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问题及管理分析潘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问题及管理分析潘盼

潘盼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高唐县供电公司山东聊城252800)

摘要:从目前情况来看,输配电以及用电工程线损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缺陷,致使电力系统安全出现较大漏洞,由此,本文针对输配电以及用电工程线损管理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有效促进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使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生产用电安全得到全面的保障。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线损问题;管理

用电工程线损指标也是电力系统综合管理水平的真实反映,对用电工程的经济效益会产生一定影响,这就要求在强化输配电工程管理的基础上,做好用电工程的线损管理工作,采取必要的措施,最大程度的避免出现线损故障,从而减少电力资源的浪费,加快电力事业稳步前进。

1线损的含义、类别以及影响分析

(1)线损的含义

用电工程线损是指在电网正常运行过程中,出现在输送、分配以及管理等环节的损失,线路损失率也称为线损率,是线损电量与供电量的百分比。

(2)类别

线损的种类可分为多种,较为典型的就是管理、统计、理论以及定额线损。

(3)管理线损及影响因素分析

首先,计量装置是否准确、到位,会对线损计量工作完成情况造成直接影响,同时也会制约线损统计准确性。基于此,就需要保证所使用的电能表符合要求规定,保证互感器的精确性,制定轮校轮换周期,从而促使检验质量得以提升。

其次,电网运行设备检修质量会直接影响线损率,降低线损率能够促使设备检修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利于促进线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春季以及秋季时,需要安排专人对线路障碍进行清理,擦拭并维护好线路绝缘子,最大化避免出现跳闸事故,降低线路漏电的出现几率。做好变电设备的检修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电压互感器以及电流互感器稳定运行,同时能够保证电流以及电压端子实现可靠接触,有利于增加电能计量准确性。

第三,其他因素影响线损,对窃电行为进行打击是线损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一切利用非法手段对电能进行盗窃的行为都属于窃电行为,窃电行为的增多,不仅会对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严重威胁,同时,也会造成线损问题。

2提高输配电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

电力系统中,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就是输配电工程,其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但是同时也会受到多种因素制约,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由此,有必要对输配电进行有效管理,降低潜在风险发生几率,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安全事故,从而维持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基于以上观点,就需要对设备的质量问题进行重点关注,从而提升输配电工程管理水平。

(1)对建设设备以及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在输配电工程建设中,对于建设方,需要将相关的建设标准建立起来,而后才能够实施设备建设材料的采购,在这其中,主要应该对输配电中导线选择问题进行慎重考虑,建设方在采购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设备电线具有较好的绝缘性,从而降低线路短路故障,最大化避免出现安全故障问题。与此同时,做好采购工作,能够有效减少合杆作业过程中停电的次数,减少电线的维修,减轻工作人员工作量,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工程线路使用率。此外,使用绝缘性能好的电线能够对地面铺设进行简化,最大程度减少因与其他物体接触造成的安全隐患问题。绝缘线路具有较高的抗腐蚀性,使用寿命也会有所延长,在客观上也对输电线路进行了保护。建设方在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社会以及自然条件,保证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对电线规格进行适当的调整,而后严格按照建设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提升输配电的施工质量。

(2)强化施工安全管理以及风险管理意识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输配电工程建设设备也有了一定改进,这就需要对输配电工程建设工人进行培训,保证其专业素质能够与先进的设备相匹配,最终促使整体专业建设水平得到全方面的提升。虽然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进步推进了输配电工程的建设技术,但是也带来了较多的安全事故问题,这就需要在建设中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最大程度降低设备建设中的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与此同时,作为管理者应该对雷电以及电线脱落、人文破坏等风险问题加强管理,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做好输配电工程的管理工作,保证其能够顺利进行。

(3)改造老旧电网,对现有配电系统进行优化

针对于早期建设的电网,相关部门应给予重视,做好检修以及更换工作。特别是线路问题,当线路年久失修后,就会出现老化现象,致使绝缘体脱落,做好电网改造工作就是为了最大化降低漏电问题的出现。新的配电设备性能较为高端,也更为安全,对旧设备进行替换,也就是对配电系统的优化。先进的节能变压器能够最大化降低设备的能耗,同时传输效率也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3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要点分析

