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阐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5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阐释

李金叶周德升

摘要:文章对经济发展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认为:三大需求、要素供给、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影响因素。只有掌握了这三类变量的状态及其对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才能清晰了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大需求要素供给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12)12-0088-03

1.问题的提出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由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由低级向高级阶段演进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单纯的经济增长会带来种种弊端,甚至导致“无发展增长陷阱”,如经济结构失衡、环境污染、贫富差距,甚至贪污腐败、社会动乱等各种社会问题。1960年代起,一些发达国家开始采取措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追求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但在获得高速增长和规模扩张的同时,一些资源性、结构性和社会性矛盾逐步凸显,所以,我国不断进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要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上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其中之一就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1997年,党的“十五大”又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2006年,“十一五规划”再一次指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党的“十七大大报告”提出,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选择,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影响因素等进行探讨,具有重要价值。

2.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相关理论的厘清

2.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2.1.1经济增长

亚当?斯密认为,经济增长表现为社会或国民财富的增长[1];这是对经济增长最简单最基本的定义。大卫?李嘉图认为社会财富的增长即经济增长[2]。保罗?萨缪尔森强调经济增长是生产能力的扩展,认为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潜在的国民产量或潜在的GNP的扩展,是生产可能性边缘随着时间向外推移[3]。西蒙?库兹涅茨强调经济增长是生产能力的增长[4],指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的相应调整基础上的。

概括来说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在一定时期内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既包含经济总产值的量的绝对增长,又包括经济总产值的相对增长,它是侧重于经济的量化增加的一维表征量。

从总产出公式Y=A*F(K,L)(其中:Y代表服务或者产品的产出;K代表资本;L代表人力;A代表技术与管理)可以看出,经济总产值的增长是通过资本、人力、技术与制度的组合和作用来实现的,即资本、人力、技术与管理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2.1.2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不仅包含数量上的增加,而且还包括经济结构的改善,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及发展的可持续性。具体指GDP和人均GDP的增长;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活动效率的改进、经济活动中外部性的减少;还包括政治、经济及社会制度的不断演进与完善,文化理念的不断发展。

美国经济学家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布鲁斯?赫里克从五个方面定义经济发展[5]:第一,经济发展尤其注重低收入群体的物质福利改善;第二,根除贫困以及较低的生活水平;第三,经济向以工业活动为主的结构变动;第四,经济注重以生产性活动来吸纳适龄劳动力;第五,有广大基础的经济集团有更多权利参与经济决策从而增加自己的福利。缪尔达尔[6]认为,发展是整个社会制度向上的运动,这不仅涉及到生产、产品的分配和生产方式,也涉及到生活水平、制度、观念和政策。

可见,经济发展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持续高级化的进程和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和文明化的过程。

2.1.3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1.3.1经济增长只反映经济活动数量关系的变化,一般是指经济活动单纯的数量增加;而经济发展反映经济活动质量关系的变化,指经济总量增加与经济结构优化同时出现。

2.1.3.2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可能结果,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前提。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或核心,离开经济数量增加而谈经济结构优化,谈经济发展是不可能的。随着资本劳动的投入,以及技术进步、管理提升、组织创新、制度变革,经济体系会自然发生量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才可能有财富增长的质的提升。但经济增长不意味着经济发展,甚至经济增长会导致经济发展的倒退,如环境污染,制度不适应等。追求经济发展首先必须获得经济增长,在增长过程中寻求经济的发展。

2.1.3.3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经济增长则表现出连续性。经济增长定义本身意味着经济总量的增加,而不意味着经济量的结构以及经济体系的其他因素的变化,经济总量增加表现出连续性。而经济的质量则可用阶段性来衡量,如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等可以反映经济结构的合理性与否;由初级的到高级的产业结构可表明经济发展的内在结构发生根本转变;经济运行质量如何、经济效益如何、收入分配是否合理、环境状态、城市化率、工业化水平等是衡量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准。

2.2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

2.2.1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其实质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怎样实现经济增长。

