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2

解答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之我见

郭其容

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所涉及的面也很广。解答应用题既要综合运用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基础知识,还要具有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能力。所以应用题教学不仅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更是教学的难点。如何才能使小学生轻松学会解答应用题,使应用题的教学变得浅显易懂。我认为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认知规律和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多结合身边的人和事、生活实际来组织教学,多引导学生把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化,使抽象的应用题变得形象具体化、简单生活化。

1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兴趣

小学数学应用题多数是在掌握四则运算的基础上,简单的去解决一些生活实际的问题。而很多小学生在解决应用题方面都感到棘手,列出的算式是“题不答意”,甚至是把题中的已知条件胡拼乱凑,原因就是没有读懂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不能将书本上抽象的数量关系与生活中的数量关系联系起来。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到,数学离我们并不那么遥远,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同时我们可以用所学知识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理解应用题。例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部分学生不理解单位“1”,不会找单位“1”,但在生活中说话时经常用到单位“1”。“我跑步比刘红快”、“李燕的学习比我好”,运用生活中常用的话来让学生理解单位“1”就是标准量,并学会正确找单位“1”。还比如把应用题中某些抽象的事物编成简单易懂的,尽量让学生能看到、感受的到身边中的人或事来讲解或练习。这样的应用题,来源于学生身边,充满着生活情趣,学生也能轻松解答,并且能运用所学知识灵活的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教学中我们如果能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学生就会从“需要学数学”到“喜欢学数学”。

2设置简单问题,理解题意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叙述,由于语言生活化与数学语言差别较大,加上语句长、叙述抽象的特点,使得学生对题意的理解往往产生困难,甚至不理解题意,找不出题目中有价值的相等关系。这时我们教师可根据题中语句对学生提出简单问题,把已知条件和问题简单化。比如有这样一道题:商店运来一些水果,其中有苹果120筐,梨的筐数比苹果多1/4,苹果和梨共多少筐?

对于这类简单的分数应用题,有一部分学生分不清具体数量和分率的概念,也找不到题中的数量关系,还有一部分是不注意看问题,当成一步应用题,对于这部分学生,可以设计用最简单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解答:题中主要说的是什么内容?(两个字概括:水果);几种水果?(两种);哪两种?(苹果和梨);谁是单位“1”也就是谁是标准量?(苹果的筐数);问题求的是什么?(苹果和梨共有的筐数);要想解答这个问题应先求出什么?(梨的筐数);梨的筐数跟什么有关?(比苹果的筐数多苹果筐数的1/4)……这样的提问,多数学生都能准确的解答,平常我要求学生们这样互相提出问题,或自己给自己提出问题,学生们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数量关系,大大提高了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分析数量关系,突破难点

学生解答应用题时,只有充分理解题意和熟练掌握题中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数量关系,才好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可能把题目正确地解答出来。有的题目,数量关系简单,很容易找出;有的题目数量关系复杂,需要对已知条件和问题进行全面仔细的分析研究才能找出。只有找出正确无误的数量关系,才能称得上真正理解了题意。因此,牢固地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基础,比如:小兰买4节五号电池,付出8.5元,找回了0.1元。每节五号电池的价钱是多少元?

这类应用题可以先启发学生找出总的数量关系:付出的钱-找回的钱=用去的钱。学生只要能找出这样简单的数量关系式,就可以再进一步的分析买的是什么商品?有多少?然后再细化数量关系式,并且可以鼓励学生找出不同的数量关系:①付出的钱数-4节电池的钱数=找回的钱数;②付出的钱数-找回的钱数=4节电池的钱数;③找回的钱数+4节电池的钱数=付出的钱数。

对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这样去分析过渡,多数学生都能正确找出并理解数量关系式的意义,从而能轻易的用方程或算术方法解答出来。

4文字转化线段,解决问题

学生要想更好地解决应用题,就必须牢固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但有些题中的数量关系不是直接很快能找出来,所以要根据解应用题的特点,运用一些简洁的方法,把题中的语言文字用线段示意图,直观地、形象地表示出数量关系。画图能比凭空想象简单的多,学生也易于理解。例如在教学行程应用题时,对题目中出现的行程问题,如相向而行、相对而行、相背而行、环形路问题等这类应用题时,可以用简单的线段示意图分别表示出行程的方向,相遇、相距的不同概念,使整道题更加直观明了。或分数应用题当中的具体数量与相对应的分率等,学生根据线段示意图很快就能找到题中的数量关系,同时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比如:小刚看一本书,已经看了2/5,正好是80页,求全书多少页?这类应用题如画出线段示意图,找出具体数量与相对应的分率,其中的数量关系、算理就可以一目了然了。因此我们教师要多鼓励学生画出示意图以帮助解题。

小学生学习和解答应用题的教学方法并不是否唯一的,但不论采用什么方法,都应该让学生能够将抽象复杂的应用题转变成简单具体的题目去解决问题。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使学生熟练掌握解决应用题的方法,真正的让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会应用到生活实际当中,让每个学生从惧怕数学应用题到喜欢数学应用题。让我们努力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够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也是我们所有数学教师共同努力奋斗的目标。

作者单位:贵州省盘县城关镇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