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1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

黄显文

贵州省册亨县第三中学552200

摘要:对于每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学来说,语文教师都面临着一个非常重要的挑战,那就是如何将语文教学与当地的语言文化特色融为一体。作为一名少数民族中学语文教师,通过对教学方法进行探讨,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少数民族语文教学浅谈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教育事业也乘风破浪,尤其是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更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呈现出令人可喜的发展势头。国家免除杂费、课本费和补助住校生的生活费及实施农村学生营养餐,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大部分学校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边远地区,具有地广人稀、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等特点,因此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基础教育差异很大。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是我国教育所遵循的基本规律,也是搞好民族教育的首要条件。在民族聚居地区的民族中学,因受民族语言的影响,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学习汉语是有一定困难的,语文教学困难重重,问题多多。

册亨县,隶属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这里以苗族人民为主,教育局要求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获得汉语文素养,要激励学习汉语文的兴趣,将语文教学与当地的语言文化特色融为一体。对于每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学来说,语文教师都面临着一个非常重要的挑战,那就是如何将语文教学与当地的语言文化特色融为一体。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育中,这个问题一直是语文教师应该认真思考解决办法的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基本任务就是完成对学生的基本课本知识传授,其次就是要时刻注重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心理以及学习习惯,努力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一名少数民族中学语文教师,我通过对教学方法进行探讨,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进行探索,取得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现归纳如下:

一、培养兴趣,加强交流

在学校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以课堂交流为主。课堂交流包括师生交流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主要以语言交流为主,但是精神层面上的交流也是很重要的。少数民族学校的语文教师要以健康、阳光的面貌面对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将这种情感传递给学生,以营造轻松和谐的气氛。

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探索、对原有知识结构的补充,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也可以使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同时,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也有助于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双语教学,提升素质

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对汉语言的学习有一定的冲突。从语言文字发展的历史看,人类是先有语言后有文字的,学生学习语文也是先学说话,然后才学习文字的,语文是文字的先导,文字则是语言的浓缩。因此,学好语文,必须先从语言入门。少数民族学生是在母语环境里长大的,绝大多数人在入学前没有说过汉语。甚至,有的地区的学生在接触汉文字之前从来没听说过一句汉语。这就使得语言和文字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起跑,难免出现汉语言跟不上汉文字教学的矛盾。少数民族学校的语文教师不仅要会说普通话,还要懂当地的民族语言,这样教学时才能顺利地进行语言交流。用双语教学,翻译成本民族的语言来表达出汉语文的内容和它的作用,汉语文课程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朗读、教科书、教学挂图、讲故事、工具书和演讲等形式使汉语文素养实现整体提高。

三、定位角色,积极引导

语文教师在为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授课时,要着重加强口语交际课教学。因为口语交际课不同于识字教学课,不同于阅读教学课,而是语言教学课。它有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和原则,侧重于交际效果的现实性、实践性,需要教师反复教、学生反复练,共同反复实践。教师与学生互动时,要及时消除学生胆怯的心理,激发他们说话的兴趣。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用汉语进行交流时自信心差,说话声音轻,怕说错话,怕教师批评,怕别人笑。一些学生虽能积极举手,想说又说不清。针对这种情况,要尽量采取正面激励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说话,多一些表扬,少一点批评,努力消除他们胆怯的心理,鼓励其大胆说话,提高互动效果。同时,教师要准备好大量的交际素材,丰富课堂上交际的内容,利用图片、音乐、道具、多媒体等综合手段,冲击学生的大脑,增加他们的表象知识,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提高口语交际课的效率。其次,培养汉语言交际能力,提高汉语文水平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如对话、讲演、讲故事、唱歌、朗诵、视听广播电视、录像录音等。如果我们在汉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把会话和识字结合起来,先会话后识字,那么民族学生汉语运用能力的提高将会出现一个新的局面。

四、加强阅读,丰富知识

少数民族学生从小就在本民族文化的熏陶下长大,并对其有着深厚的感情。上语文课时,如能适当选择一些与本民族有关的知识内容,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继续发展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只要运用循序渐进的方法,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到实践,逐步加深他们对汉语文的认知与理解,打好汉语文基础,掌握好“双基”,就能跟上素质教育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