在公式Y=A*F(K,L)中,不同的资本、人力、技术与管理的组合方式就涉及到经济增长的方式;怎样分析和判断各种组合的特性、合理性就涉及到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容。从这个角度说,经济增长方式就是不同要素组合的静态表现。从理论上说,有多种经济增长方式的组合类型,例如:按要素投入划分,分别有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按增长主体功能作用划分,分别有政府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按市场供求内外部因素划分,有以内需驱动型和外需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从需求要素划分,有投资拉动型,消费推动型、出口带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从数量与质量关系角度看,有外延粗放型和内涵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2.2.2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它反映了经济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制度的根本性变化的总体特征。经济发展要求经济效益提高、资源消耗降低,也要求经济结构优化、生态效益改善、发展成果合理分配。

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括推动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的投入及其组合结构的变化,还包括产品生产及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上的变化,意味着产业结构的改变以及要素在各部门间投入比例的改变。

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考察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第一层是经济总量增加,这也是最基本的层面,该层面涉及经济投入和产出,表现在人均水平提高、经济规模扩大和生产要素单位产值增加上。第二层是经济发展的基本结构关系,包括三次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区域结构、内需外需结构、城乡结构、人与自然等结构关系。第三是制度保障层面,即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层面,包括政府规制和宏观调控机制,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方式等。以上可以简化理解为: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结构转型+机制创新[7]。

2.2.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

所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是促使传统的、旧的发展方式向现代的、新的发展方式转化,用现代的、新的发展方式替代传统的、旧的发展方式。

之所以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由于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低产出的发展方式不再利于经济质量的提升。转变的目的就是要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不依赖廉价劳动力成本而是靠经济结构优化、经济质量提高等方面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经济的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的升华。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坚持三重取向,人本取向、科学取向和生态化取向。即经济发展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合理发展,经济发展成果的合理共享分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等等。从经济发展的经济运行行为、经济发展动力、发展的障碍约束、发展成果的共享等方面看,经济发展方式要从短期波动高增长向长期稳定持续增长转变。从外生转向内生,不是依靠投资推动、资源消耗、人力投入而是依赖企业持续自主创新能力、较高市场化运行、较高消费率、以基础设施为代表的公共品的完善获得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对我国而言,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约束是土地、环境、人力资源等重要的资源限制,发展成果分享应朝着合理分享结构转变,我国贫富差距悬殊,现行分享模式亟需发生转变。

影响经济发展方式变化的因素有很多,对于当下中国经济发展而言,十七大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实现三个转变,即: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本文主要从经济发展拉动力——三大需求、经济发展推动力——供给要素投入、经济发展制衡力——产业结构三个方面探讨其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3.三大需求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在经济学理论中,总需求指经济中对产品和服务的总需求,通常包括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和净出口(NX)。这里的消费是居民的消费支出,在讨论中我们将居民消费和政府购买合并为总消费;投资是企业的投资支出;净出口是出口额扣除进口额。总需求用公式来表示就是:

GDP=C+I+G+NX

消费是社会生产的起点和目的,因此它是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就没有经济增长。巨大的有效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如果消费疲软,则资本流通周转缓慢,产品积压,企业生产积极性不高,总体经济就会呈现出增长结构失衡,甚至出现经济增长乏力的特征。对于中国而言,改革开放以来较长时期依赖国外的消费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而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不景气,我国的出口受到重创,加上国内消费需求长期疲软,导致我国的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更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出了迫切要求。消费需求是经济持续循环运转的基本保证,它的不断增长与升级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因。

投资需求包含三个部分:企业固定投资、居住投资、存货投资,作为利率的函数,这三部分都受到利率的影响,而利率往往与政府政策紧密相关。更加重要的是,由于投资乘数的存在,使得投资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巨大。凯恩斯提出,在一定边际消费倾向下,新增加的一定量的投资经过一段时间后,可导致收入与就业量数倍的增加,或者导致数倍于投资量的GDP。可用下面公式概括:

△GDP=△I*K

K=1/(1-△C/△Y)

其中,△GDP为新增收入,△I为新增投资,K为投资乘数,△C为消费增量,△Y为收入增量。这种乘数效应会使国民收入产生数倍于投资的增长;同时,国民收入的增长也会带动投资加速增长,这种加速与乘数原理的交互作用实现经济的增长。

出口需求是国外消费者对本国的产品与服务的购买,可以看作是国外对国内的消费需求,它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与消费需求的作用类似。出口不仅扩大了本国产品的市场规模,弥补国内需求的空缺与不足;增加外汇收入,利于国际收支平衡,而且提高要素使用效率与要素结构的优化。

