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3

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薛攀华燕艳(通讯作者)

薛攀华燕艳(通讯作者)

(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214062)

【摘要】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4月入我院就诊的乳腺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取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化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92.0%>5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96.0%>7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乳腺癌临床效果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3-0073-02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clinicalapplicationeffectofneoadjuvantchemotherapyforbreastcancer.Methods:SelectinMarch2012toApril2014,worksofbreastcancer50casesinourhospital,wererandomlypidedinto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the25cases,observationgrouptreatedwithneoadjuvantchemotherapyregimens,controlgroupadoptsthemethodofstandardchemotherapy.Comparetwogroupsofpatientswiththerapeuticeffectandpatientsatisfaction.Results:Observationgroupofpatientstreatmenteffect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controlgroup(92.0%>56.0%),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Observationgroupofpatientssatisfactionwas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econtrolgroup(96.0%>72.0%),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Conclusion:Theeffectofneoadjuvantchemotherapyforbreastcancer,thepatientsatisfactionishigh,worthyofclinicalapplication.

【Keywords】Neoadjuvantchemotherapy;Breastcancer;Clinicaleffect;Satisfaction

乳腺癌,是临床上较为多见的女性健康“杀手”之一,严重威胁了女性的健康和生存质量[1]。临床除手术治疗外,化疗辅助不可或缺。近年来,随着新辅助化疗观念的提出,并逐渐深入临床治疗中,效果受到广泛的青睐[2]。为此,我院选取50例乳腺癌患者采取新辅助化疗,并获得一定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4月入我院就诊的乳腺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取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化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经临床明确诊断为乳腺癌患者,排除肝、肺、脑等转移者,均能很好配合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年龄范围为(39~69)岁,平均年龄为(48±2.1)岁,平均病程为(3±1.1)年;对照组患者年龄范围为(38~68)岁,平均年龄为(47±2.7)岁,平均病程为(3±1.5)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取长春瑞滨、表阿霉素联合环磷酰胺新辅助化疗方案进行治疗,14天为一个疗程,共化疗4个疗程。长春瑞滨,由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H20093078,按照25~30mg/㎡静脉滴注,每周1次;表阿霉素,由辉瑞制药(无锡)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H20000496,每疗程按体表面积的50mg~70mg/m2给药,可予化疗的第1日和第8日给药;环磷酰胺,由山西振东泰盛制药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H14023566,静脉滴注按体重4mg/Kg给药,每7~10d一次。

1.2.2对照组

对照组则患者仅应用长春瑞滨25~30mg/㎡静脉滴注,每周1次,每2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1.3.1疗程判定

根据肿瘤实体的消失、缩小以及进展不同状况分为4个标准:①完全缓解:肿瘤消失后的维持时间超过1个月以上。②部分缓解:肿瘤缩小达50%以上。③无变化:肿瘤病灶缩小未达25%或增大未达25%。④进展:肿瘤两径乘积大于原病灶25%及其以上,出现新病灶。总有效率:指的是经化疗后完全缓解与部分缓解患者例数之和占总例数的百分比。

1.3.2满意度

根据本院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包括专科护理能力、服务质量、死亡率、疾病预后等内容,总分100分,≥90分评“优”,(80~89)分评“良”,(60~79)分评“中”,<60分评“差”,满意度为评“优”和“良”的患者总数占总例数的百分比。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结果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化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化疗效果比较(n)

组别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进展总有效率(%)

观察组9142092.0*

对照组4107456.0

X216.3

P<0.05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组别优良中差满意度(%)

观察组1952096.0*

对照组994372.0

X215.2

P<0.05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乳腺癌是目前威胁世界女性健康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子宫癌,以绝经期的妇女发病率较高[3-4]。乳房肿块、胸痛、水肿、乳头内陷等均是乳腺癌的常见症状,不仅加剧患者的身心折磨,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乳腺癌的治疗也得到更深一步的开拓,临床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以放疗和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5]。手术治疗效果固然很重要,但辅助治疗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以往常规的化学辅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随着新辅助化疗概念的渗入,并逐渐应用于乳腺癌患者的化疗辅助中,受到临床一致的好评[6]。

新辅助化疗又称诱导化疗、早期化疗以及原发化疗,近年来,随着临床对于化疗的不断研究,新辅助化疗的观念脱颖而出[7]。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多用于术前的化疗,可有效缩小原发性乳腺癌体积,降低肿瘤分期,使手术更为彻底。对于早期乳腺癌手术治疗患者,缩小病灶,可有效提高保乳手术的机会;对于进展期的乳腺癌则可提高其切除率;对于已经伴有远处或全身转移者可有效早期治疗微转移灶。另外,新辅助化疗可降低肿瘤增殖活性,以防手术过程中肿瘤的进一步扩散。因此,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优势众多,值得肯定。

本研究中,采用的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方案是联合长春瑞滨、表阿霉素和环磷酰胺,均对于乳腺癌有着姣好的治疗效果。长春瑞滨,又称诺维本,为周期特异性药物,是一种淡黄色透明液体,主要作用于微管蛋白,造成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微管合成障碍,从而抑制有丝分裂。有研究表明,其与表阿霉素联合使用,效果有进一步提高。表阿霉素,是抗生素类抗肿瘤药物的一种,干扰肿瘤细胞的DNA转录过程,抑制mRNA的合成,从而阻碍DNA和RNA的形成。但需要注意的是,其是发泡剂的一种,静滴时应防止药物外渗引起组织损伤和坏死。环磷酰胺,是一种烷化剂,该药物在体外无抗肿瘤作用,但经吸收入肝后经微粒体功能氧化酶转化成醛磷酰胺,不稳定的醛磷酰胺在肿瘤细胞中分解为酰胺氮芥及丙烯醛,酰胺氮芥有着重要的肿瘤细胞毒性作用,可干扰DNA和RNA的合成,尤其是DNA。其治疗期间主要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故应嘱患者多饮水,一般多与泌尿系统保护剂美司钠联合使用[8-9]。在研究中,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效果高达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新辅助化疗对于乳腺癌效果优越,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满意度,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家豪,何劲松,倪勇,王先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方法进展[J].《癌症》,2010,29(2):240-244.

[2]聂红霞,刘叶娟,唐伟敬.新辅助化疗方案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3,2(19):48-49.

[3]李宏伟,王淑英,王丽等.致密型乳腺高频彩超与乳腺钼靶片对乳腺癌检出率的对比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1(6):852-853.

[4]高吉俊,崔敬敬,周鹏云.浅谈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10):521-522.

[5]姚永强,曹铭谦,张殿龙,等.ER、PR、C-erbB-2和Ki-67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3):9-10.

[6]曾峰,谭永嘉,曾庆良.TE方案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观察及机制探讨[J].山东医药,2012,52(2):62-63.

[7]薛治国,刘金彪,丁斌,等.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的疗效观察[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学版),2011,29(1):35-37.

[8]俞霞.多西他赛+表阿霉素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下旬刊),2015,(1):92-93.

[9]朱玉,王忠.老年人乳腺癌经动脉新辅助化疗及栓塞的结果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0):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