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例运动神经元病的神经肌电图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15例运动神经元病的神经肌电图分析

朱认真张开宇

朱认真张开宇(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脑电图室463399)

【摘要】目的探讨运动神经元病(MMD)的神经肌电图特征。方法对15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对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增宽、巨大电位、运动单位数量减少检出率高,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大多属正常范围,少数稍减慢,可见末端潜伏期延长、复合动作电位波幅降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可在正常或低限。结论运动神经元病的电生理显示广泛神经源性损害,肌电图(EMG)阳性率高,能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运动神经元病肌电图神经电图神经源性损害

【中图分类号】R74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0-0106-02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缓慢进展并且病因不明的神经系统变性病,其损害部位主要局限于运动系统包括皮质锥体细胞、脑神经运动核、脊髓前角细胞,导致广泛的肌肉无力、萎缩和痉挛,而极少累及感觉和自主神经系统。因其预后差,无特效治疗,多在3-5年内导致死亡,故诊断应慎重,神经电生理检查通常用来协助诊断,现就我院2008-2013年诊治的15例MND的神经肌电图变化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42-68岁,病程6个月至8年不等。

1.2方法本组病例均采用上海海神NDI-200P+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检查,使用同心圆针电极,测定肌肉静息状态下的自发电位,轻收缩记录10-20个运动单位(MUP),测量其时限及波幅的平均值、多相电位百分数、重收缩的募集型及峰值电压,还进行运动(MCV)、感觉(SCV)神经传导速度及末端潜伏期、复合动作电位波幅的测定。常规检查的肌肉主要有拇短展肌、小指展肌、三角肌、胫前肌、股四头肌、腓肠肌、胸锁乳突肌等。神经电图包括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神经为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腓浅神经、腋神经和股神经。

1.3结果肌电图:15例共检测肌肉90块,平均每例检测6块。静息时有纤颤电位和正锐波8例(占53%),轻收缩时时限延长12例(占80%),多相波增多9例(占60%)。大力收缩时出现巨大电位14例(占93%),电压在5-14mv不等,以拇短展肌、小指展肌肌、胸锁乳突肌、三角肌、胫前肌检出率为高,运动单位数量减少者13例(占86.7%)。MCV共测定120条,平均每例检测8条,波幅低于正常者共48条,占所测神经的40.0%,未引出9条。占所测神经的7.5%,传导速度减慢24条,占所测神经的20%。感觉传导速度(SCV)共测定75条,平均每人5条,波幅稍低2例2条,占所测神经的2.4%,传导速度正常低限3例5条占6.7%。

2讨论

本组病人出现典型的广泛神经源性损害:静息时出现纤颤电位及正锐波,轻收缩时MUP时限延长超过同年龄正常值20%以上,波幅增高,多相波增多,并呈巨大电位,重收缩运动单位募集相减少,本组病人被检肌纤颤电位、正锐波出现率达53%,可能与病程长、损伤迁延缓或肌纤维纤维化有关。而病程短,出现多量纤颤,正相电位,则提示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病损程度重,病程进展快,多提示预后不良。运动神经元病在肌电图中观察运动单位时限和波幅变化时.目前不仅限于巨大电位.只要出现时限增宽,波幅增高,可以确定运动神经元病的诊断,平均时限增宽50%以上.平均波幅增高100%以上,利于前角细胞受损的诊断.时限的增宽,波幅的增高是因为幸存的运动单元有侧枝芽生形成,这也是运动神经元病常见的现象。本组胸锁乳突肌的巨大电位检出率为51.7%、肌电图异常率为72.4%。神经传导速度的特点:本组检测MCV共测定120条表现为MCV减慢和(或)波幅减低,表明有部分病例前角细胞呈退行性改变.而波幅减低说明电刺激不能诱发受累的运动单元的肌纤维收缩,而本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基本正常,说明本病几乎不累及感觉通路,故对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无明显影响

运动神经元病的肌电图和神经电图常有明显的特异性改变,故该电生理检查对本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判断病变进展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汤晓芙.临床肌电图学[M].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杜,1995:169—171.

[2]刘明生,崔丽英,汤晓荚,等.肌萎缩侧束硬化症90例胸锁乳突肌肌电图的特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2,35(6):362—363.

[3]党静霞,肌电图诊断与临床应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ISBN7-117-07175-3

[4]卢家红,易与运动神经元病混淆的疾病册.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2):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