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精准扶贫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精准扶贫

冯浩

保定市原种场071024

摘要:生态农业是强农富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以生态农业促农村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多渠道筹集资金,抓好生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农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多渠道的融资体系,广泛吸引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投入生态农业建设。要突出抓好设施农业、农业机械化、节水灌溉等生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加强交通、通讯、娱乐、餐饮、住宿、购物场所等设施建设,完善和拓展旅游功能。同时,做到基础设施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相融合,确保“生态化”。

关键词:生态农业;特点;精准扶贫

1生态农业的特点

1.1生态农业吸取了有机农业的优点和无机农业的有益部分,强调把无机农业措施纳入农业生态系统中,以克服“石油农业”“化学农业”对环境和人的消极影响,寻求自然和人工生态因子的合理结合,构成一种有机和无机相结合、生态系统内部有机投入和外部无机投入相结合、不断扩大物质和能量循环的农业体系。

1.2生态农业是一个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是自然再生产过程和经济再生产过程的结构与功能相协调的高效农业,它主要不是靠无节制地投入物质和能源,而是尽量减少或合理有效地投入物质和能源,减少原材料的输入量和残渣物的输出量,运用生物本身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高效地利用太阳能,使农业生产高效持久地发展。

1.3生态农业要求顺应自然规律,按照生态规律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各种农业自然资源,维持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证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优化农业生态环境。生态农业按照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要求,全面考虑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因地制宜地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建立最佳的生产结构和农业经济结构,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生态系统中各要素的利用率,促进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1.4生态农业能够降低农业风险,生态农业系统的自我组织和自我调节功能,对生态系统内部的变异和外界的灾害性生态环境因素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增加了农业生态系统对自然灾害、社会风险的承受力,降低了农业风险。

2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2.1生态意识较差

基于农民受教育的程度及水平有限,生态意识淡薄,思想比较落后,看待生态农业的发展仍坚持保守、传统的观点。多数农民对于环境污染问题不重视,仅仅注重开发当前现有的农业资源、重视眼前的经济利益,未考虑到今后的长远利益。可见其的生态保护意识较差。

2.2生态农业体制尚未完善

生态农业的体系大多包含了多种成分在内,这些成分的关系复杂,且同时相互紧密相连。我国的生态农业技术比较传统、简单,技术缺乏具体、有效的组合及创新。生态农业体制方面的法规制度尚未完善,人为恶意破坏生态的现象频繁发生。

2.3劳动者素质较低,缺乏科技人才

劳动者的教育、文化素质普遍较差,通常情况之下,农民均很少自主享有继续学习或者接受培训的机会,使得农业的发展水平较为缓慢。缺乏农业科技方面的人才,或者农业科技人员流动性较大,科技人员频繁调离农业岗位,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国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

2.4农业技术较为落后

目前我国的生态农业技术相对落后,表现为技术装备简单,在投资力度、技术创新、科研经费等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技术推广体系未健全、生产效率差,尚未建立与生态农业发展相互配套的技术、设施;与其他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及不足较大,对于解决土地减退、资源破坏、土壤污染等方面的技术相对落后。

2.5生态农业环境屡遭破坏

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导致其原因之一的就是各地方的相关部门,对于农业的推广力度不足、指导技术缺乏重视,使得人们对自然的资源滥采滥用,生态环境遭到严重污染、破坏,最终导致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地退化、大气污染、生态草原的功能退化等现象。进而生态农业环境的恶化程度日益加重,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某些地方,农民为获得较高的利益,盲目过度种植经济作物、破坏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而导致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发展缓慢、农业结构发展不平衡。

3发展生态农业的政策建议

3.1以技术进步推动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

科学技术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生态农业建设取得很好的收益。但有的试点创新少,科技含量不高,在模式上模仿,在技术上照搬,使生态农业建设处于常规农业的一般水平,且在建设中缺乏深入研究和及时总结,有些关键技术尚未突破,这些都影响了生态农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今后应加强对一些关键性技术的科技攻关,对一些简单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在理论上进一步总结提高。

3.2以国际化标准来促进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

农业与工业是不同性质的产业,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也要进行清洁生产,而生态农业更应做到清洁生产,这是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展趋势所需。因此必须在执行的标准上与国际接轨,切实抓好目前国际、国内普遍推行的ISO14000认证、ISO19000认证、有机食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无公害食品认证和水产品加工企业质量认证等工作,以保证生态农业的产品质量,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使管理工作达到现代化的水平。

3.3以优质产品开发来带动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

根据国际形势和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国家对农产品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地都应创造条件开发优质农产品,而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应是生态农业的主导产品。在生态农业生产中要控制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物质的投入,减少农产品中化学物质和重金属的残留,使生态农业达到高产、高效、优质的要求,真正做到生态农业生产的是“生态食品”,并以这些优质产品占领国内、国际市场。

3.4以更多的投入来支持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

生态农业与其他产业一样有投入才有产出,多年来国家和地方财政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使生态农业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从目前情况看,要把生态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其投入尚显不足,且由于投入不足而影响了规划落实,使各项工程建设进展缓慢。要使生态农业得到大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就必须有大的投入,国家和地方财政应进一步加大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投入力度,为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

3.5以健全的法制来引导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

目前以法律法规形式来具体规定生态农业的发展尚显不够,特别是鼓励生态农业建设的优惠政策未能及时实施。今后应根据生态农业建设的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以此规范、引导和鼓励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

4结语

精准扶贫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政府各个部门之间协同运作,用生态农业促进精准扶贫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其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还解决了农村人口的贫困问题,所以这是一项值得深入探讨的项目。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利于农民增收,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对待以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推进产业精准扶贫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王宇,林晖.为了让所有群众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以来扶贫开发工作成就启示[N].人民日报,2016-01-15(01).

[2]韩长赋.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N].农民日报,2015-11-26(02).

[3]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学,2015(05):147-150.

[4]邓维杰.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2014(06):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