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境地质和地质灾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浅谈环境地质和地质灾害

史海波

河南省有色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大队河南郑州450016

摘要:地质环境是指表面坚硬外壳的物质,即岩石圈。地质环境是地球的演变而来的产物。太阳能在岩石的风化过程中被释放出来,参与相关地质循环的物质活动。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渍化和沼泽,地震、火山、地热害虫。因此,我们需要认真保护环境,优化恶劣的地质环境,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创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环境地质;地质灾害

所谓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的关系,就是指什么样的地质环境能导致什么样的地质灾害,我们加以终结,推出合理的应对方针,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

研究地质环境对防止地质灾害有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严肃对待,因为这不仅关系到经济的发展,也严重的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所以对地质灾害的防治迫在眉睫。本文环境地质与地质环境的关系和对地质灾害的危害作出如下分析:

1.地质灾害的危害

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因素或者认为危害的任命和地质灾害造成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活动,影响正常生活和人身安全,有12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如:地震灾害的地壳活动,火山喷发,地震是最熟悉的是比较大的,在我们的生活和生命受到威胁的。1976年,发生了唐山大地震,震惊了世界,是在400年历史上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悲惨的地震。死亡242700人,受伤69人,这无疑是一个悲哀的事情。离我们较近的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带走了几万人的生命,同时带来了无数人的泪水和情感,失去的一个人,其实是摧毁了一个家庭。地质灾害简直就是一个恐怖分子,我们应该做好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控制,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避免人员伤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被称为新疆,位于中国的西北边境,占地面积1660000平方公里,土地面积的1/6,是中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地处欧亚大陆的腹地,是一个古老的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在已经成为“第二亚欧大陆桥”,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地质环境不是很乐观,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新疆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水资源分布引起的不均匀,植被稀疏,绿洲分布有限。人类初期对环境保护不重视导致了环境的恶化,尤其是伊犁地区部分森林被砍伐,草原过度放牧引发草场退化,地表裸露沙化、水土流失严重。原始的生态环境,矿山开发引起的损伤,矿山地质环境的发展,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如煤,天然气,空气污染,表面损伤和污染水资源,都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

地质灾害不仅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给破坏的农业、工业和其他行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的关系什么重要,这样才可以根本的治理地质灾害,减少损失。

2.环境地质影响地质灾害

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例如:

2.1崩塌的形成条件

地形陡峻切割剧烈,悬崖临空,在软岩地层岩性坚硬岩层或裂隙带,很容易崩塌,地震频繁的地区和人力资源开发造成崩塌的根本原因。由于崩塌多发生在公路的两侧,更容易给我们带来伤害。例如:1993年7月,新疆伊犁的一处陡壁,由于暴雨不断,加上陡壁多缝隙,诱发了山体的崩塌,造成陡壁附近的几户牧民房屋被淹没,多人死亡的重大灾害。在容易发生崩塌的地带,我么应该做一些防护措施,如防崩支撑建筑物、防崩拦截建筑物等。

2.2滑坡的形成条件

滑坡边缘的局部稳定性,在重力的影响下,碎屑岩体滑动,沿着一个或多个破裂为整个滑动面滑动的过程形成的现象。活动断裂带的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区,公共区域,为滑坡的物质来源。同时,由于软弱层或含很多断裂带硬岩,都成为滑坡的因素。人类的乱砍盗伐,使树木减少,水土流失严重,也是造成滑坡的重要影响因素。滑坡的治理,可采用堵墙,增加植被面积和其他措施来减少灾害的发生。环境地质对地质灾害的影响重大,我们需要格外重视环境的保护、地质的保护,减少灾害的发生,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3.地质灾害的防治

面对地质灾害的威胁,我们需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推出强有力的措施去治理地质灾害,虽然我国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有一些成绩,但是灾害还在发生,人民的生命财产还受到威胁。我们需要继续努力,完善措施。我们应该加强法制、制度建设,增强人们对地质灾害的防护意识。并且要到实地考察,不能纸上谈兵,将措施与实践联合起来,达到最佳的效果,同时要加大灾害监测力度,及时预报灾害,减少人们的生命财产的损失。对于措施的治理经费,要尽快落实,把钱花到刀刃上。

4.结束语

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联系密切,治理地质灾害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长期工作,需要我们坚持下去,注意环境的保护,资源的合理开采,造福我们的后代。我们齐心协力,一定会迎来胜利的曙光。

参考文献:

[1]王艳妮,刘刚,地质灾害领域本体的研究与应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ISTICPKUCSSCI2011年6期.

[2]鲁光银,韩旭里,朱自强,许和言,地质灾害综合评估与区划模型[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ISTICEIPKU2005年5期.

[3]李晓红,梁峰,卢义玉,康勇,付彩霞,何正,渗流引起的隧道施工地质灾害分析与防治――以环山坪大跨度隧道为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ISTICEIPKU2007年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