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心态变化及调整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2

医学生心态变化及调整方法

石琦

石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法医系四川成都610041)

【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0386-02

【摘要】医学生心态的调整是成为正式临床医生前必修的一门专业课,不仅有利于医学生自身的发展和职业规划,更多的是对社会的贡献。主要对医学生的认同感、幸福感以及择业观作一一阐述,并对于心态调整的方法加以说明。

【关键词】医学生心态心态调整

主观幸福感是心理学家从独特的视角对幸福的界定,是指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自己的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价。着力研究医学生的幸福感,于己有利于医学生自身的发展和规划,并且能够更加积极的适应环境,融入集体,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于人有利于培养出一代身心健康的医学生服务于社会医疗行业。在此,我们通过医学生进入大学时间段进行剖析,依次为入学心态、理论学习时期的心态、临床实习时期的心态和毕业前择业心态四个个阶段。

通过调查了解,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候是由父母主导的,也有部分同学是学校、老师建议并协助填报的志愿,而自身对医学专业的理解仅仅限于大众的评价。一旦入学后,深入接触了医学理论知识,常常被深奥的理论知识弄得焦虑和恐惧,比较某些大学、某些专业的学习,少了些许轻松,一时难以进入专业角色学习,并且对专业的选择产生了怀疑[1]。此时也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到大学阶段的过渡时期,从“百万大军过独木桥”的角色,到志在四方的各自寻找自己梦想的转变,更是从一个依赖性学习到独立性学习的过程,对于医科生不仅要适应大学生活,还要为作为一名医科生的奋斗历程做好准备。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于成绩追求还是很严重,但是不像大学更加注重的是综合素质,学习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对于外界的诱惑和多种多样的转变,最重要的是建立起足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为迎接各种挑战和变化做充分的准备和铺垫。

作为一名医科生,相对于艺术、理科、文科、工科的同学,医科生幸福感是相对较差,可能的原因是医科生学习紧张,看课外书和涉及娱乐活动明显少于其他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的原因,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比较敏感,易“对号入座”,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2]。大部分的医学生的幸福感也随着进一步的学习而加深,根据自己专业知识的积累发掘自己喜欢的科目,并且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此方面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成就感,从而幸福感有了很大的提升。所以在大学学习阶段,我们不应该像高中时候那种被动的学习状态,而是主动汲取知识的养分,寻找自己的兴趣点,将自己的兴趣扩大化,深入学习感兴趣的科目。总而言之,要学会享受学习医学的过程,而不是枯燥的一味接受,要用心动脑得发现学习医学的乐趣,并且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和存在感。医学生更多应该是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自己和身边的人答疑解惑,而非因为一些症状学的相似性而对自己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相反的,应该是解除家人、朋友的一些困惑,让自己和他人安心。

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医学培养后,医学生对于医学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改变,根据对医学专业2097名在校大学二年级学生关于职业生涯规划4大类20项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表1)如下:

表1对三项认识的教育前后调差结果分析[1]

很明显,结果提示医学教育阶段对本专业的热爱提升了很大的高度,对于职业规划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对未来职业也有了明确的定位。看来职业规划对于本科教育阶段的医学生未来发展的认识有很明显的提升。下面这个表格便是经过医科培养后,医科生对于未来职业定位标准的调查结果(表2):

表2教育前后对未来职业定位标准的调查结果分析[1]

结果表明:学生的择业观和择业标准期望值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仅对未来就业收入的标准有所下降,要求高收入的教育前较教育后明显下降,而且意愿到基层工作的医学生比例大大提高。在医学学习结束后,医学生对于自己未来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不像刚进入大学时候迷茫无措,对自己的人生有了进一步的规划。愿意去基层从事医学工作的同学明显增加,我认为考虑到到基层较大医院可以得到更多的锻炼,并且从基层做起,更加有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这些改变都是医学学习阶段对于自己直接规划的结果。

待到毕业时,大部分医学生从事临床专业,是从学生到医生的角色转化,在责任心、临床实践、思维等方面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相对学生阶段,承担的责任和锻炼机会相对于医生要少很多,当开始管病人的时候,才真正的进入角色。此时刚毕业的医学生会觉得有所力不从心,是因为责任心给予的压力,不仅是对病人,而且也是对医院、对自己的责任心。此时对临床医学的无限的热情和激情是至关重要的。当看到一个疾病的时候,不仅仅是以学习时候的心态,更多的考虑诊断、治疗,临床表现仅仅充当一个提供诊断依据的角色。最重要还有就医患沟通,这是一个技巧,更多的是门艺术,值得在当医生的时候细细揣摩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春惠,姜新,杨娟,王明弘,石玮,孙杨.医科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调查分析.

[2]郑莉君,韩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