在输送电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折损,积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能够最大化降低输送电损耗。现阶段,对于线损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由此,有必要对线损进行加强管理以及研究[7]。从目前分析来看,线损中存在一定问题,需要给予针对性改进:

(1)对电网线路的布局结构进行优化

以往电网设计布局结构缺乏合理性,需要进行重点优化。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区域对电量有不同的需求,而旧的线路格局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电量的需求,就需要对电网结构进行改善,做好统一规划工作,在改进过程中,可选择增加电网分点的措施。与此同时,需要定期监测线路各个位置的电流以及电压,保证线路不会因年代久远或者人为因素造成损坏,最大程度降低线损发生率。除此之外,还需要在线路建设前对其结构是否合理进行综合分析,例如需要将供电设备以及用电设备之间的距离缩短,避免线路搭建较乱,同时也能够减少迂回线路搭建等问题。

(2)对计量设备进行完善

首先,电能表的计量需要精确,尤其是用电量较大的用户需要配置精确度较高的电能表,同时需要定期对电能表做好普查工作,按时进行维修以及更换。另外,也需要采取其他手段对计量设备进行完善,例如可以借助配置精度高的电子计能表,因其自身损耗会较普通计能表低。对于企业用户来说,可以将GPS负荷与计量表相结合进行管理,保证计量终端能够具有较强的功能,能够实现远程抄表以及付费,从而促使电能计量准备性得到有效提升,减少因人为因素影响导致抄表数据虚假或者窃电。

(3)建立并完善线损管理制度

为有效降低线损,就需要对线损管理工作质量进行提升。在线损管理过程中,需要在原有线路线损基础上进行完善,成立相关管理小组,实施具体分工,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实施互相监督以及奖惩制度。对线损管理一级项目管理之间的联系程度需要加强,可以在此过程中实施一体化管理,保证公司组织机构不会因线损问题受到影响。除此之外,需要对管理队伍的素质建设进行加强,强化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保证员工的积极性以及服务意识都能够有所提升,同时做好线路管理知识培训工作,保证管理人员都能够具备较为专业的线路管理知识,在线损管理过程中,保质保量的完成管理工作。在管理中,也可以选择借助计算机科学完成工作,例如可利用网络对管理机制进行构建并完善,将详细的线路图绘制出来,对计算机线路情况进行统计,对相对薄弱的环节进行完善,避免因管理出现问题导致线路受损。

(4)对抄核收费管理制度进行建立健全

在线路输电时,会产生线损,同时,若线路自身结构格局欠缺合理性,或者输电线路出现问题,也会直接造成电量损耗,这也是线损出现的主要原因。当然,也有部分线损是因为人为统计失误造成,由此,就需要严格检测线路问题,并定期进行维修管理,制定反漏查制度,借助高科技手段对反窃电以及反漏查电效率进行提升,最大化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出现的漏电以及偷电,从根本上解决线损问题。

(五)分析电网现状,预测电力负荷

对电网现状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同时预测电力负荷情况,对电网规划与建设的科学性、可行性提升有一定帮助,同时电力企业也会对线损管理问题给予一定关注。电力企业需要对供电区域内电网的整体理论线损率、用电需求状况以及变化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与调查数据相结合,进行计算,从而找到线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点,并予以改善,充分将人员的力量发挥出来,学习以往先进的经验,对电力负荷的预测进行有效调整,保证工作效率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六)对输配电工程建设施工程安全管理以及风险管理意识进行加强

时代的发展进步,促进了输配电工程设备的不断更新,为适应先进的输配电工程,就需要对输配电工程建设的人员进行专业素质培训工作,从而促使其专业建设水平得以提升。同时也需要对其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工作,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赵拴.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线损管理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4(23):1988-1989.

[2]王海厂.浅谈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3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