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施工技术肖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施工技术肖强

肖强

山东正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莱芜2711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物数量与类型不断增多,但许多处于正常使用中的建筑损毁的现象也层出不穷,主要原因在于少数地区为了解决用地紧张的问题,会将建筑物紧紧相连,此种情况下,一旦出现地基沉降问题,必将导致原建筑或是新建筑损坏问题,例如裂缝与渗水等。为了确保建筑施工质量,必须选用适宜地基施工技术,以避免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出现。本文主要对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地基;不均匀沉降;建筑;施工技术

1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概述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天然地基土具有一定的压缩性,尤其是含水量较大的软土地基的结构不稳定,因此在建筑物的荷载作用下,建筑物的荷载通过基础传递给地基,因此地基的土层承受的应力状态发生变化,地基的应力包括竖向、测量和剪切应变,从而造成了土体结构的变形,产生沉降。通常情况下地基的均匀沉降对于建筑物的影响较小,通过预留标高能够解决均匀沉降的影响,但是因为建筑物荷载或土体结构不均匀容易造成不均匀沉降,引发上部结构的附加应力增加,当不均匀沉降超过建筑物能够承受的极限时,会造成墙体开裂等等事故,甚至造成结构倾斜,从而影响建筑的使用安全,造成安全事故。从建筑地基不均匀的实践而言,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危害在于使上部结构产生过大的附加应力,另一方面是导致建筑物的总高度减小,进而对建筑结构产生影响。

2引起地基沉降的原因

2.1地基土本身的不均匀性。地基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非均匀材质,在设计中为了达到一个结果,都是对其作了假定简化,毋庸置疑,这样的计算与实际有避免不了的误差。因此,设计不能保证建筑物完全均匀沉降。

2.2勘察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勘察都按规定进行,有的勘探人员在勘探的过程中工作不到位、钻探中布孔不认真;有些工程在不进行地质勘察的情况下,就开始施工;有的甚至就直接抄袭相关建筑物资料。这些不良行为可能给建筑物带来不均匀的沉降,甚至引起建筑物倾斜。

2.3设计上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在设计时,在达到地基承载力时,结构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在遇到一些建筑的体型比较复杂,相邻的建筑物有一定的高差却没有设置沉降缝时,建筑的结构就会因此受到影响,在沉降期发生一定的破坏;相邻建筑物要求的设计级别不一样,所要求的地基处理方法不一致,造成土的压缩性不一样;这些原因都会引起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3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施工技术措施分析

3.1加强建筑结构设计

为了提升地基的稳定性,需要根据地基条件,合理的设计建筑结构,在设计的过程中,尽量的减轻建筑物的自重,从而减少对地基的压力,防治不均匀沉降,同时确保建筑各处对于地基的荷载相对均匀,避免结构复杂产生不均匀沉降。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基础形式应根据地质土特性和上部结构适应地基不均匀沉降的能力进行选择;(2)选择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制定地基处理方案前,应实地调查研究,了解当地地基处理经验、施工水平、施工条件及环境状况等因素,当现场与地质勘察报告的相关资料不符时,可要求相关单位补充勘察。地基处理方案应根据建筑结构的类型、基础特点、地基处理方法的适用性及实用性制定;(3)同一结构单元内采取相同的地基处理方法,不同结构单元应根据地质情况采取相适应的地基处理方法;(4)建筑结构的平面布置应简单、规则,尽量避免复杂;(5)地基变形应综合考虑场地成因、地基土应力历史、地基土的固结状态、地基土的沉积类型、地基受力范围内土层分布及其均匀性后进行计算。计算地基变形时,土压缩性指标的选用应考虑不同施工阶段时地基土实际受力状态的变化。另外,选用土压缩性指标时,尚应重视当地实测资料的总结成果。

3.2设置沉降缝

沉降缝是施工中设置的垂直缝,是为了防止组成建筑物的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建筑破坏而设置的施工缝。在施工中,一般做法是从屋面开始直到基础处,把建筑物断开,分割为若干个规则的独立单元。通过合理设置沉降缝,可有效地减少不均匀沉降的危害。在实际施工中,沉降缝通常设置在建筑结构的以下位置:(1)地基土质和地基处理方法明显不同部位;(2)过长建筑的合理部位;(3)高度和荷载变化较大部位;(4)分期建造房屋的交接处;(5)复杂的体型或平面转折部位。

3.3控制建筑物标高

建筑物沉降过大时,可能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诸如室内地坪低于室外地坪、地下管道被压坏、设备间连接受损等。为了减少或防止沉降对使用的不利影响,在设计时,可根据预估的基础沉降量,适度调整建筑的部分标高。具体方法有:(1)适当提高地下设施和室内地坪的标高;(2)在设备层与建筑物之间留下较大的空间;(3)在有相互影响的建筑中,适度提高沉降较大的建筑物。

3.3加强施工技术控制

(1)在基坑开挖时,不要扰动地基土,通常坑底保留200mm左右的土,待垫层施工时,再人工挖除。如坑底土补扰动,应挖去,用砂、碎石回填夯实。要注意打桩、井点降水及深基开挖对附近建筑物的影响。

(2)当建筑物存在有高、低和重、轻不同部分时,应先施工高、重部分,使其有一定的沉降后再施工低、轻部分,或先施工主体房屋,再施工附属房屋,能减少一部分沉降差;如高低层使用连接件时,应最后修建连接件,以调整部分沉降差异。活载大的建筑物(如料仓、油罐、水塔等),在施工前,有条件时可先堆载预压;在使用期间,应控制加载速率和加载范围,避免量大、迅速和集中堆载。

(3)由于地基分布的复杂性和勘探点的有限性,应认真重视基础验槽,尽可能在基础施工前,发现并根除地基土会产生不均匀沉降的隐患,弥补工程勘探工作的不足。

(4)保证施工质量。对于常用的砖砌体结构,必须根据施工要求严格施工。

砂浆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影响砂浆强度的因素是计量不准,原材料质量自主变动;塑化材料(如石灰膏)的稠度不准而影响到掺入量;砂浆试块的制作和养护方法不当。解决的办法是:加强原材料的进场验收,严禁将不合格的材料用于建筑工程上。对计量器具进行检测,并对计量工作派专人监控;将石灰膏调成12cm的标准稠度后称量,或测出其实际稠度后进行换算。正确设置拉结筋。砖墙砌筑前,应事先按标准加工好拉结筋,省得工人稳来乱拿钢筋;使用前地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一般拉结筋按三个0.5m,即埋入墙内0.5m,伸出墙外0.5m,上下间距0.5m,抗震构造柱埋入长1m。半砖墙放1根,一砖墙放2根,考虑到水平灰缝为8-12mm,为保证水平灰缝饱满度,拉结筋选用Φ6.5mm。

结束语:

在建筑地基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不均匀沉降现象,必然会对建筑物的使用品质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严重时还会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进而导致人员伤亡。因此,施工单位在进行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时,必须针对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积极采取适当的解决措施,严格控制不均匀沉降的发展,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甘杰文,关于预防和减少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0)

[2]程文广,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原因及控制方法分析[J].四川建材,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