.1在护理部的统一部署下,结合科室特点,建立了《护理质量持续检查记录本》,》《月护理质量安全分析评价表》、《周护理质量督查整改表》,对检查出的责任者要求一周内作出整改,质控组长对整改情况进行落实并汇报,护士长对整改效果进行评价。每月召开护理质量评价分析会议,分析护理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对影响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主要的原因,制定合理的计划和措施,进入下一个护理质量控制的PDCA循环。

5效果

科室通过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科学的运用在护理管理、护理质量的监督、检查、指导、和控制中,达到了促进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目的,患者的住院满意度、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住院床位周转率明显的提高,护理缺陷率明显降低。(表1)

表12011—2013年科室综合管理指标平均值

6体会

我国2011年开始进入医疗改革深入的攻坚阶段,随着医院对质量、安全、效益、管理的提高,运用PDCA循环管理,能使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有的放矢、有始有终、目标明确、层次清楚、重点突出、环环相扣、,体现了质量管理的持续性和系统性,形成良性循环提高了科学管理水平及护理人员的观察和决策力。PDCA循环,把护理质量管理划分为四个阶段是相对的,它们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紧密衔接,存在一定的交叉和渗透[3]。护理管理中,护理管理者应经常启动检查系统,根据检查效果对照护理质量标准,找出原因,在下一个循环的计划制定中改进目标,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4]。我科在3年的工作实践中证明,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余珍华、曾梅玉、魏彩虹,等,PDCA循环在ICU护士分层培训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3.1中旬刊:167-168.

[2]李瑞兰、刘宜谦、潘宝玉,等.护理质量管理督导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广西医学,2008,30(12):1984-1985.

[3]黄璐、龚洪铃,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武警医学,2013.01.24.(01):87-88.

[4]黄江莲、周惠宏、曾春娥,等.应用PDCA循环促进儿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体会[J].广西医学,2009,7(31):1058-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