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间盘电动旋切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63例体会

/ 2

经皮椎间盘电动旋切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63例体会

赵洪来

赵洪来(黑龙江省鹤岗矿业集团公司总医院富力分院154104)

【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2-0127-02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切除术经皮髓核切除术经皮

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项简便而效果显著的新的介入治疗技术,现已在临床上广泛使用。本文采用电动旋切式椎间盘摘除器,为63例椎间盘脱出症患者行73个腰椎间盘经皮穿刺切割治疗(PLD),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疗效,故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63例PLD的患者,男47例,女16例,年龄26~7l岁,平均42岁,病程1~11年,平均16个月,临床手术指征均符合Kambvn和onik所提出的4条标准。

1.2方法:采用南京铁道医学院自制的经皮电动旋切、注水、抽吸为一体的椎间盘摘除器,在配有影像增强系统普通X线机的透视监视下进行,病人取侧卧于x线检查台上,患侧在上,根据CT片测得的椎间盘至皮肤表面穿刺参数,从腰背部侧后方确定穿刺点。局麻后,用小尖刀片作2mm的小切口,将第一定位针插入椎间盘中的后1/3处,尔后让病人取俯卧位,正位透视下确定穿刺成功后,退出针芯,注射60%泛影葡按作髓核造影,再次确定穿刺针位于髓核内后,依次由细至粗插入套管,用锯齿针破开纤维环,置入电动旋切器注水、切割、抽吸,手术完毕后,拔出套管,加压、无菌包扎,平卧30分钟回病房或观察室观察,嘱2周后下床活动。

2结果

63例腰椎间盘脱出症的患者,共做了73个椎间盘旋切,其中一次手术71例,对侧行二次手术2例,同时行2个椎间盘旋切10例,L5—S1椎间盘旋切11例,穿刺成功率为100%。临床有效率为90%,随访6个月以上治愈率85%,术后即显效者51例,1周后症状完全消失者48例,部分症状消失者13例,无效者2例,有4例在术后第2天痛疼加重,3天后逐渐好转。无其它严重并发症,1月后患者恢复正常工作。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马尾神经等所表现出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腰腿痛常见的病因之一,也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理的认识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实际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极其复杂,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仍然尚未完全明了。

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不同,就会压迫或牵张损伤不同的神经根。症状、体征也有差别。故这些症状、体征可作为定位诊断的依据。一般说来,发生于腰4、5和腰5骶1的椎间盘突出症占90%~95%,有的可出现2个或3个间隙的突出症(5%~8%);腰3、4及其以上的突出症占3%~5%,而其中位于腰3、4间隙者又占8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典型症状是:腰背痛和下肢放射痛。有人统计约50%的病人首先出现腰背痛,约33%的病人腰背痛和下肢放射痛同时发生,约17%的病人先出现腿痛后出现腰背痛。腰背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症状,也是最常见的症状。疼痛的部位主要在下腰部和腰骶部。疼痛的性质初为钝痛,疼痛部位较深,定位不够准确,是一种局限性或较广泛的疼痛,活动时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一般不影响工作、生活和学习。

诊断标准:①腰背痛合并根性下肢痛。腹压增加,疼痛加剧。②脊柱侧凸。脊柱前屈或后伸、侧屈受限。病侧椎板间隙有压痛;重者,疼痛向下肢放射。③按神经分布区有肌力减弱、肌肉萎缩、感觉异常和反射改变(以上4项有2项异常,即有诊断价值)。④神经张力试验(直腿抬高试验或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⑤影像学检查:X线片显示:腰椎生理前凸减小或消失,椎间隙变窄(前窄后宽);并能排除脊柱结核等其他骨骼疾病者,CT扫描对本病的诊断、定位能提供可靠的依据。必要时可行MRI扫描或椎管内造影术等检查。诊断标准1~4项中有2项以上异常,加5即可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前,普遍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腰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PLD技术正在广泛地开展,但采用的器械多种多样,没有一个统一的定型产品,对电动旋切式椎间盘摘除器使用体会如下:①操作使用方便,容易掌握。②该器械组成简单,共有3个部分组成,穿刺针与套管、锯齿状纤维环开窗器、电动旋切椎间盘摘除器,所用套管比目前国内外所采用的细,最粗一根套管为25mm,大大地减轻了对患者的组织损伤。③注水、切割、抽吸为一体,每个椎间盘抽吸的髓核组织数量多、时间短。④切割范围较大,套管可退调节方法,切割器可行旋转往复切割。⑤由于套管针细,且可进退调节方法,解决了L5~S1椎间盘脱出症的穿刺不需髂骨钻孔打洞,减少了病人痛苦和手术的复杂性,对11例L5~S1患者均直接穿刺成功。

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术前准备,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特别是拍腰椎平片,腰椎CT,详细查问病史,并作必要的特殊检查,本文1例患者因肝癌腰椎转移,行PLD治疗后腰背痛疼加重。手术操作,定位穿刺要准,手法要轻,不可粗暴,避免反复穿刺,造成组织损伤严重。出血、水肿,导致压迫神经形成痛疼,本文有4例次日症状加重的原因与以上因素有关。术后处理,应给予卧床休息或牵引和药物对症处理,尽量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作者体会是,休息好的恢复好。

参考文献

[1]孔晓海,陈其义,林云涛,等.电动式腰椎间盘切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报告[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7,7(5):235-237.

[2]腾皋军.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37.

[3]滕皋军.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5.

[4]田桂源,王兆德.经皮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临床荟萃,1999,14(15):695-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