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高质量的建筑板材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加快发展高质量的建筑板材的研究

施大明

杭州华海木业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1112

摘要:我国建筑板材虽然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可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还存在着很大一部分差距,所以,必须加快发展高质量建筑板材的研究力度。本文主要论述了发展先进高质量板材的重要性,提出了对我国建筑板材今后发展的意见。

关键词:高质量;建筑板材;研究

1.1发展高质量建筑板材的重要性

1.1提升住宅部件生产效率和施工效率的需求

在我国,平均每年新建房屋占据16亿~17亿㎡,其中,农村住宅占据6亿~7亿㎡,公共建筑3亿~4亿㎡,城镇住宅6亿多㎡。目前,大规模住宅建设要求住宅产业不断推行现代化,这样一来,不但能够提升住宅部件和产品生产效率以及施工效率,再加上建筑板材规模尺寸整齐,模块大、整体性能高,还可以装配式组件,施工效率高,方便机械化生产和控制产品质量以及工程质量。因此,在世界中,不管是欧美还是日本,都将建筑板材当做推动住宅现代化的首选墙材产品。经过不断研究和调查国外板材应用情况,结果表明,日本建筑板材占据墙材重的65%,波兰占据39%,美国占据50.01%,东南亚占据29%。经过长年发展之后,当前除了日本有一定降低以外,其它国家建筑板材的应用量都逐渐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东欧和东南亚国家,建筑板材发展效果较好。现阶段,我国每工日只可以砌砖1㎡,差不多800块砖,约等于3-4㎡的墙面,每工日可以砌筑混凝土切块2.5~3.0m,从中可以看出,应用建筑板材装配式组装必定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1.2墙体材料改革的需求

目前,急需发展适应各种建筑结构体系、各种建筑功能需求的墙体材料,以此代替实心黏土砖,建筑板材自身具备很大一方面优点,自然而然便成为了替换实心粘土砖的主导产品,它同时还可以利用废渣作原料,以此减少薄墙体厚度,增加使用面积,减轻房屋自重,降低基础造价输出,提升综合经济效益,国家为墙改颁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中无不包含建筑板材产品,比如掺加30%工业废渣,粉煤灰等建筑板材,可以免征产品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其他建筑板材可以减半征收产品增值税,这恰好说明了,墙改的大好形势和政策支持为加快发展各种建筑板材构建了宽广的发展空间,并且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这是不可缺少的机遇。

1.3新型住宅结构体系发展的需要

我国住宅结构体系今后发展方向,在颁布的文件中已经有了明确规定,要完善和提升异型柱框轻结构体系,积极开发和推广使用轻钢框架结构体系以及配套的装配式板材,在总结已经推行的大开间承重结构基础上研究开发新型的大开间承重结构体系。这些新型结构体系代表了我国住宅建筑今后发展方向,而这些结构体系的发展离不开与之配套的各种建筑板材和复合墙体,因此,务必和上述建筑结构体系发展相适应的各种建筑板材研究力度,更好的推动新型住宅结构体系发展。

1.4调整建筑板材产品结构推进技术进步的需要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现有的建筑板材大部分生产技术还不具备先进性,产品质量较低,在建筑应用期间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无法达到提升住宅质量和满足功能需求。最近几年,针对此种现象,国内虽然已经开发出了几种轻质内隔墙板,可是其尚处于研究开发的初期阶段,要想做到工艺熟练,设备运行可靠,产品质量安全,还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前几年从国外引进的建筑板材生产线,和我国住宅建筑体系不相符,生产工艺不够完善,导致这些生产线大多数开工不足,产品不适销路。因此,要在遵循国家调整产品结构、淘汰落后工艺和低劣产品的产业政策,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技术先进的高质量、高档次建筑板材产品。

2、对今后我国建筑板材发展的建议

我国建筑板材总量是2.21亿㎡,占据墙材总量的1.50%,其中纸面石膏板1.3亿㎡,各种空心条板约占1.06亿~1.08亿㎡,不包含加气混凝土条板;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建筑板材发展速度较快,打破了以往传统格局,但是我国建筑板材产量占据墙材总量比例和西方国家建筑板材产量占墙材总量的40%~60%相比较而言,实在相差较远。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建筑板材生产技术和国外相比较,大多数生产工艺落后,产品质量下降,无法适应大规模住宅建设的需求。我国大部分墙材技术装备依然处于低档次、低水平的初级开发阶段,沿用小规模半机械化方式试验制造,一般生产,一边改进,难以达到规模化、定型化要求。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规模、高档次的技术装备几乎没有。就从国内最近几年开发研制较多的挤压板生产设备而言,生产厂家虽然不少,类型多,可是大多数都是大同小异,并没有完全按照挤压法原理设计和制造,都是为了追求低价位而相互模仿,稍微改进。此种只是追求低价位、不追求提升技术含量和提升质量档次的开发模式,使得我国空心条板生产技术多年来发展缓慢,进步范围不大。我国自主开发研究的多孔条装备技术,已经走过了多年历程,虽然有了一定进步,可是和国外比较相差较大,技术水平和先进性不高,其他技术装备发展情况也是如此。

2.1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带动技术装备高起点国产化

根据不同地区经济水平和建筑功能需求,分别引进若干条不同类型的先进技术装备,建立示范生产线。在此基础上,一面和国外先进企业合作制造,或者和其组织配套生产、开发研制;一面吸取国外先进技术,研制出和我国国情相符的建筑板材技术装备。当前发展重点是加快发展高质量的轻质内隔墙板和外墙复合板,并且积极研制开发和框轻结构体系、轻钢框架结构体系想配套的装配式内外墙板。有的人员认为,引进国外设备投资较大、成本高,国内设备已经可以满足其要求,没有必要进行引进,可是当前我国墙材产品标准普遍性偏低,只可以满足档次不高的房屋建筑一般的建筑功能要求,如果和国外墙体材料的综合功能和效益相比较,或者和我国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实现住宅质量和功能普遍提升的要求相比较而言,相差还比较远,因此,不能只是停留在目前低标准、低档次的水平上发展我国建筑板材。所以,国内企业要转换理念,面对现实,在市场竞争中找寻自己的位置,寻求发展战略,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既要善于抓住国外先进技术,又要全面发挥出国内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积极开发研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先进技术装备。

2.2和国外先进企业广泛合作

由于我国墙材装备企业大多数规模都比较小、基础性差、技术和经济实力都较为薄弱,完全靠自主开发研制,很难提升应用的水平,只有和国外合作,借助国外技术和资金力量,墙材行业才可以发展的更好。在参与国际竞争中,我国墙材企业抓紧时机,增强实力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和国外合作。第一,从国外引进关键设备,辅助设备和零配件采用国产,按外企标准在国内组装整机,形成国内配套生产和研发的基地。第二,采取合资建厂,除了外方资金占据一定股份之外,允许外企软件技术入股,由外企控股经营;第三,承接外方委托加工,联合经营,由外方提供图纸和相关加工技术,并且投入一定资金在国内制造,共同研制开发,最终保证建筑板材质量。

3、结语:

从上述论述可以看出,除了大力提倡企业标准要高于行业标准以外,还要不断提升我国标准水平,积极和国际标准相接轨,从而参与国际竞争,确保我国板材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雪飞,赵杰,张秋玲,姜海强,盖永健,李焕焕.新型建筑板材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3,01.

[2]陈福广.加快发展技术先进的高质量的建筑板材——在第三届全国建筑板材发展应用研讨与新技术推广交流会上报告摘要[J].砖瓦,2012.06.

[3]高华庭.房屋建筑中砖砌体施工技术[J].现代装饰(理论),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