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设计原则和在职工培训课堂上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9-19
/ 2

多媒体课件设计原则和在职工培训课堂上的应用

刘文君

刘文君(平顶山天安煤业天力有限责任公司职教科,河南平顶山467000)

中图分类号:G6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9A-0313-01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教学媒体的使用上,采用了计算机辅助的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上的一本书、一支笔、一块黑板的沉闷教学模式。教育影响逐步从教师个人对学生的影响发展到教育群体、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由此我们的教师必须掌握现代教学手段理论及操作技能,灵活自如地把传统教学方式和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以充分拓宽广大学生的直观视野,充实直观内容,丰富感性材料,使学生易于理解掌握,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多媒体技术以计算机为核心,把语音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集成在一起,把语音信号、图像信号事先通过模数转换变成统一的数字信号,很方便地对它们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变换、查询、检索。它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像,这样的特点,具有许多对教育、教学过程来说特别宝贵的特性与功能,这些特性与功能是其它媒体(例如幻灯、投影、电视、录音、录像、电视等)所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的。因此,多媒体技术应用已成为基础教育手段改革的必然趋势,在职工培训中更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来充分的激发职工学员的学习兴趣,使职工培训教学达到应有的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职工学员已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在自已的工作岗位上类辛勤工作,对学习已没有太大的兴趣,而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强烈的心理因素,也是传统教学中较为薄弱的部分。多媒体教学利用视、听、说向学生提供声像、图文等结合信息,为多种感官提供了兴备点,有利于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趋。例如:在给新入矿的煤矿工人讲解入时中须知时,把矿工入井时,各个环节将要遇到各类安全知识,遵守规章制度时的情况和不遵守规章制度时的各种后果,利用多媒体编排成动画片的形式,在课堂上给学员们播放。这种授课方式利用视、听向学生提供声、像等结合信息使学习们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并且在脑海中开成的影像比只听教师讲或者看电视深刻得多。

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直观性,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要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2.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趋。

3.动态性,有利于反映概念及过程,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4.交互性,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学习更为主动,并通过创造反思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识结构。

5.通过多媒体实验实现对普通实验的扩充,并通过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造能力。

6.可重复性,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加强记忆。

7.针对性,使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成为可能。

8.大信息量、大容量性,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原则

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必须根据煤矿职工教学的特点及学生的认识规律,在选题上应侧重那些用其它媒体效果不理想,而多媒体课件能高效益的教学内容,从而发挥其最大功能。因此设计多媒体课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多媒体课件的核心原则。在设计时,应根据教材内容,科学地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避免在教学、图像、动画等运用过程中出现科学性偏差或错误。同时设计多媒体课件要符合学生认识规律,有利于学生隐蔽心理和认识心理的发展,保持对知识信息积极探索的良好精神状态,这样多媒体课件就为学生认识能力培养架设了桥梁。

2.直观性原则。学生即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各种信息加工的主体。当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出仿真直观情景,就能把教材中抽象的理论和原理用直观的视音频信号表现出来,为学生创造学习知识的实际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兴趋,使学生产生心灵呼应,从而自觉参与学习,学习效果会更理想。例如:在讲授矿井通风时,通过计算机模拟,用红色代表新鲜风流方向,使“风流”速度变慢,让学员有顺序地观察风流流经各个风门的过程,在课堂小结时,可同时展现六种通风方式和异同,使学员易于区分,这种教学重点和难点,过去学生难以体会动态的变化,而运用多媒体课件达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可见,设计多媒体课件要遵循直观性原则,让学生一看就明白,一听就清楚,否则,就起不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

3.针对性原则。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应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重要的教学内容以凸现的方式加以处理。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恰当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录像等多种媒体、多种方式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4.艺术性原则。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需要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合理性处理,这不仅需要教师有较全面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更需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例如,课件的背景颜色、色彩、图像、动画、录像的艺术质量和制作质量,按钮和揭示文字是否同整个课件的风格相一致等等。这样,能使学生在艺术和谐的情景中激发起情感,能以栩栩如生的画面感染学生,陶冶学生对美的追求,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离,而且能够影响其心理健康,培养其艺术修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四、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课前演练,确无差错。教师在正式上课前要多次演练,仔细观察,注意动画、声音、图像、文体链接等内容以及与其其它媒体的混合使用,直到无差错为止,以免在课堂上发生知识性错误、动画混乱和技术失误而影响教学效果。

2.注意形象,不可滥用。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既要注意形象化,又要注意不可滥用,不能为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不能为炫耀计算机技术而使用,否则将冲淡教学内容,失得其反。有的教师在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采用多种颜色和频繁变换各种形状的安字体,使用各种各样的声音,采用各种各样的动画,这种不顾教学内容面随心所欲地运用课件,其结果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注意力,违背了心里学中主体与背景关系的原理,其课堂效果可想而知。

3.人机交互、师生交流。课堂教学的精髓就在于师生的交流,因此,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职工培训时,教师依然是好的“导演”,学生依然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导演”作用,运用自己的声音语言、体态语言去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否则,教师就成了多媒体的奴隶,将大影响课堂质量,无法完成职工培训课堂的教学任务。

4.把握先后,速度适宜。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时要注意声音、图像、文字、动画、连接以及与其它媒体使用的先后顺序,速度快慢和演示方式,样能将多媒体课件的科学性、观赏性、辅助性融为一体,增强课堂教学吸引力,从而达到实效性目的。

五、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可理解为传统教学基础上增加了多媒体(包括计算机)这一特殊工具的教学,它不可能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因此,在设计多媒体教程时,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特别要考虑时间因素,正确处理好多媒体学、教时间(此处主要是指操作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交互、反思时间关系,避免打着多媒体课件的晃子,而实际上是课本搬家或黑板搬家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