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时期舞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2-13
/ 1

谈新时期舞蹈

杨洪涛

改革开放伊始,舞蹈界的发展与创新,使中国的传统舞蹈展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家喻户晓的舞蹈家杨丽萍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动作特长,以舞蹈《雀之灵》赋予了傣族传统的孔雀舞以崭新的面貌和内涵,使其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舞蹈语汇和表现风格,为舞蹈的普及和发展探索了新路。此外对民族民间舞蹈的整理保存工作也在同时进行,如湖北歌舞团挖掘整理的《编钟乐舞》就为我们复活了无比宝贵的文化遗产。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西方现代舞也进入我国,并在北京和广州形成了两个现代舞中心。现代舞灵活自由的表现方式开拓了民族舞蹈的视野,而中国深厚的舞蹈文化底蕴也给中国现代舞以独特的发展环境,两者结合,逐步形成“中国的现代舞”并走向世界。上面提到的一些有所创新的作品就借鉴了许多现代舞蹈的编创手法与思想,而中国的现代舞者们同时也在中国的文化根基上创作出了一些优秀的现代舞作品。这种根基有技术层面上的,如中国古典舞的发力方式;也有文化内涵层面上的,如中国的传统人文精神。高成明编导的男子独舞《轻青》脱离了中国古典舞的传统动作套路,却把握住了中国古典舞中力的运用与一种中国式的古典韵味,整个舞蹈如行云流水,幽谷清风一般,是一部典型的中国现代舞。《红扇》是王玫的作品,舞蹈以一把中国式的红扇作为双人舞的纽带,精心开掘动作的设计与编排,堪称精品。张守和的《秋水伊人》则以现代的手法深刻地表现出“可望而不可及”的中国文化意象。金星的群舞《红与黑》运用了剧场灯光等多种手段,以一种唯美的艺术追求创作出观赏性很强的现代舞作品。此外,一直致力于中国现代舞发展的香港城市当代舞团的艺术总监曹诚渊先生,在其代表作《年轻的天空》中选用了摇滚歌星崔健的音乐,以比较贴近现代青年心态的方式反映了躁动的年轻心灵。

中国的现代舞发展虽然时间不长,但起步水平较高,可惜的是曲高和寡,没有形成大范围的影响,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更上一层楼”。

中国的芭蕾在新时代也获得了新的生命,北京舞蹈学院、上海舞蹈学校等培养出了一批高质量的芭蕾舞演员,他们在国际重大芭蕾比赛中频频获奖。中央芭蕾舞团等芭蕾团体的水平也因此提高,并在国际上赢得了很好的声誉,这使我国在世界芭蕾领域赢得了一席之地。最近一段时期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更加关注高雅艺术,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还形成了芭蕾热潮,一时间国内国外的著名团体纷纷上演芭蕾经典作品,成为一道独特的都市文化风景。与这道风景相对应的则是街头巷尾热火朝天的秧歌队,广场花园间认真投入的交谊舞会,以及迪斯科舞厅中狂舞宣泄的人群,他们代表着现代群众舞蹈文化的蓬勃态势。

1994年,由中国文联、中央电视台、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等六家单位共同主办了一次大规模的历史性的艺术评选活动,从20世纪有据可查的1000多个剧目中确认出32个20世纪中国舞蹈经典作品。它们包括:男子独舞《饥火》、男子群舞《游击队员之歌》、女子群舞《荷花舞》、女子双人舞《飞天》、男子独舞《海浪》、男子群舞《鄂尔多斯舞》、维族舞蹈《盘子舞》、汉族舞蹈《红绸舞》、汉族舞蹈《花鼓舞》、汉族舞蹈《丰收歌》、傣族舞蹈《孔雀舞》、彝族群舞《快乐的罗索》、黎族舞蹈《草笠舞》、军事题材双人舞《艰苦岁月》、古典舞《春江花月夜》、女子群舞《小溪·江河·大海》、蒙古族舞蹈《奔腾》、汉族舞蹈《黄河》、汉族舞蹈《黄土黄》、傣族独舞《雀之灵》、朝鲜族独舞《残春》、女子三人舞《金山战鼓》;民族舞剧《鱼美人》、民族舞剧《小刀会》、民族舞剧《丝路花雨》、彝族舞剧《阿诗玛》;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等。

新时期的中国舞蹈上承华夏数千年的文明,在今天的成就是前人无法想像的。但和全世界舞蹈发展出现的问题一样,中国舞蹈也面临着人类高速发展的经济与科技的冲击。我们应该如何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中培育舞蹈之花?应该怎样让舞蹈为更多的习惯了“四体不勤”的现代人所熟悉?又应该怎样让舞蹈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求得平衡?舞蹈文化界正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进行新的探索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