4.要素供给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个经济中产品与服务的产出取决于投入生产要素的数量以及把投入变为产出的能力即投入产出效率,这些投入要素有资本、劳动、技术等等。在生产函数Y=F(K,L)中,产出是投入要素K,L的函数,而决定把这些投入数量变为产出量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投入要素的质量,要素的组合结构与配置效率,技术进步,生态环境状况等。

4.1资本投入(物质资本投入)

所谓资本要素是指通过直接或间接形式投入最终产品和劳务生产过程的中间产品和金融性资产。生产的启动建立在一定的实物投资的基础之上,因此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初始启动也建立在一定投资基础之上。

物质资本是指生产的物资形式,如机器、设备、厂房、建筑物、交通运输设施等。与劳动力资本即人力资本相比,其对经济的贡献也日渐下降;另外与人力资本相比,实物资本表现出较强的边际报酬递减趋势。

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民收入增长快于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尤其快于物质资本投入量的增长,这种“增长剩余”一般用技术进步来解释。在发展中国家,物质资本投入的增加、技术创新动力的增强、经济结构和制度等方面的改进都是经济发展巨大潜力点。虽然物质资本的贡献具有边际递减倾向,但它是实现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实际上,人类经济发展的过程是用很多资源生产出新的生产手段,再用新生产手段生产产品。

另外用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公共物质资本投入具有直接的公共福利性。这类物质资本虽不用于生产生活消费品,但是经济良好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如公共交通、通讯、水利设施等。这类物质资本的投入使人们的福利得到增进,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物质资本是人力资本、环境资本等其他资本的物质基础,这些资本要借助物质资本实现积累,上述的公共物质资本就是人力资本得以起作用的外部条件。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环境保护需要投入环境资本,而作为物质资本的环保设备和工具等则是环境资本得以保值增值的条件,还如作为经济发展重要内容的发展理念、文化、法制体系、诚信体系等都需要投入社会资本,这也需要有物质资本作为条件。总之,其他资本或附着于或与物质资本相互配合才能发挥作用,才会产生高的生产效率。

4.2劳动投入(人力资本投入)

威廉?配第指出“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最先提出和论证了劳动决定价值的思想,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世纪60年代,舒尔茨和贝克尔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用人力资本投资及投资效率揭示经济增长的差异性,认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部分。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人体之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经验和体力(健康状况)等质量因素的和,代表人的能力与素质。人力资本具有边际收益递增性质,决定了人力资本投入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途径。

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增加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增加重要的多。美国在1990年人均社会总财富大约为42.1万美元,其中24.8万美元为人力资本的形式,占人均社会总财富的59%。1978—1995年,我国劳动力数量增长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略低于劳动力质量提高的贡献。但是到20世纪末,这种情况发生重大转变,人力资本继续保持较高增长率,而劳动力数量增长率显著下降,由1978—1995年的2.4%急剧下降到目前1.0%。预计未来20年劳动力增长率还将继续下降[8]。相比之下,人力资本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并且成为劳动力贡献于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巨大,人力资本不足将会制约技术进步从而阻碍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发展方式转变,对人力资本积累提出了巨大需求。就我国而言,要获得经济强劲的增长与发展,就需要将庞大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全面提高人口的素质和能力,才有可能使中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

4.3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TotalFactorProductivity)最早由索洛提出,是衡量单位总投入的总产量的生产率指标,是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等于总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之比。TFP反映了资源投入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的利用效率,反映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综合作用。生产效率水平有三个来源:效率的改善、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但技术进步对TFP的提高起到主要作用。TFP值是经济增长除去资本、劳动、土地等要素投入的“余值”,由于除了要素投入之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因素很多,因此TFP值只能相对地衡量要素效率和技术进步的程度。索洛在规模报酬不变假设基础上提出了索洛增长模型,并把全要素生产率归结为由技术进步而产生。它等于产出增长率与资本增长率和劳动增长率加权之差。实际上,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很多,如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生产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变革等。经济学家普遍认为TPF贡献率大小是衡量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标准,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小于劳动和资本要素投入增加的贡献率,可视为粗放型经济增长,相反可视为集约型增长(Grossman,1991)。因此,可以用TFP值来衡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情况,当TFP稳定持续增加,可视为经济朝着集约型方向发展。

