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校长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6-16
/ 1

试谈校长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李文健

泰山初级中学李文健

校长影响力是一个多因素组成的复合体,其构成十分复杂,从影响力的性质来考虑,分为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有强迫性和不可抗拒性,有很强的行政干预力,以外推力的形式发生作用。由于教职工都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并且自尊心强,如果校长笃信或滥用权力性影响力,往往收效甚微。有经验的校长都深知,管理要使人心服口服,自身必须具备让教职工尊重的德识才学的非权力性影响力。下面试谈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构成以及在学校管理实践中的运用。

一、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的运用

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对教职工所产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是建立在尊重、信任的基础上的,是潜移默化自然而然的,教职工由此产生的心理效应是认同、模仿或受暗示,以至变为积极的内驱力。在学校管理中,校长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增大了,其权力性影响力也随之增大;反之,则小。因此,校长要自觉地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使自己具有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经验、杰出的才能、真挚的感情,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较大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二、校长如何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作用

1.宜与时俱进,忌思相禁锢。21世纪是充满竞争与挑战的时代。校长的心中要时刻装着学校,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及时调整自己的办学思路,对学校管理要进行多因素、多方位、多角度、多手段的分析,主动地有步骤地带领全校教职工,去实现学校的目标,用学校不断变化发展的成果,激发教职工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学校的凝聚力,激起他们对学校对事业的热爱,产生积极进取的动力。校长如果人云亦云,墨守成规,跳不出前人的框框,就不可能带领师生去开创新天地,就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校长的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作用也就不能充分发挥。

2.宜率先垂范,忌揽功诿过。校长要把扎实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艰苦的实践中磨砺自己,做到勤政务实,多做实事,少说空话,身体力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榜样,去影响学校的老师。凡是要求老师做到的,校长必须率先做到。只要树立榜样,寓教育于实际行动之中,就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学校工作如取得一定的成绩,无论是校长独立完成的,还是与其他领导成员共同完成的或是与老师合作完成的,校长均不能把成绩占为己有,刻意为自己镀金。如果工作出现失误或差错,要勇于担当,不能把责任往别人身上推,这样与老师的关系才会密切、融洽,才能真正做到同心同德同舟共济,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作用。

3.宜善意待人,忌打击报复。校长对老师的态度很重要,如果把老师看作是不愿意工作的懒惰者、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的被动者,那么校长就会时时处处都对老师看不顺眼,就会对老师失去信任感,就会时时处处采用强制权,用制度来卡老师,老师就会感到人格得不到尊重。这样的学校只能形成一种“外紧内松”的被动局面,表面看校长管理很到位,但教职工没有积极性,没有创造精神。如果把教职工看作是愿意工作并具有一定目标、志向,愿意承担责任并富有创造力的人,那么校长就会时时处处尊重教职工的人格,主动为教职工服务。表面看校长管理不到位,但教职工有积极性,有创造精神,学校就形成“外松内紧”的局面。这说明校长对老师持正确的态度,就可以充分发挥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作用,从而促进权力的有效实施,使学校越办越好。

4.宜以情动人,忌游离群体。“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有关资料表明,在学校这样一个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社会系统中,教职工对于尊重、爱护、关心等情感上的需要较之其他群体更为强烈。校长只有全身心地呵护广大师生,才能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校园的温暖,才能形成老师善教,学生乐学的局面。关心呵护师生,不仅是关心他们的工作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不仅要关心他们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也要宽容他们的失误。当师生行为有失误时,校长要主动地给予他们改正的机会,必要时帮助他们查找造成失误的原因,总结教训。这种真诚的关心和帮助将会保护他们工作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老师生病了,到家里慰问;职工家里有事,为其出主意;教职工关心的事、担心的事,校长无不了然于心,并一一考虑帮助解决。

5.宜无为而治,忌什么都管。众所周知,在家里做家务的家庭主妇所做的家务恐怕要比其他家庭成员所做的家务的总和还要多,且往往吃力不讨好。作为校长,在学校管理上最忌像管家婆一样什么都管,而应把一部分权力授予学校的其他领导成员和相关部门,做到统揽而不包揽,果断而不武断,参与而不干预,拍手而不伸手,使各责任人在其位、谋其政,掌其权、司其职,尽其责、显其能。校长只是在把握方向、队伍建设、协调配合、维护学校权益等几个方面下下功夫就成了,其他事情都可以“糊涂糊涂”。这样,校长就可以一身变众身,一脑变多脑,轻松自如地工作。它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大大提高了校长的威信,从而增强了校长的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作用。学校也会形成分工协作团结向上的局面,从而加快了学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