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未来财务会计发展方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8-10-20
/ 2

论未来财务会计发展方向

吴璇

(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松岭林业局幼儿园,黑龙江大兴安岭165000)

摘要:历史的发展总是向前的。财务会计也总在不断的社会发展中一次又一次地得到革新。时代的进步,经济环境的变化,世界会计研究者的不断努力,推动了财务会计理论方法与实践的不断完善。

关键词:财务会计;发展;体系

财务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系统,是在簿记、传统会计以及财务历史成就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会计的发展是反应式的”,财务会计的出现有着其历史的必然性。20世纪财务会计在确认和计量技术、信息系统的建设、财务报告体系的充实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然而,信息技术时代和金融时代的到来,会计环境的巨大变化,使财务会计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新经济时代下财务会计面临的难题,世界各权威会计组织及会计研究者都做出了艰难的努力。但是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这些难题尚未得到圆满的解决。现行的财务会计在确认和计量上的不足孕育着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此,世界会计研究者对财务会计的改革提出了许多创造性的建议和设想。因此,纵观财务会计目前的种种不足,预计未来财务会计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健全“绿色会计”控制体系——21世纪会计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使命

1.1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可持续发展的新观念下,人们从不同角度去寻求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的方法。就会计方面来看,传统会计在有关环保问题方面存在着严重缺陷。传统会计没有将整个社会生产消费和相应的生态循环价值都反映在会计图像上,没有对涉及环境的经济业务作为会计要素加以正式确认。绿色会计要求人们在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会计处理时,必须考虑到与这些经济业务活动有关的环境因素,以便从会计角度监督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合理分配资源,从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从会计角度来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1.2是我国会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会计的国际化发展

在市场经济下,会计核算不仅要考虑企业的自身利益,而且要兼顾社会效益。绿色会计不仅只核算与企业直接有关的信息,而且对与企业有关的资源环境、废弃物及生态环境的关系等也进行反映和控制。其所提供的信息不仅有经济性信息,而且有社会性信息;不仅能为企业自身服务,而且能为社会大众服务。一方面,绿色会计是把会计主体置于生态环境之中,将整个社会生产消费和相应的生态循环都反映到会计模式中,来计量和揭示企业生产活动给社会生态环境带来的后果。由此看来,绿色会计拓宽了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的空间,它不仅要求企业要有经济目标,而且要有为自然生态环境做出贡献的社会目标。因为绿色会计核算对象的资源和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资产,所以必然要求其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具有国际间的可比性,这样,就会大大推动会计国际化的进程。

2公允价值会计在下一世纪发挥主导作用

公允价值会计(FairValueAccounting)是指以公允价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基础的会计模式。由于历史成本计量的会计信息缺乏相关性和及时性,使得现行财务报告过度关注历史、成本和利润,忽视未来、现金流和价值。公允价值会计因其潜在的高度相关性,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其运用已经从金融工具扩展到传统领域。公允价值会计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长足发展,其运用领域已经由金融工具扩展至其他领域,大有取代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之势。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并规定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实施。该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是最为显著的方面。金融业的发展,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的推陈出新,为公允价值会计在下一世纪发挥主导作用创造了客观环境。

3Wallman(1996)提出彩色财务报告模式为财务会计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的描绘

现行的财务会计报告模式正陷入困境:一方面投资者指责财务会计报表信息的相关性程度正在降低;另一方面,财务会计的确认、计量技术及财务会计本质特征限制了相当多的项目无法进入财务报表进行确认,而只能够在表外进行披露,致使表外信息披露的激增和信息过载。即使如此,还有相当一部分有价值的项目无法在财务报告体系中进行披露。

Wallman的彩色报告模式较好地回答了财务会计现在面临的这一难题。该模式将财务会计确认的四项条件进行分解,由此形成如下五个层次:a.相关性、可靠性、可定义性和可计量性均符合要求,这形成了财务报告体系的核心层次。b.相关性、可计量性和可定义性都符合要求,但可靠性存在疑问。这个层次的划分主要涉及目前财务会计上拒绝确认的项目——如顾客满意程度、人力资源、研究开发支出等。c.相关性与可计量性符合要求,但可定义性与可靠性存在疑问,如顾客满意程度支出。d.相关性,可靠性和可计量性符合要求,但可定义性存在疑问,如企业的战略风险、企业的竞争优势、市场占有份额等。e.仅相关性符合标准,可靠性、可定义性和可计量性都不符合,如企业的持续经营价值和智力资本价值。

4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

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革命和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贸易障碍的逐步清除,催生了全球经济的交互性。在WTO的促进下,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密切,各国经济之间的依存度已达到休戚相关的程度。跨国公司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客观上要求会计这种“商业语言”也要走向国际化,在全球范围内“通用”。各国的会计及会计准则将在协调中增强一致性。

5网络经济时代的财务会计

会计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作为社会经济计量的支柱,从内容到形式总是体现着各个时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风貌,它的不断发展标志着社会文明和经济管理的进步。会计电算化的到来,把广大会计工作人员从那种日夜埋头于抄写、计算、整理、汇总、核对等繁重的手工作业中解放出来,使它们得以腾出精力,逐渐由“核算型”转向“管理型”,从而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为整个管理规则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奠定了基础。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和发展,预示着会计技术手段由会计电算化进一步跨越到会计信息化阶段。会计信息化的目标是通过将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对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会计实务工作、会计教育等多方面均进行全面发展,进而据以建立满足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会计信息系统。因此,会计住处化的本质是会计遭到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的一个发展过程。作为会计发展上的又一个里程碑,会计住处化上一次“质”的飞跃,其意义在于:它不再是会计技术手段的简单替代,或电子计算机的延伸,而是由此引发的对现行会计规则的挑战,以及对传统会计理论与方法的整合。对此,一些有识之士适时提出“网络财务”或“网络会计”的全新概念。

历史的发展总是向前的。财务会计也总在不断的社会发展中一次又一次地得到革新。时代的进步,经济环境的变化,世界会计研究者的不断努力,推动了财务会计理论方法与实践的不断完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使财务会计又面临一次重大的挑战,未来蕴藏着又一次重要的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