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兴趣之花收知识之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1

绽兴趣之花收知识之果

窦淑敏

——建立信息技术有效性课堂探索

山东省平度市蓼兰镇蓼兰中学266731

有效教学指的是教师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投入较少的情况下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取得最大进步。计算机在当前社会已很常见,对初中生而言,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很重要的一项。因此,必须在初中建立起有效性课堂,使初中生真正获得知识。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做好以下四点行之有效。

一、课前充分准备

备课是打有准备之仗,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学习,也为了给他们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备课要做到每一个时间段、每一个环节都充分地设计,让课堂的每一分钟时间都变得非常有效紧凑,也让教学内容变得丰富。针对学生,我们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之前所掌握的知识水平、学习状态以及生活习惯等,这些都可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得到答案。也有助于我们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有针对性地对每一位学生,同时对于备课中所进行的教学设计的流畅性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在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后,我们就要精心准备所需要的素材。在准备的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照顾到他们的学习兴趣,不能将知识点设得太高,以防止学生的思维跟不上而无法接受知识。这是教学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教师把这些可用的素材准备好了,一节课的基本内容也就定型了,由此可见备课的重要性。如课堂中所采用的图片,都需要经过精心的准备,以便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和激趣作用。介绍知识的要点难点时,要想办法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听得懂,并印象深刻。在备课的时候,要考虑到时间的问题,考虑到课堂的容量,考虑到问题的难易程度。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和能力水平,不能超越他们所能接受的范围,也不能太过浅显。因此教师不必拘泥于教材,最好能够将知识教学、技能训练、能力培养、道德教育等几个方面进行有机地融合,从而寓教于乐,既让教学内容丰富,又让学生在无形中学习了多种技能。所以说只有准备充足了,才能实现有效教学。

二、内容巧妙编排

如今电脑已经不再是奢侈品,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必需工具,成为课堂教学的学科,让技术得到普及。但是如果我们只是在课堂上讲一些理论,干巴巴的,枯燥乏味,学生虽然兴味浓厚,也会觉得无趣,很难会安心下来听教师讲课。根据其自身特点,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肯定难以让学生深入其中,需要我们转变教学思路,充分利用其优势,在理论教学中融入新的内容,将课堂教学变成生动有趣的知识传授,让学生耳目一新,有兴趣进入到学习中来。我们都知道:“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也就是说课堂伊始的导入环节十分重要。巧妙的导入语能在一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调动思维,进入佳境。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课堂的导语,采用情境教学法,争取在最开始阶段就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欲望。总之,学生的求知欲望一旦被激发,就能够在兴奋状态下进行自主与探究学习,对课堂教学是大有裨益的。留给学生思索的空间,让学生有时间去进行消化,是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关键。计算机教学重视实际操作,有些内容如果没有自己亲自动手的话,学生听得糊涂,而且听完就忘,没有印象。所以教师也应放手把时间给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少讲多练,让学生自己发现疑点难点,这样学生的知识会得到巩固。

三、做好表率

即便我们认为计算机已经得到普及,当接触到新的班级的时候,我还是会发现总有一些学生从未使用或者很少使用过计算机,这对于一部分已经是“游戏高手”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操作能力和基本知识都是比较匮乏的。对于这样的情况,我总是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问题进行区别对待,用他们能听得懂的语言进行解答,不嘲笑每一个问题,不歧视每一位学生,久而久之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了威信,起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良好典范。对于一些动手能力稍显薄弱的学生,我尽量做到有问必答、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微笑、多一些赞许,让他们在温暖、没有冷漠和嘲笑的氛围中安心学习。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会注意与他们站在同样的高度,采用他们适应的方式进行解答,呵护他们心中的兴趣之芽,并对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适当的鼓励,树立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四、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方式

在计算机教学中,建立合作小组对教学效率有着相当关键的作用,应当受到普遍关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常是将几个学习方法、性格兴趣等都不同的人安排在一起,建立一个小组,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小组人数要适合,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既要保证每个人都能参与,还需考虑小组的科学合理性,一般为3或4个人。其次,注意优势互补,在分组时,对学生做全面的了解,保证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差别不能太大,其竞争能力和知识水平都应在一个层次。每个小组内,应重视其互补性,学习好的帮助学习差的,或有些学生这方面强、那方面弱,可与其他正好相反的队友互相补充,为每一个学生都创造公平竞争的机会,尽量激发起每一个人的主动性。再者,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小组成员既要有相对的固定性,但也要有一定的变动性,比如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某位学生在这个组不行,就应具体考虑,给其换一个组,或者面对不同课程的差异性,应做适当调整,使小组发挥最大作用,总之,既要培养合作意识,又要灵活运用,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最佳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