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3

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岳乔

(四川省西充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西充637200)

【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给予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研究。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喜炎平药物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7%。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发绀、抽搐、昏迷等。其中,对照组患儿中,有1例出现皮疹,给予抗敏感治疗后,得到了痊愈。两组在安全性上相比,差异不明显,安全性高。结论: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联合使用喜炎平与利巴韦林药物治疗后,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而且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喜炎平;利巴韦林;手足口病;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R97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8-0063-02

Xiyanpingandribavirintreatmentsysteminchildrenwithhand,footandmouthdisease,theefficacyandsafety

YuQiao.

SichuanWestCountyCenterforDiseaseControl637299

【Abstract】ObjectiveDiscussioninthetreatmentofchildrenwithhand,footandmouthdisease,theadministrationXiyanpingribavirintreatment,achievedclinicalresults.MethodForJuly2015toJuly2016period,thehospitaltreated120casesofchildrenwithHFMDchildrenwerestudied.Thechildrenwerepidedinto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60cases.Thecontrolgroupreceivedribavirinalone,theobservationgroupinthecontrolgroupbasedonthecombinationofXiyanpingmedication.Comparedtwogroupsoftherapeuticeffectandsafety.ResultObservationgrouptotaleffectiveratewas97.5%,thetotaleffectiverateofthecontrolgroup76.7%.Comparedwiththecontrolgroup,theobservationgrouptotalmoreefficient,thedifferencewassignificant,P<0.05,statisticallysignificant.Twogroupswerenoobviousadversereactions,suchasanaphylacticshock,dyspnea,cyanosis,convulsions,andcoma.Amongthem,thechildreninthecontrolgroup,1patienthadarash,aftergivingAllergytreatment,hasbeenrecovered.Groupsinsecurity,thedifferenceisnotobvious,safe.ConclusionInthetreatmentofchildrenwithhand,footandmouthdisease,incombinationwithribavirinXiyanpingafterdrugtreatment,andachievedsignificanttherapeuticeffect,andnosignificantadversereactions,withhighsecurity.Therefore,worthyofclinicalpromoting.

【Keywords】Xiayanping;Ribavirin;Hand-foot-mouthdisease;Efficacyandsafety;Evaluation

小儿手足口病是常见的口腔内科疾病,具有传染性质,由柯萨奇病毒A16、肠道病毒等引起。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口腔溃疡、手掌和足底的水疱样皮疹等。患儿一旦被确诊为手足口病后,要及时送往医院治疗,否则就会加重病情,诱发心肌炎、呼吸道感染、脑炎等。严重的情况下,还会直接导致死亡。特别是对于2岁的儿童来说,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然而,在当前的临床治疗中,还没有一种特效药。因此,医院必须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给予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效果。对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研究。其中,观察组患儿给予联合治疗后,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安全性比较高。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患儿进行研究。所有患儿均符合手足口病诊疗中的标准,被确诊为小儿手足口病。排除对象:口蹄疫、水痘、严重脏器功能障碍等。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在60例对照组患儿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3.36±1.13)岁,平均病程(8.1±3.5)d。在60例观察组患儿中,男性31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3.35±1.12)岁,平均病程(8.2±3.6)d。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本组研究中,所有患儿家长均在自愿的情况下,接受治疗方案。首先,两组均给予常规的对症治疗,包括退烧降温、补充维生素、抗感染治疗等[2]。对照组给予单纯的利巴韦林治疗,静脉注射,剂量为10mg(kg·d)。每天一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喜炎平药物治疗。同样,给予静脉注射,剂量为每次50mg。每天一次。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治疗时间均在5~7天。在治疗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的体征变化。一旦患儿体温异常升高后,要及时采取降温措施,服用维生素[3],出现口腔溃疡使用口腔溃疡膏。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与治疗的安全性。

1.3评价指标

本组研究中,采取三个等级的评价指标。显效:采取治疗后,患儿发热症状快速消失,同时4小时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有效:患儿发热症状得到了基本控制,其他症状均消失。无效,给予上述治疗后,患儿的症状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出现加重的现象。

1.4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或者采用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给予上述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7%。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发绀、抽搐、昏迷等。其中,对照组患儿中,有1例出现皮疹,给予抗敏感治疗后,得到了痊愈。两组在安全性上相比,差异不明显,安全性高。如表所示。

3.讨论

3.1小儿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在临床上比较普遍。主要发病人群为5岁以下的儿童,发病时间大多为夏秋之际。主要症状为皮疹、发热,一般体温在38℃。部分患儿合并食欲下降、流涕、咳嗽等。大多数患儿患病1周后,可以自行恢复。然而,如果一旦确诊后,应该及时到医院治疗,避免病情加重[4]。在现实当中,很多家长经常把手足口病误认为感冒,或者其他疾病。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会影响治疗的效果,甚至还会引发严重的症状。相关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手足口病的几率不断增加,并且呈现出上升的趋势[5]。由于患儿的年龄比较小,抵抗力比较薄弱,所以给患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伤害。所以,医院以及患儿家长必须高度重视,避免在当地引起暴发流行。同时,在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这几个问题。第一,家长要引起重视,思想不能麻痹,避免后期反复治疗。第二,患儿在发病期间,经常用手指去抓皮疹部位,很容易引起感染。所以,一定要防止患儿用手抓皮疹。最后,在患儿治疗的过程中,应该彻底清理周围的物品,阻止细菌传播[6]。在此基础上,给患儿提供一个舒适、温馨、干净的成长环境。

3.2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治疗

本组研究中发现,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联合应用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治疗后,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研究发现,给予上述两种药物治疗后,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其中,喜炎平注射液属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为穿心莲内酯磺化物。临床上应用喜炎平后,占据了病毒复制DNA或者RNA与蛋白质的结合点,遏制了蛋白质的包裹,起到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最终将病毒杀死[7]。另外,给予喜炎平治疗后,有利于合成蛋白质,增强了患儿的免疫力。除此之外,应用喜炎平药物后,还可以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强机体感染的应激性功能。利巴韦林包括多种有效成分。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时,给予利巴韦林药物后,再配合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注射液治疗后,不会发生药效冲突,具有很高的安全性[8]。本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采取联合药物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儿给予单纯的利巴韦林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76.7%。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次,采取两种药物治疗后,均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以看出,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采取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治疗后,均比较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联合使用喜炎平与利巴韦林药物治疗后,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而且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中兴.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16,15(05):98+100.

[2]徐景利,黄超原,梁峥嵘,邓路铭.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20(11):198-204.

[3]朱春玲.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20(10):162-163.

[4]金萍,沈乐琴,陈勇南,张铁英.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伴发热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15,15(03):21-24.

[5]鲁利平,张睿.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25(21):222-223.

[6]蓝海燕,李小瑜,韦淑飞.观察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5,30(23):194-195.

[7]张丽芬.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5,35(30):186-187.

[8]刘刚,乔海平,黄洁明,李尚珠,余金莉.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3,22(03):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