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江南区近6年儿童死亡调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南宁市江南区近6年儿童死亡调查

赵日双

赵日双(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530031)

【中图分类号】R19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9-0069-02

【摘要】目的分析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动态变化趋势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了解死前的卫生保健服务,探讨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干预措施。方法2006年—2011年辖区本地户口儿童及非本地户口但居住一年以上的儿童死亡监测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10.46‰降为4.40‰,总体呈下降的趋势,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P<0.05).死亡原因:排在前两位的仍是先天异常,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但肺炎的排序有所下降。结论南宁市江南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近6年明显下降,降低出生缺陷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关键词】儿童死亡率死因出生缺陷干预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2006年—2011年南宁市江南区辖区内本地户口及非本地户口但居住一年以上儿童活产数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据监测报表

1.2方法:

根据《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对5岁以下儿童死亡填写死亡报告卡并逐一核实,并行补漏调查,以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填写死亡监测报表(按年龄别统计)并按规定上报,死因诊断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

1.3统计学分析:

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2006年—2011年儿童死亡状况(表1):

In2006-2011childrendiedstatus(table1)

2006年—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总体呈下降的趋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10.46‰降为4.40‰,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χ24.28,P<0.05)。

2.2死亡原因(表2):

thecauseofdeath(table3):

2006年前三位死亡原因分别是肺炎、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先天异常,2011年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先天异常仍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但肺炎排序下降。

2.3死亡地点(表3)

Deathsites(table5)

2006年在家中死亡人数占68.75%,医院死亡人数为18.75%,在途中死亡人数为12.5%。2011年在家中死亡人数占37.50%,医院死亡人数为62.50%,无在途死亡。在家死亡人数下降,在医院死亡人数上升,就医意识提升。

2.4死前就诊情况(表4):

Diedinshenzhen(table6)

2011年死前未就诊的3例儿童中:1例为溺水死亡,来不及送医院,另外两例均为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1.2公斤和1.4公斤),家长认为很难养活。

3讨论

3.1儿童死亡率是国际社会公认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居民健康和卫生保健事业的重要指标之一。各国均在努力降低儿童死亡率。我国已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3.2从表1可以看出,南宁市江南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儿童死亡率的降低与基础设施的完善、卫生系统的发展、人群教育水平的提高、人均和家庭收入的增加、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干预覆盖面的扩大等一些指标有重要的相关性[1]。随着南宁市经济的发展,收入增加;居民受教育水平提高;医疗保健网络的覆盖;适宜技术的推广,广西实行母婴幸福工程等均有作用。

3.32006年前三位死亡原因分别是肺炎、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先天异常,2011年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先天异常仍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但肺炎排序下降明显。从死因别构成比例来看,感染性疾病(即肺炎、腹泻和新生儿脓毒症)占总死因的比例有所降低,而早产并发症的比例则略有上升。先天性异常所占比例上升明显[2]。

3.4从表2可以看出先天异常、早产及低出生体重仍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降低出生缺陷是降低儿童死亡率的关键。预防措施包括婚前检查、遗传咨询、选择最佳的生育年龄、孕早期保健,包括合理营养、预防感染、谨慎用药、戒烟戒酒、避免接触放射线和有毒有害物质、避免接触高温环境等;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出生,主要是在孕期通过早发现、早诊断和早采取措施,孕前三个月适当补充叶酸,可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与孕周、经济状况、孕妇的营养密切相关,反映了胎儿宫内发育和营养,孕期加强营养,加强围产期保健,早发现各种可引起早产和低体重的危险因素并及时进行有效的干预,减少早产和低体重的发生率。近年意外死亡比例上升,意外死亡包括交通意外、溺水、窒息等,正确的哺乳技术、意外抢救技术的培训亦相当重要。

3.5虽然我国儿童健康状况持续改善,但儿童健康水平还存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不同人群之间的差别。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农村与城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20.1%。和7.3%。农村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城市的2.8倍。早产及低出生体重、肺炎、出生窒息、先天性心脏病仍是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因[3]。在最富裕6省及地区(上海、天津、北京、吉林、江苏和广东)中,先天性异常已成为最主要死因,在一些最贫穷省及地区,肺炎、新生儿窒息和意外伤害的疾病负担仍然很重。以医院为基础的研究往往不能代表人群的总体情况,存在偏倚[4]。

3.6从表3、4可以看出患儿家长的就诊意识明显增强,近年医保的覆盖,社区医疗的开展,医疗网络布局的合理性,缩短了在途抢救时间,减少了在途死亡。

经过多年的努力,南宁市江南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降低出生缺陷,加强婚检,孕前、孕期管理,可以降低儿童死亡率,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2][3]IgorRudan,KitYeeChan,JianSFZhang,EvropiTheodoratou,XingLinFeng,JoshuaASalomon,JoyELawn,SimonCousens,RobertEBlack,YanGuo,HarryCampbell,onbehalfofWHO/UNICEF’sChildHealthEpidemiologyReferenceGroup(CHERG)《世界临床医学?TheWorldClinicalMedicine》2010年4月,第4卷,第4期.

[3]来自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