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从传统的经济增长转变到现代的经济发展方式决定要素是技术进步,没有技术进步就无法实现集约型经济发展,只有技术进步才能提高人力资本投入的生产效率。技术进步可以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纵深发展。技术进步不仅可以壮大企业,也会使得行业聚集、规模扩大,形成优势产业,最终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另外,当技术进步带来经济发展后,科技投入也会增加,即促进了技术进步,在这种互动中经济得以扩张,经济发展方式得以转变。

5.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经济结构包含着许多层次和因素。从所有制上分,公有和私有的比重与构成;从经济部门和再生产内容分,如三次产业结构、轻重工业比重、分配交换消费结构等;从专门研究需要看,有就业结构、投资结构、能源结构等等。经济系统包含各种结构,其中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结合,构成各种关系,这些有机联系具有客观制约性,而只有合理的经济结构才会对经济发展起积极作用。

经济结构是否合理,要看经济潜能能否得到顺利开发;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能否得到充分回报;经济各部门能否协调发展;经济能否有效推动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伴随经济发展,经济状况的变化,经济结构需要适时进行调整,才能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在诸多经济结构中产业结构占主导地位,对经济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所谓产业结构是指各个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与比例关系,包括各产业的构成、各产业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各产业部门的内部联系。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顺序把产业结构划分为三次产业,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在大多数国家第一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量在GDP和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和吸纳劳动力比重先增后下降,尤其是传统工业下降趋势更明显;第三产业的数据则呈现上升趋势,尤其在发达国家更为迅速。

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产生影响,体现为资源在各部门间再配置所带来的生产率的变化。产业结构变动包含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方面,合理化是指在现有技术基础上的产业之间的协调,其主要标志是能合理利用资源、各产业部门相互协调、能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能充分吸纳劳动力等;高级化是指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的过程,它反映在各产业部门产值、吸纳劳动力比重、占国民收入比重等数据上。

就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经济发展而言。要素在三次产业中的投入带来经济增长,但其产出效益与三次产业之间的协调能力和关联水平有关,若协调能力强,关联度高即产业结构合理,相同量的要素投入会带来更多的产出和更高的经济增长,即结构效益。就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发展而言。产业结构高级化包括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发展;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向资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演进;由制造初级产品产业占优势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实际上,产业结构高级化是通过技术,使产业结构整体素质和效率向更高层次不断演进的趋势和过程。它包含四个阶段:高加工程度化阶段、高附加值化阶段、技术知识集约化阶段、产业结构“软化”阶段,这四个阶段的演变是经济发展阶段提高的过程。

总之,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主要由其发展方式决定。传统的发展方式重视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张,这种方式在发展的低级阶段存在其合理性,但是在经济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迈进的过程中,其弊端和局限性就显现出来。通过对经济发展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环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轨,也是解决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内生的诸多矛盾和问题的现实途径。

*本文为教育部文科基地重大项目“新形势下新疆跨越式发展研究”(项目号10JJD85000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维护新疆大局稳定与国家安全”(项目号09&ZD008)、新疆社科基金项目“对口援疆与新疆经济发展”(11BJY018)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金叶(1963—),女,新疆乌鲁木齐市人,新疆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新疆乌鲁木齐市,830046);

周德升(1986—),男,湖北武汉市人,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新疆乌鲁木齐市,830046)。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83-6:252-329.

[2]RicardoD.Ontheprinciplesofpoliticaleconomyandtaxation[M].Three.Ontario:Batoche

[3]SamuelsonPA,NordhausWD.Economics[M].Sixteen.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2-24.

[4]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事实和思考.载《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讲演集1969-1981》[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5]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布鲁斯?赫里克.经济发展[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2

[6]缪尔达尔.反潮流:经济学批判论文集.陈羽纶,许约翰译[M],商务印书馆,1992.

[7]贺立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含义与动力探析[J].社会科学辑刊,2011,(2):91-93.

[8]杨柳新.人力资本与中国现代化[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6

[9]欧志文,蒋均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理念与时代内涵[J].消费导刊,2008(2):209-211.

[10]王梦奎.中国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25-129.

[11]吴树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J].前线,2008,(1):17-31.

[12]蒲晓晔,赵守国.关于近年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的观点述评[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3月,第40卷第2期.

[13]关信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社会发展方式[J].探索与争鸣,2011,(1).

[14]叶卫平.论经济安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保障[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2).

[15]虞崇胜,张光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在逻辑[J].理论探讨,2011,(2).

[16]曾铮.亚洲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基于“中等收入陷阱”视角的分析[J].经济学家,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