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探究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措施

郭彦伯

河北省送变电有限公司河北省石家庄市050000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经济组织多元化以及企业经营方式的复杂化,使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给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内部审计存在的风险是企业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企业应该考虑该如何有效的防范审计风险。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通过以内部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为切入点,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成因对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风险进行探讨。并针对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提出了防范措施以促进内部审计技术的提高,确保审计方法的规范,逐步实现现代化的内部审计,保证审计质量,降低风险,提高审计效益。

关键词:内部审计;审计风险;内部控制

一、企业内部审计风险问题分析

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大都是在国家审计机关主导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许多能够独立开展内部审计的单位,内部审计机构通过开展财务审计、内控审计、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重大建设项目审计等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服务与保障作用。但与国外同行业比较,我国内部审计还处于起步阶段,从业人员较少,内审环境不理想,内审制度不完善,审计覆盖率低,与新时代下国家审计机关以及国有企业高层对内部审计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得不到保障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2018版)第6条要求,内审机构应当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但目前许多国有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对内审工作的认识不足,导致在领导班子分工时将审计工作交由副总经理、总会计师等高管领导。同时,大部分国有企业将内审机构与其他部门平行设置,这种设置形式进一步弱化了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2018年3月起施行的新规第五条,虽指出审计人员不得参与可能影响独立、客观性的工作,但由于内审机构的地位不高、话语权不足,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因高管干预、利益关系制约而不能独立、客观、理想地开展工作。

(二)现有专业人员不能与审计全覆盖的要求相匹配

大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种类较多、工作量大,对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求较高。笔者所在企业为区级投融资平台,下属控股、参股企业数量众多,行业涉及房地产开发、物流、公交、水务、酒店、物业等各种门类。由于专业人员数量不足,人员的专业知识也相对有限,能够承担的审计项目与上级审计机关要求的审计全覆盖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如企业财务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上年实施项目不足10个,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上年实施项目累计投资额不足2亿元,审计对象的覆盖率为40%。这种情况长期存在,一方面造成部分下属二、三级单位成为内部审计监管盲区,内部管理问题较多,有的单位甚至出现群众举报违法违规问题被移送纪检检察机关立案调查处理。另一方面,内审机构积压的审计项目较多,外部人员常常抱怨审计效率太低,审计人员普遍感到工作负荷过大,缺乏良好的审计工作环境。

(三)审计结果运用的效果不明显

虽然内部审计结果的重要性在各级政府出台的意见中被反复强调,但因一些单位领导观念上的不重视,意见在基层执行过程中出现“肠梗阻”,表现为对内审报告指出的问题不重视,对问题的整改效果也不理想,有的单位仅是就具体问题整改,未举一反三,从源头堵塞漏洞,有的单位主观上进行“选择性整改”,对较难整改的问题总是以历史形成、体制机制为由找借口,而内部审计的建议因不具有强制性、权威性,导致经常开展内部审计,但各种管理问题仍然存在的情况。审计整改是审计成果转化利用的重要环节,审计整改除了被审计单位是责任主体外,国资、审计、人事、纪检等部门都应各司其职,合力推动审计整改。但在实际工作中,推动审计整改往往是内部审计机构单打独斗,其他部门未给予积极的支持与帮助,推动审计整改的力量薄弱,效果不明显。

二、企业防范内部审计风险的措施

(一)加强内部审计独立性

1.内部审计部门需要由最高领导层来管理

要想使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增强,审计结论具有权威性,就需要企业最高管理层来直接领导内部审计部门。这样,领导人也可以根据内部审计部门提供的审计意见及时采取措施,降低企业风险,使内部审计的职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2.董事会和内部审计部门领导可以直接沟通

内部审计部门的领导应该有权参与企业关于财务状况和管理控制系统有关的董事会议或高级管理层会议,并在会议中通过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汇报,报告内部审计的工作计划以及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内审部门就能与董事会直接交流。另外,为了使内审部门能够不受其他部门的干扰,应该让内审部门的领导人可以与董事会单独会见,进行交流,让审计信息能够迅速的传达给董事会。

3.企业颁布正式章程以书面形式确定内审部门的权利和义务

企业制定的章程必须明确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范围和在企业中所处的地位,保证审计人员检查的相关记录和实物资产,使其能够顺利开展审计工作[7]。章程赋予内部审计相关的权利,保证内部审计的权威性。

(二)健全内部审计机构

企业要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这样才能让内部审计的职能有效的发挥。首先,企业要让审计部门独立于其他职能部门之外,直接由最高管理层领导,而不是隶属于某一部门。其次要配备专业的审计人员,不要将一些无法安置的人员或者要退休的会计人员安排到内部审计部门,并且要为内部审计部门提供足够的经费,使其能够顺利的开展审计工作[8]。只有企业的领导层对于内部审计足够的重视,才能使内部审计真正发挥作用,为企业的经营管理保驾护航。

(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该让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能够建立健全,并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的要求执行。尤其是对于审计的工作底稿,需要采用分级复核的方式,降低甚至是消除人为因素所带来的审计误差,降低审计风险。并且要对审计质量进行评估,企业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来对审计质量进行评估[9],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工作质量的考核,降低审计风险。

(四)加强内部审计法制建设

我国应该进一步健全内部审计的法制建设,将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化。完善内部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可以明确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提升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中的地位,说明内部审计人员可以行使的权利以及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规范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资格[10]。加强对于内部审计的理论研究,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内部审计制度,来规范审计人员的审计行为,让审计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保证审计结果的权威性。

总结: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开展了深入研究,随后对内部风险的因素,即缺乏独立性、执行力不足、审计方法落后,控制制度缺失、审计内容广泛、审计对象复杂、审计程序缺乏规范性、人员素质低下开展深入分析,并提出加强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权威性、优化企业审计方式,完善质量控制制度、规范企业内部审计的程序、全面提升审计人员素质的内部审计风险防范策略,确保企业在开展内部审计期间有效规避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

参考文献:

[1]李荣.浅析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2):156-157.

[2]张曈.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研究[J].知识经济,2017(1):106-107.

[3]郭燕.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7(11):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