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考”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技术中的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教学做考”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技术中的实践

杨术兰苏小霞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三峡404120

摘要:目的探讨“教、学、做、考”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8级高职护理的的104名护生分为实验组(54名)和对照组(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即先预习,理论讲解,再进行实践。实验组采用“教、学、做、考”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即在模拟病房授课,边教,边学,边做,学完后马上进行考试。结果实验组96.3%的护生认为能够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94.4%的护生认为能够提高学习效率,90.7%的护生认为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实验组的理论及综合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运用“教、学、做、考”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及综合能力。

关键词:护生;内科护理技术;“教、学、做、考”一体化教学模式;护理教育

内科护理技术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能力课程,是其他临床护理课程的基础,同时又和其他护理课程相互联系。内科护理技术的基本知识是护生将来从事内科护理工作的基础,也是护士执业考试的必考科目。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进一步发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体作用。高职院校教育应注重学生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社会行业适应能力[1]。“教、学、做、考”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使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对高职院校教学实践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了缩短学校和医院的差距,有利于护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以及早日适应临床护理工作[2],从2009年开始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本校)在内科护理技术教学中实施了“教、学、做、考”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即以能力为本位,将内科护理技术科学地分解成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由理论教学内容与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组成。按照岗位设置的要求,教学安排在模拟病房进行,边教,边学,边做,学完一个操作马上进行考试,学完一个模块抽签进行综合技能测试。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随机抽取本校2008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104人,均为女生,年龄16-19岁,随机分为实验组54名和对照组50名。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两个组由同一教师,用同一教材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先预习,理论讲解,再进行实践,在教室进行理论课的学习,在护理实训基地完成实践课的学习。实验组在模拟病房,采用“教、学、做、考”一体化教学模式,即将理论、实践、技能测试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根据教学目标,将内科护理技术教学内容分为若干个模块,包括呼吸内科护理技能,心血管内科护理技能,消化内科护理技能,泌尿、血液内科护理技能,神经内科护理技能等。以呼衰患者护理为例,实施步骤如下:①选择典型病例。如老年男性,有吸烟史30年,慢性咳嗽,咳痰20余年,近5年来上述症状明显加剧,并伴喘息和呼吸困难。5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剧咳、气喘、发绀等表现,咳嗽痰多,为黄色脓痰,今晨起出现神志模糊,躁动不安。体格检查:唇颊发绀;球结膜充血水肿。②分解工作任务。如“针对呼衰患者如何进行护理评估?”“该怎样给氧?”“要确诊该病人是否是呼衰还需要做什么检查?”③解决工作任务。如在该怎样给氧时,就引导学生学习工型和II型呼衰的区别,要确诊该病人是否是呼衰时就需要做动脉血气分析,在相关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边讲边做。④建构理论知识。根据解决工作任务的过程,护生总结呼衰患者护理的理论知识。⑤在离上课结束还有15分钟的时候,抽两组同学进行技能测试,一组派一个代表,其它的同学认真看,指出该同学操作的优缺点。⑥总结教师针对本次课的具体情况,提出意见以及建议。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教与学都必须以“做”为中心,在“做”中必须体现工学结合[2]。

1.2.2评价方法课程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实验班护生对教师采用“教、学、做、考”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评价。理论考试采取课堂考和综合考。课堂考采取不事先通知不定期抽考,对理论知识多用提问方式[3]。综合考采取随机化安排考场顺序,随机抽取一套试题统一考试,阅卷采取流水作业的方式按照评分标准统一阅卷。综合技能考核随机分组进行考核,每组由2名教师严格按统一标准进行评分,最后取其平均分,计算两班成绩。任课教师不参加综合技能测试的考核。

1.3统计学方法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实验组96.3%的护生认为能够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94.4%的护生认为能够提高学习效率,90.7%的护生认为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实验组的理论及综合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均P<0.01),见表1。

2.1两组护生考核成绩比较见表1

2.2实验组护生对“教、学、做、考”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评价,共发放问卷54份,收回54份,有效回收率100%,见表2。

3、讨论

3.1“教、学、做、考”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了护生的理论成绩和综合技能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进行理论学习再实践,护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只能凭想象去理解、记忆、感觉较枯燥;加之从理论到实践有一段时间的间隔,在实践时护生对学过的理论知识早已遗忘,操作起来就无从下手。“教、学、做、考”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模拟病房组织教学,护生一边学习理论一边实践,将理论实践有机结合,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表2显示,88.9%的护生认为能够激发学习兴趣,96.3%的护生认为有利于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92.6%的护生认为有利于提高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之间的联系,94.4%的护生认为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表1显示,实验组的理论及综合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均P<0.01)。提示实验组护生不仅是理论成绩的提高,而且综合技能的能力也提高了。

3.2弥补了护生缺乏临床实践练习机会的不足“教、学、做、考”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在模拟病房进行,使学生融入模拟的疾病救治情境中,为学生创造了反复练习操作技能的机会。学生通过模拟环境中的反复训练,有效缩短了从学校进入临床的适应期。

3.3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做、考”一体化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既要全面深入理解课本的相关知识,又要熟悉临床的进展。

3.4高职院校应改革传统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大胆创新,摸索出一套适合高职院校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1]。医学高职高专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实用型”技能专门人才,而非研究型人才,教学重点是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4],在内科护理技术教学中应用“教、学、做、考”一体化教学模式,突出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课程实践性教学理念,是符合适应临床护理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的。

参考文献

[1]廖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0,39(15):2080-2081.

[2]卢玉仙,高薇,孙静,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实践[J].护理学杂志,2010,25(2):13-14.

[3]方伟,康凤河,王立颖.《经络腧穴学》课程“教一学一做一考”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13(1):117-118.

[4]王锦.“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6):7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