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基地拉动信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7-17
/ 3

实习基地拉动信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郭名静

郭名静GUOMing-jing

(东华理工大学理学院,南昌330013)

(SchoolofScience,EastChinaInstituteofTechnology,Nanchang330013,China)

摘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在于其综合性和应用性。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满足现代化信息社会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来说,实践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理工类院校为例,通过分析信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提出了以建立稳定且高质量实习基地,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来拉动实践教学开展的改革策略,以期望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和就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Abstract:Informationmanagementandinformationsystemsprofessionaltalenttrainingischaracterizedbycomprehensionandapplication.Toimprovethequalityofstudents,cultivatecompoundtalentswithinnovativeconsciousnessandpracticeabilitytomeettheneedsofthemoderninformationsociety,practiceteachinghasveryimportantsignificance.Takinginstitutesofscienceandtechnologyforexample,throughtheanalysisofthecurrentsituationofinformationmanagementpracticeteaching,thisarticleputsforwardtoestablishastableandhighqualitypracticebasetorealizethecombinationofproduction,studyandresearchtoteachingpracticetocarryoutthestrategyofreform,inhopeofbeinghelpfulforinformationmanagementandinformationsystemsprofessionaltalenttrainingandemployment.

关键词:实习基地;实践教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Keywords:practicebase;practiceteaching;informationmanagementandinformationsystem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0-0228-02

0引言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较坚实的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经济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数量分析方法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的管理部门从事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鉴于该专业的综合性、交叉型学科特点,以及较短的专业发展历史,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重要问题尚待研究。现就理工类院校的信管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分析如下:

1信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

1.1“产学研”脱节,联合教学能力弱多数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仍然主要是在校内实验室进行,这就导致了该专业教学培养中的一个恶性循环:一方面,由于学校不能提供实习基地,致使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不能有效增强,因此在其就业时面临困境;另一方面,学生弱化的实际操作能力,在企业面前只留下专业实践能力很差的形象,导致企业对信管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实践能力的不信任,因此更加不愿提供实习基地给相关院系并与其建立长期合作协议。

1.2知识传授与信息技术发展不协调,课程设置相对滞后目前,信管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不能紧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比如,在微软SQLServer2008已为企业所普遍应用的今天,大多数理工类院校中的数据库课程的实践环节中却仍然使用SQLServer2000或者SQLServer2005;“大数据”如此热门,却还有很多学校并未开设数据仓库及数据挖掘技术;还有如ERP的原理与实施、SCM的原理与实施等与信息技术发展密切相关,并且深刻体现着现代管理思想的课程,很多学校也并未安排与此类课程配套的实践课程,而正是这些课程的设立及相应的社会认知,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信管专业学生的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3教与学严重分离,授课方式单一目前,信管专业教师的教学经常出现专而不通和学而不专的情况。对于老教师来说,虽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可对于新的信息技术缺乏了解;对于从学校毕业直接成为高校教师的大多数年青教师,一方面没有信息技术实际工作经历,另一方面虽然具有较新的知识结构,但在专业方面教学经验不足,在教学过程中的专业教学方向把握不准,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实践,因此,才造成目前学生实践能力不强、所学不能及时融合到实践中去的现象。教与学的严重分离非常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造成目前现状问题的原因分析

2.1专业特性和地域条件限制,校企沟通交流不足从学校方面来说,很多学校对于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均有严格的建设标准要求和建设项目审批程序,而信管专业综合性、交叉型专业特性使得该专业方向本身具有多样性。以大多数理工类院校的信管专业为例,目前主要有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管理、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决策三大方向,在有限的建设经费资助条件下,想要建设实习基地满足整个信管专业各方向的实践教学,难度实在太大。还有,某些院校由于所在地域的限制,无法就近寻找到合适的企业,或实习基地与校区相距较远,也都会影响学校与相关企业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进而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来提升其专业实践能力。

