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高年资护士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如何让高年资护士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浅析

肖文涛

(四川省乐山市老年病专科医院中医科四川乐山614000)

【摘要】通过对笔者所在单位及所认识的高年资护士的工作情况所做的调查,对高年资护士一概而论地因为年龄大脱离临床第一线,是用人单位的损失,对个人而言,体现不了职业成就感,也会进入消极状态。合理利用好高年资护士对用人单位和本人都是最有利的。

【关键词】高年资护士;自身优势;浅析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1-0289-02

高年资护士通常是指40岁以上的护士[1]护龄20~35[2]年、中级职称以上、具有一定科室管理能力[3]的护理人员。这类护士本来因为具有操作、管理、带教、应变等多方面的优秀素质,是医院宝贵的人力资源财富,但因为多方面原因,通常医院对高年资护士的工作都是从临床一线转入病案室、供应室、收费室、导医台,甚至收发室等辅助科室,使得她们脱离了专业或降低专业能力,造成这部分人才的浪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护理学者已意识到高年资护士对医院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人才,并对如何利用好这类人才优势进行了探讨[4]。笔者也结合本院以及笔者所认识的同仁的相关情况,对如何发挥高年资护士的综合优势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笔者近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院及我所认识的其他医院的56位高年资护士工作现状进行了一次粗略的调查。56位高年资护士中,在临床一线工作的18人,有8人仍在上夜班,其余均在防疫、病案室、院感科、导医台、供应室、收发室等科室、岗位工作。她们对目前岗位的看法。见表1、表2。

从两个列表调查中可以看出,离开临床一线的高年资护士并不是工作轻松了就满足了,相反离开了艰苦的临床一线反倒让她们少了职业的成就感,缺少了学习的动力。这些高年资护士退居辅助岗位后,有的倚老卖老,纪律散漫,让科主任和护士长难以管理;有的因觉得快退休了,只靠混日子来工作,在科室造成不良影响。但其实,她们中的很大一部分曾经兢兢业业工作,是单位骨干,现在却从事一些没有挑战性的工作,无法体现自身的价值,失去了得到肯定的机会,感觉工作失去了意义,于是造成混日子的想法。对医院来说这部分人才的流失也是极大的损失。

针对高年资护士的有效使用,笔者认为应对她们的个人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再合理安排,做到照顾她们意愿的同时人尽其才。首先应分析高年资护士的优势和劣势。她们的优势表现在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优异的操作技能,充足的临床经验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强烈的责任心和独立的工作能力。她们的劣势则包括身体素质下降;竞争意识不强,安于现状;学历较低,科研能力不高;综合管理能力不足。对此,笔者以为可采取如下这些措施应对。

1.合理分流

可根据高年资护士家庭、身体、工作状况及个人意愿来确定其是否需要离开临床一线。对那些身体状况较好、有丰富临床经验、责任心强的高年资护士,应通过加强思想工作、合理调整工作内容,尽量将她们留在一线科室,在传、帮、带及解决临床疑难护理问题中发挥积极作用。如(1)管理病区服务:协助护士长全面工作;(2)利用高年资护士资源构建医院护理安全管理指导中心,解决疑难的护理问题,指导危重病人的护理;(3)对年轻护士加强管理,促使其成长;(4)学习、推广和积极应用新技术、新业务。

2.定能分级

参照一些医院以“三定”为核心的护士管理新模式,即定员管理、定向培养、定能分级,建立以护理绩效为主导的护理评价体系,配套发放绩效,取消按职称分配奖金的机制,做到人、岗、能、酬相宜,实现护士分层次使用的目标,并将定能分级与个人绩效挂钩。即,除了福利政策上应照顾高年资护士外,绩效奖金应实行按岗定酬,而不是按职称定酬,以促进竞争,从而提高高年资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3.适当调整工作方式

对于愿意留临床一线工作的高年资护士一般只安排上白班;对于身体条件好,应急处置能力强的高年资护士,也可在其愿意的基础上安排部分夜班。

4.提供学习机会

当前卫生人事制度正进行着深化改革,要鼓励高年资护士树立自强、自爱、自立的信念,积极开拓进取,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尤其是新兴知识和前沿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此,医院管理部门要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相应学习培训机会,使其专科能力、带教能力或管理能力不断得到提高,能够更好地发挥高年资护士的综合优势。

5.人情化管理

高年资护士对医院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医院要在各个方面体现对她们的尊重和关心,同时不断强化她们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标杆意识,根据她们的身体条件,合理安排工作,促使她们以良好的形象主动承担好传、帮、带的任务。

要做好护理工作,合理的护理团队构成是重点,高年资护士往往是团队核心。如何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技术过硬、应急处置能力强、带教经验丰富等多方面的优势,顺利延续并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医院管理层和高年资护士自身都应积极思考、妥善安排。

【参考文献】

[1]吴健慧,立爱军.充分发挥综合医院高年资护士在社区护理中的作用[J].护理研究,2006,20(6c):1689-1690.

[2]杨雪群,沈金鸣.谈对门急诊高年资护士的管理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3):198-199.

[3]江建红,张宝荣.对高年资护士实施人性化管理的体会[J].中国护理管理,3006(2):35.

[4]田妹,对发挥高年资护士优势的探讨[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