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

罗永丰

桃江县马迹塘镇卫生院湖南桃江413405

摘要:目的:浅谈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共9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给予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钢板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各项指标情况对比,其中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范围情况对比,实验组患者肩关节活动范围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情况对比,对照组并发症率为8.89%,实验组并发症率为2.22%,P<0.05。讨论: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普通钢板的治疗效果,前者操作简单,术中软组织损伤小,有利于患者病情愈合,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锁定钢板;普通钢板;老年肱骨头近端骨折

肱骨近端骨折一般常见与老年患者,同时肱骨近端骨折也是比较常见的骨折之一,一般占全身骨折的4%~5%,通常肱骨骨折均需要进行手术,为了寻求对患者损伤小、效果好的治疗方法,本文主要浅谈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选取于2013年1月~2015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共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3年1月~2015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共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男44例,女46例,年龄48~85岁,平均年龄69.89岁。对所有患者给予CT、X线进行诊断,已经确诊为肱骨近端骨折有位移,本次将两组患者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分别在年龄、性别等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实验组给予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钢板进行治疗。

所有患者均给予全身麻醉或者臂丛麻醉的方法,医护人员帮助患者采取仰卧位,帮助患者在其肩膀后用枕头或布垫高。

实验组:入路方式选取患者肩关节外侧肩峰下纵行纵行小切口入路,沿患者三角肌方向将肌束进行钝性劈开,临床医生在劈开的时候需要注意避免过度进行劈开,以免使得患者腋下神经受到损伤或损坏。向两侧牵开三角肌,使得肱骨近端和骨折部位得以暴露,在肩外展位牵引之下,通过撬拨的手法对患者骨折块进行推压,以促进其复位,对于肱骨头部存在大结节以及碎块的患者,可以给予钢丝或者松质骨螺钉进行有效固定。选取合适长度的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从患者的三角肌下进行插入,远侧皮肤做纵形切口显露钢板远端,在持续的牵引之下,在患者肱骨头和钢板远端各采用一枚大约3.5毫米的皮质骨螺钉进行初步的复位固定,C臂透视机证实患者骨折恢复满意之后,采用锁定螺钉进行有效固定,确认无误之后,进行止血工作,近端切口放置引流并缝合切口。

对照组:入路方式选取患者三角肌胸大肌间入路显露骨折,骨折解剖复位之后采用肱骨近端解剖性钢板进行有效固定;对于严重的骨质疏松患者可以给予自体骨填充或采用人肱骨进行填充。活动肩关节,确定正常无障碍之后将引流管放置,并缝合手术切口。

术后处理:给予全部患者三角巾悬吊,悬吊时间为3天。手术后第二天将患者引流管拔出,并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肩部肌肉收缩锻炼。手术后第3天指导患者进行肩关节活动,同时帮助患者进行有效的前屈和外旋运动。手术7天后加大活动幅度。手术后14天进行拆线,6周之后除去三角巾。

1.3评价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者手中、术后各项情况,即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②手术后3个月对比患者的肩关节活动范围情况,采用Neer评分进行对比,评分越高则代表活动范围越大,术后治疗效果越好。③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进行试验过程中全部数据选择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利用(x±s)表示计量数据,利用t检验进行方法的分析,以P>0.05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各项指标情况对比,其中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对照组患者有1例出现肱骨头缺血性坏死,3例出现疼痛,总并发症率为4例(8.89%);实验组患者有1例出现疼痛,总并发症率为1例(2.22%),P<0.05。

3讨论

对于治疗肱骨近端骨质的治疗方法较多,目前较为一致的说法是,对于骨折不严重的无移位患者可以采取保守的治疗方式,而对于骨折较为严重的移位患者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1]。当前,对于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方法有三叶草钢板、T型钢板等,但是上述几种均存在诸多缺点,可能使得患者骨折周围组织损伤严重、手术过程中血运破坏等,同时也牢固程度不佳。另外,由于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多见于老年人,大部分老年患者本身存在骨质疏松,血运较差,手术耐受程度较弱等,故为了降低手术破坏以及稳定内固定,本次实验组混着均行小切口入路,此种入路方式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手术风险[2]。同时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骨折再次出现移位,而许多研究表示内固定则具有很好的防止移位的效果。锁定钢板的钢板和螺钉连为整体,通过钢板与螺钉及螺钉与骨质之间的相互固定,使得骨干和肱骨头能够牢固相连,为患者术后早期的活动提供重要的保障[3-4]。并且由于肱骨头主要血供源自旋肱前动脉发出的前外侧升支,在手术过程中过多对骨膜进行剥离,易导致患者血供被破坏,一旦受到破坏则难以愈合。普通钢板由于其体积较大,其很可能剥离过多骨膜,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肱骨头缺血坏死[5]。而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并发症可以看出,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此种情况。故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可以知道,对于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普通钢板的治疗效果,前者操作简单,术中软组织损伤小,有利于患者病情愈合,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拓,滕立初,温科伟等.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比较[J].临床骨科杂志,2012,15(2):176-178.

[2]雷洋,张文化,冯佳男等.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治疗移位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34(31):188-189.

[3]李万海.普通钢板与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对比[J].基层医学论坛,2014,4(7):951-952.

[4]黄科,黄红君,刘德恒等.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的比较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56(15):122-123.

[5]刘骏.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比较[J].当代医学,2015,3(5):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