2.2资金设施和政策条件限制,学校的知识传授滞后于信息技术发展在信息技术领域,新的软件技术一定要有硬件条件的升级为支撑才能得以应用。学校不同于企业,在资金条件和设施配备方面均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而且学生使用者人数较多,实践环节的多样性和实验设施的使用率也给实验条件的升级更新造成了困难。还有,一种新技术的应用并不能等同于学校里的知识传授,前者是受技术发展速度的影响,而后者是要考虑知识体系建设,还有教材建设、师资团队建设等多方面共同制约,时间要求上本身就是不一致的,且学校的知识传授必然滞后于信息技术发展。

2.3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足,实践环节未被足够重视目前,部分高校并不具备开展实践教学的师资结构。首先,在很多院校,相当多的信管专业的教师并不是来自于信息技术及其相关专业,因此可以想象在学生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师进行很好的指导是不可能的;其次,部分老教授知识严重老化,而现代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日益加快,致使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对学生指导不足;第三,有些专业教师基本上没有进入过社会,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根本难以对学生的实践学习进行有效指导;最后,有些学院并未对实验室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所有这些导致了目前多数高校实践教学师资薄弱的状况。

3实习基地拉动信管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

3.1加强校企联合,建设稳定高质量的实践实习基地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方面,校内实验室模式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实验内容只是模拟,并不能代表真实的企业生产,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就要求学校积极地联系企业,建设一批稳定、多元化的实习基地,尽可能与其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校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真正地走出学校,响应社会需求,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为企业服务,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和科研优势。第三,大学生进企事业单位实习,既节约了单位招聘成本,又便于单位进行人才储备,并为单位企业文化的构建增添了新鲜“血液”。将学校与企业双方资源有效整合,达到真正的校企合作,优势互补,实现双赢。

3.2根据实习基地的要求,合理设置调整实践课程体系在信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信息系统开发和信息系统应用管理的知识技能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除了设置一些体现现代化管理思想的课程外,还要加强计算机和信息管理类课程设置。但信息技术领域中开发语言工具、开发过程和开发方法众多,在人才培养计划的学时有限的情况下,设置合适的课程体系,才能使学生有效掌握技能,而不至于变成“什么都知道,但什么都没掌握”的专业方向迷茫局面。高校在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设置课程体系的同时,可以根据本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情况,合理调整实践课程的学时、内容以及开课时间等。实践证明,在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较早较多地开展实习,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通过校内实践与校外实习相结合,便于学生形成更为理性的职业规划,及时调整学习重点和弥补不足,能更清晰地找准定位。除此之外,通过实习基地的反馈,学校还能加强就业培训和职业指导的针对性。

3.3建设实习基地,打造“双师型”师资在大多数理工类院校中,专职教师多数是从学校直接走上教师岗位,虽然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是社会经历严重缺乏。实习基地不仅仅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拓展实践教学的基地,也应该成为教师的提升再造平台。在更新专业知识体系的同时,增强其动手能力,利用实习基地的企业项目背景,吸取信息技术行业的先进实践经验和新兴技术讯息,在与企业同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使自己成为一名复合型人才。校内实践与校外实习基地实践相结合,打破传统实践教学只能固定在实验室中的封闭教学方式,在校内条件有限的实验室开展基础性实践教学,满足大多数学生教学要求,利用校外先进的实习基地软硬件环境开展专业方向的拓展和专业技能的提高。

4结论

面对迅速发展的信息化进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培养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建设稳定高质量实习基地,拉动本专业实践教学,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才能充分利用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明确专业方向,使信管专业得到用人单位乃至社会认可,这将会成为一条可取的最优途径。但是,关于实习基地的选择和资质判定、实习基地建设质量、实习过程管理和对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的保障方面,还将是一个长期的课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延寿.关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情报杂志,2006(8).

[2]何永刚,黄丽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007(8).

[3]赵峰,许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创新[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4]李艳琦.独立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开设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的探讨[J].信息教研周刊,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