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方法的改进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1-04-14
/ 2

《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方法的改进与思考

刘悦

刘悦(天津交通职业学院汽车工程系,天津300021)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工业生产进入了以计算机、数控和液压技术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在《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适应市场需求,结合教学经验,借鉴先进理念,增强实践环节,拓宽专业知识,不断总结改进,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出具备高知识、高技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方法;改进

《液压与气压传动》是高校机电一体化专业主要的专业基础课。由于我校是一所高职院校,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实践部分的内容,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鉴于大多数学生毕业后进入一些公司的自动化生产线上工作,而大多数生产线上又是以气压传动为主,因而讲授气压传动部分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而传统的《液压与气压传动》教材偏重于液压传动部分的知识内容,液压部分的知识基本上占据全书内容的80%左右,而气压部分的知识内容仅占据很少一部分,有些教材甚至没有气压这部分知识内容,而且实践知识讲解得较少。因此,合理安排好教学内容显得更为重要。为适应市场需求,调整教材结构液压与气动是研究以液体和气体为传动介质实现各种机械传动与控制的学科,由于这门技术具有许多独特的优越性,近几十年已渗透到各个工业部门,随着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迅猛发展,气动技术正以极快的速度在现代企业领域日益推广。为此,在保留原有教材比较成熟的液压传动理论精华内容的基础上,增添了气动方面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在教学上分为三大模块:第一部分包括液压传动的基本概念、常用液压元件的类型和特点、液压基本回路、典型液压系统的功能与应用;第二部分包括气压传动的基础知识、多种类型气动元件的结构和特性、常用气动回路的应用特点、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第三部分包括常见故障诊断、气动实验课题等实践内容。模块化的教学内容便于师生有选择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充实的气动技术资料便于学生了解新技术、新信息,典型的实验课题便于学生锻炼动手能力,提高实践技能。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可以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知识,掌握液压与气压元件的基本构成及其工作原理,并运用所学知识对一些回路进行设计。为了培养出高知识、高技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学习好本课程的一个必要条件。因而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第一,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门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涉及一些物理知识。而高职学生来源广泛:他们有的来源于高中,有的来源于中专、技校或职业高中。因此,他们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教师在讲解基本理论知识时一定要注意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举一反三,启发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回顾旧知识,这样才能使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例如,我们在讲授“液体流动的伯努利方程”时,由于液体在流动的时候具有多种能量的变化,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损失,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所以,教师在讲课时应注重运用启发式教学,在讲授能量流动特点的同时帮助学生回顾液体静力学及其他的一些相关的基本知识,使前后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强化学习效果。

第二,讲课时注重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这么说,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学习愿望是学生学好课程的基础。教师不应该照本宣科,不考虑学生是否接受他所讲授的知识,是否对所学的知识有兴趣。一个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不仅应该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不仅能够讲出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应举出大量实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如在“绪论”课上,讲“液压传动”时我们可以举出机床的工作台的移动,举重机、千斤顶举重物的例子;在讲“气压传动”时我们可以举出气动的升降椅,汽车的刹车系统,汽车门的开关等等。总之,举出大量的实例,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注重教学中的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引用实验课题,增强实践环节的特色主要应体现在实用性与实践性环节上。近二十年来,由于气动技术具有廉价、无污染、轻巧、安全、可操作性强等特点,其实用领域迅速拓展,在各种自动化生产线上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通过引进或自发研制等途径,配备了全气动控制的实验装置以及由可编程控制器与气动元件联合控制的自动化生产仿真系统,这些设备满足了学生实践教学和训练的需要。

第四,拓宽专业知识,增大信息容量。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不少学生往往习惯于凭借一本教材来学习,而不善于翻阅参考资料。高职院校的教师一方面应善于引导学生全面学习,另一方面在选用教材时也应倡导“教参式”的教材观,使人手一本的教材不但成为学生学好某门课程的工具,而且还可以成为学生今后在生产实践中能活学活用的参考资料。在教学环节中可引入现代企业实用技术信息,便于学生拓宽知识面。

高职教育的建设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不断总结、不断充实、不断创新,才能使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日益完善,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符合时代要求、具有鲜明特色的复合型高职人才。

参考文献

[1]左健民.液压与气压传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雷天觉.新型液压工程手册[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3]屈圭.液压与气压传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