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与咽喉炎(附36例临床报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胃食管反流病与咽喉炎(附36例临床报道)

张伟

张伟(江西广济医院江西南昌330002)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成年人中的最常见疾病之一,一项针对就业人群的研究显示该病流行率为4%,每名患者每年因此花费3,000美元,其中超过一半为药费。[1]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学者发现,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与咽喉部症状(咽喉痛、声嘶、发音困难及吞咽不畅等)有着相互消长关系,即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经有效治疗后,咽喉部症状也会立即缓解,且内镜下咽喉病变亦可获得完全恢复,因此推测二者之间有可能存在某些联系。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病实际上指一组以胃食管反流为病因而产生的咽喉部病变及其相应症候群。据统计于耳鼻喉科就诊的患者中,4%~10%其症状与GERD相关[2]。以消化道外症状-咽喉炎为主要表现的GERD患者其临床特征如何,其最佳的治疗方法以及质子泵治疗实验是否可作为此类GERD患者的诊断依据都值得探讨。本文有鉴于此特作如下报告: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研究为我院于2011年4月至2012年5月之间于耳鼻喉科以咽喉炎就诊拟诊为GERD的患者。病例入选标准:(1)年龄20~65岁;(2)符合慢性咽喉炎诊断标准;(3)电子胃镜检查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4)除外上呼吸道感染、肿瘤等明显器质性疾病;(5)4周内服用治疗GERD药物或抗酸药物者;孕妇或哺乳期妇女;严重的心、肺、肾、脑及肝脏疾病者。

1.2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参照文献报道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评分标准的模式[3]填写有关问卷,对慢性咽喉炎症状按程度和频度予积分记录。程度标准:0=无,无症状;1=轻,有症状但能忍受,对日常生活无明显影响;2=中,有症状,对日常生活有影响(包括睡眠);3=重,症状不能忍受,不能进行日常活动(包括睡眠)。频度标准:0=无;1=1d/周;2=2~3d/周;3=4~5d/周;4=6~7d/周。然后将各项症状指数相加,得到1个总分,再进行比较。所有入选患者均由消化内镜专家进行内镜检查以及RE内镜分级,观察治疗前后内镜改善情况。RE的诊断标准按2003年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反流性食管炎诊治指南。[2]治疗和随访:入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18例给予雷贝拉唑20mg、1次/d晨服治疗;B组18例给予埃索美拉唑40mg/d,疗程4周。第4周复查电子胃镜及纤维喉镜。

1.3.疗效判定喉镜下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镜下咽喉部充血、水肿、肉芽肿消失。②有效:镜下咽喉部症状减轻。③无效:镜下咽喉部症状无改变。治疗4周后食管炎消失者为治愈,改善≥1个级别为有效,改善不明显者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以x-±s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各组间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组间差异用卡方检验。

2.结果

2.1.一般资料对96例慢性咽喉炎患者经胃镜确诊41例RE患者,其中符合标准的36例患者入选本研究,男性12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48.6±9.11岁。其中反流性食管炎Ⅰ级27例,Ⅱ级8例,Ⅲ级1例。36例中并存咽喉炎的症状依次为:咽部异物感、咽痛、声音嘶哑、干咳,发生率分别为32%、20%、16%、11%。

2.2.治疗效果对于治疗后各个随访阶段具体的症状评分改善情况见表1。

表1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

*均与治疗前相比P<0.05

各组治疗前症状积分相似(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治疗2周后A组积分下降较B组大;可以发现在雷贝拉唑治疗2周后症状积分显著下降(P<0.05);A组与B组于治疗2周后差异显著(P<0.05)。治疗4周2组症状积分均有明显改善,但A组与B组差异显著(P<0.05),雷贝拉唑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喉镜下咽喉炎疗效如表2:A组治疗4周时显效率为35.7%(5/18),有效率33.3(8/18),总有效率72.2%;B组显效率为35.7%(1/17),有效率33.3%(4/17),总有效率29.4%。经卡方检验P<0.05,A组疗效显著优于B组。

表2咽喉炎疗效

经χ2检验P<0.05

3.讨论

GERD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除典型烧心、反酸症状外,尚有食管外表现,且正越来越受到关注,成为研究的新热点。其食管外表现最常见的症状是咽喉炎。目前,GERD食管外症状-咽喉炎的发生机制尚未阐明,推断可能由于(1)胃食管反流物引起的损伤,其组分之一胃酸已被证实是咽部黏膜发生炎症的重要因子。Galli等[4]对34例咽喉炎患者进行食管PH检测,结果显示67.6%患者具有病理性反流。(2)咽喉部组织黏膜缺乏保护也可能是促成其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胃酸所致的咽喉炎可以产生咳嗽、咽部异物感、咽球感、声音嘶哑、咽痛等症状。[5]对于GERD引起的咽喉炎在治疗上目前仍是难点,PPI通过强大的抑酸作用能迅速改善典型GERD患者的症状,但对于食管外表现却不尽人意。虽然目前已有多种药物和干预手段可供选择,并且已开展了大量临床试验,但GERD的治疗仍是一个临床难点,仍有很多问题悬而未决,有待同仁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胡水清;张玫;牛小羽;周俊.门诊患者胃食管反流病的流行病学调查[J]实用医学杂志,2009,35(1):24-32.

[2]邹多武,许国铭.胃食管反流病研究的最新进展[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4,21(1):34-37.

[3]中国胃食管反流病研究协作组.反流性疾病问卷在胃食管反流病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消化杂志,2003,23(11):651-654.

[4]许国铭.重新认识、深入研究胃食管反流病[J].中华消化杂志,2003,23(1):5-6.

[5]汪菁峰,袁耀宗,许斌,等.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外症状-咽喉炎的临床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6,2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