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门、急诊处方点评及不合理处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我院门、急诊处方点评及不合理处方分析

招艳杨潜李小波

招艳杨潜李小波(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广东珠海519020)

【摘要】目的对我院2011年9月—2012年3月门、急诊处方进行处方点评,了解门、急诊不合理处方情况,提出改善建议,促进合理用药。方法以次月抽取前月14~16日的全部门、急诊处方的方法,对2011年9月—2012年3月的24140张门、急诊处方进行处方点评,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处方平均药品数3.09种,注射剂使用率14.33%,抗菌素使用率18.1%,处方平均药品费用为126.74元;不合理处方共894张,占调查处方总数的3.7%。不合理处方主要表现为用法与用量不适宜、溶媒配伍不合理、处方超量、用药与诊断不符、重复给药等方面。结论我院使用电子处方以来,不规范处方明显减少。因电脑操作错误导致不适宜处方明显增多,应加强对医生的培训,使临床医生尽快熟悉门诊医生工作站的操作,提高开方的正确性。其他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依然存在,应坚持落实处方点评,加强与临床医生的沟通及培训,促进合理用药。

【关键词】处方点评不合理处方分析

【中图分类号】R9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5-0123-02

2010年以来,我院按新《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每月抽取门、急诊处方开展处方点评。对处方的各项基本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点评。2011年7月,我院启用了门诊医生工作站。现将2011年9月—2012年3月处方点评情况进行汇总,以了解我院实施电子处方后的处方状况,分析不合理处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处方规范化管理及临床合理用药提出建议。

1资料与方法

2011年10月—2012年4月,每月抽取上月14~16日的全部门、急诊处方,共24140张。逐张处方填写“处方点评工作表”。利用Excel2003软件统计分析处方各项指标。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0年版)、《新编药物学》(第17版)、药品说明书、临床路径、治疗指南等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点评分析。

2结果

2.1处方基本指标情况,见附表一:

附表一处方基本指标情况

2.2不合理处方情况共发现不合理处方894张,占点评处方总数的3.7%,具体情况见附表二:

附表二不合理处方情况

3讨论

3.1处方基本指标分析从附表一可见,我院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3.09种,符合《处方管理办法》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的规定。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为18.1%,符合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不高于20%的要求。注射剂使用百分率为14.33%,符合WHO制定的标准(13.4%~24.1%)[1],但与发达国家的注射剂使用率(4%以下)差距较大。因此,我们应加强对医生培训和公众合理用药的宣传,降低门急诊注射剂使用率。我院实施电子处方后,处方书写合格率大幅提高,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100%,处方前记、正文、后记完整,字迹清晰,减少了调剂、发药的差错率。

3.2不合理处方情况

3.2.1处方书写不规范我院实行电子处方后,处方书写规范性有较大提高,不规范处方数占点评处方总数的1.4%。书写不规范主要表现为:

①临床诊断书写不全当一位患者同时患有几种疾病,常见临床诊断书写不全,出现用药与诊断不符合的情况。如患者临床诊断为高血压,处方:复方男星止痛膏1合1贴/次隔日一次,贴患处。点评:复方南星止痛膏用于寒湿淤阻所致的关节疼痛,肿胀,活动不利,遇寒加重,不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②特殊管理药品与普通药品开在同一张处方如第二类精神药品安定片与山莨菪碱注射液同时开在“精二”处方上。

③每张处方超过1名患者用药多见成人与儿童用药开在同一张处方

④处方超量我院门诊医生工作站对处方用量进行了限制,每张处方不能超30天用量。处方超量主要为急诊处方超量。如急诊患者,诊断为软组织挫伤,处方:草木犀流浸膏液片100片,用法:一天3次一次4片。点评:《处方管理办法》规定,“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天用量。”该处方为8天用量。

3.2.2用法用量不适宜主要表现为超剂量用药、用法错误、抗菌药物用药间隔不合理等方面。

①超剂量用药患者10岁,处方:头孢泊肟胶囊0.375g/次3次/日,远超儿童每日最大剂量0.4g。

②用法错误诊断:阴道炎,处方:保妇康栓用法:1粒/次2次/日口服。保妇康栓用法应为外用。超剂量用药及用法错误主要原因是医生不熟悉电脑操作,录入剂量单位或用法出错。这些错误存在较大的医疗风险,给药师审方发药造成很大压力。应加强对医生的培训,使临床医生尽快熟悉门诊医生工作站的操作,提高开方的正确性,保障医疗安全。

③抗菌药物用药间隔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内酰胺类抗菌药物静脉滴注1次/天给药,如:头孢西丁、头孢呋辛等。?-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属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应一日多次给药。一日一次给药无法24小时达到有效的抗菌浓度,同时容易引起细菌耐药。

3.2.3药物配伍不适宜药物配伍不适宜主要表现为溶剂选择不当、溶剂用量不当及有配伍禁忌用药。

①溶剂的选择不当5%葡萄糖注射液+注射用阿莫西林舒巴坦1.5g静脉滴注。说明书规定: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有研究证明,注射用阿莫西林舒巴坦在含葡萄糖的输液中pH、含量下降均较快,可以与0.9%氯化纳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2]②溶剂用量不当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注射用阿奇霉素0.125g静脉滴注或氯化钠注射液100ml+注射用阿奇霉素0.25g静脉滴注。说明书要求阿奇霉素浓度为1-2mg/ml,前一组溶液浓度过低,后一组溶液浓度过高。③有配伍禁忌用药同一张处方中开具:50%葡萄糖注射液20ml+葡萄糖酸钙1g静脉推注,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头孢曲松1g静脉滴注。罗氏芬说明书规定:在任何患者中,头孢曲松不得与含钙溶液混合或同时使用,即使通过不同的输液管,因为有产生头孢曲松*-钙沉淀物的风险。

3.2.4两组输液间未按规定冲管按药品说明书要求,两组中药注射剂之间、中药与西药注射剂之间、部分西药注射剂之间应以一组溶媒冲管。两组输液间没有冲管,如: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醒脑静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维生素B6注射液两组输液之间没冲管。临床医生开处方时没有开冲管,药师在审方时应仔细审查,发现缺漏,及时与医生沟通,补开处方,保证输液安全。

结论:我院实施电子处方后,处方书写的规范性明显提高,不规范处方集中在诊断书写不全、处方超量等方面。不合理处方中“用法用量不适宜”占46.1%,其中部分医生对门诊医生工作站操作不熟练,开错数量、用法、用量等,是最主要的原因。医院应加强对医生的培训,使临床医生尽快熟悉门诊医生工作站的操作,提高开方的正确性。药师应认真审核处方,发现错误及时与医生沟通,确保医疗安全。其他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依然存在,应坚持落实处方点评,药学部门与质控部门应加强与临床医生的沟通,加强药学知识的培训,提高临床医生对《处方管理办法》的认识,改变医生开方的习惯,促进医生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WHO/DAP/INRUD.HowtoInvestigatedruguseinhealthfacilities.WHO.Geneva,1993:74.

[2]朱华.注射用阿莫西林/舒巴坦在5种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考察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5年第13卷第1期,67-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