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内冷水小混床树脂再生优化及应用

/ 1

发电机内冷水小混床树脂再生优化及应用

胡秋云魏传峰

深圳妈湾电力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52

摘要:本文从我厂内冷水处理方式及现有问题入手,简述了内冷水小混床处理工艺,并对阳树脂再生转型进行优化,重点介绍了新技术的运行效果,寻找到单体小混床工艺的最佳处理方法。

关键词:内冷水小混床再生优化

1.前言

深圳妈湾电力有限公司6X300MW机组定子冷却水采用除盐水,弱酸性阳树脂(D113)和强碱阴树脂(DOWEX*MONOSPHERE*550A)经特殊处理后装入小混床对部分内冷水进行处理。最新国标规定该类型机组内冷水控制指标:DD≤2.0µs/cm,pH=8.0~8.9,含铜量≤20µg/L。公司#1-5机组内冷水质均未达到国标要求:主要是pH值偏低(7.8以下),尤其是#3机自2015年11月15日小修启动后,内冷水系统铜腐蚀严重:Cu高达350µg/l、PH在6.5左右;#6机也曾出现过#3机类似情况,公司于2016年花30余万元购买深圳水苑水工业公司内冷水处理设备对#6机组内冷水系统进行技改,技改后投运的#6机内冷水水质符合最新国标要求。考虑到改造费用等多方面原因,化学分部决定成立内冷攻关小组,在不改变现有系统、设备的情况下,针对阳树脂转型、树脂配比等进行实验研究和探索分析,寻找单体小混床工艺的最佳处理方法。

2.现有处理工艺

用NaCL溶液浸泡预处理好的氢型树脂8小时以上,用除盐水冲洗至中性(PH试纸测试),连续三次,使其尽量转化为钠型树脂:

RCOOH+Na+≒RCOONa+H+(1)

先看下我们目前采用的特种钠型弱阳混床去除杂质和CO2的机理:

取转型完全的阳、阴树脂(阳:阴=1:2)混合均匀,装入用除盐水冲洗干净的小混床里,封闭混床后,用除盐水将混床里的空气排尽后,就可以投运混床。混床进水流量为内冷水总容量的5%左右,混床顺流运行。混床依靠机械截留方式可以除去内冷水系统产生的细小微粒,通过树脂的离子交换去除阳、阴离子等杂质。阳(Mn+)、阴(Am-)离子交换反应为

nRCOONa+Mn+=RCOOM+nNa+(2)

mROH+Am-=RmA+mOH-(3)

如果空气中的C02溶解到内冷水中,会水解电离出H+和HCO3-。对于普通混床会造成内冷水pH降低,电导率快速增大,阴树脂的交换容量大量消耗,混床过早穿透。而对于钠型弱阳树脂混床,碳酸电离出的H+被钠型弱阳树脂吸附,置换出等量的Na+;HCO3-被阴树脂吸附,置换出等量的OH-,因此,水中会增加微量的氢氧化钠,空气中C02的溶解反而会使内冷水pH提高。由于,弱酸性阳树脂对H+有特别强的亲合力,其对阳离子的选择性顺序为:

H+>Fe3+>Al3+>Ca2+>Mg2+>K+≈NH4+>Na+

钠型弱阳树脂在运行过程中会被其它阳离子交换下来微量的钠离子,相当于给内冷水系统加人微量的氢氧化钠,因此,内冷水呈弱碱性,PH>7.0,且电导率能维持在低位。

目前运行情况:DD合格,Cu大部分机组合格,PH值偏低。

3.小混床树脂再生优化

要想提高PH值,就要提高阳树脂中钠型树脂转型比例,我们采用了多种阳树脂中钠型树脂转型方案,通过三百多次实验,最终确定为氢氧化钠+氯化钠浸泡氢型阳树脂来转型为钠型阳树脂。

各种方式转型的钠型阳树脂与氢型阳树脂、氢氧型阴树脂配比实验对比,大量数据中选取几组有代表性的如下: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阳树脂氢型:钠型在3:7~2:8较为合适,可根据实际操作灵活调整,只要配比在此区间内。

4.实际应用:

新技术再生的树脂在#3、5机组内冷水小混床试运行,内冷水指标DD、PH、Cu含量均达到最新国标要求,运行良好,出水水质稳定。

5.结论

在不改变现有系统、设备的情况下,针对阳树脂转型、树脂配比等进行实验研究和探索分析,寻找单体小混床工艺的最佳处理方法,得出如下结论:

a.通过大量实验,确定用NaCL+NaOH溶液浸泡氢型阳树脂,将氢型阳树脂转型为钠型阳树脂;找出了阳树脂配比合理区间,即钠型:氢型在7:3~8:2之间比较合适,可根据实际操作灵活调整,只要配比在此区间内。

b.内冷水水质各指标均达到最新国标要求,彻底解决了公司多台机组内冷水系统的重大安全隐患。

c.找到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内冷水树脂处理方法。

d.与#6机内冷水技改对比,新方案不改变现有系统、设备,只改变阳树脂转型方式、调整阳树脂配比,内冷水水质就满足最新国标要求,为公司节省技术改造费用约150万元和后续树脂更换费用(据了解每台机技改费用30万元左右,每次更换树脂8万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