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宣教在肝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健康宣教在肝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刘衡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目的分析对肝炎患者应用健康宣教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106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常规护理)与研究组(53例,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对比两组肝炎知识掌握情况、护理前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结果研究组肝炎知识掌握优良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均提升(P<0.05),研究组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炎患者应用健康宣教可改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

【关键词】健康宣教;肝炎;自我护理能力

肝炎在我国有很高的发病率,是造成肝硬化、肝癌的重要原因,给患者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在当前医疗技术发展速度逐渐加快的情况下,肝炎治疗效果也得以提升,但仍未研制出根治药物。临床处理关键在于对症支持与患者自我护理。科学的健康宣教可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本次研究将对肝炎患者应用健康宣教的临床作用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肝炎患者中抽取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入选患者符合《临床肝脏病学》中关于肝炎的诊断标准[2]。对照组53例,男35例,女18例,年龄20-78岁,平均(50.2±6.1)岁,病程1-20年,平均(10.3±1.4)年,大专及以上、高中、初中、小学及以下分别10例、26例、10例、7例;研究组53例,男36例,女17例,年龄20-77岁,平均(50.1±6.0)岁,病程10个月-20年,平均(10.3±1.3)年,大专及以上、高中、初中、小学及以下分别9例、26例、12例、6例。两组临床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用常规护理,根据医院规章与专科要求制度规范采取护理措施。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用健康教育。

心理指导。由于肝炎通常具有传染性,大部分患者受到歧视,加上肝炎感染后有蔓延发展的趋势,容易出现烦躁、自卑等负性情绪。护理中将患者病情解释给患者,指导消毒隔离方式,并强调其重要性;告知患者负性情绪对疾病恢复的影响,维持其良好心态。

疾病知识教育。通过口头交流、发放肝炎知识手册、设置宣传栏等方式将肝炎知识告知患者与家属,增加其对疾病的了解;开展宣传讲座,着重讲解肝炎特征、临床表现、治疗方式;建立微信平台,线上解答患者疑问。

日常生活与用药指导。加强休息可促进肝脏血流量的增加,加快肝细胞修复速度,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休息习惯;根据患者根据病情恢复情况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通常为有氧运动,以耐受为宜;用药指导。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将使用药物的种类、疗效、用法、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告知患者,提升其服药依从性;清淡饮食,增加营养。

1.3研究指标

(1)两组肝炎知识掌握情况。将《肝炎知识问卷》发放给患者,包括肝炎病机、临床表现、治疗方式、危险因素等,分数为0至100,优:≥85分;良:60至84;及格:60分;不及格:<60分。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2)护理前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评价依据为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包含自我护理技能、责任感、概念、健康知识水平四个维度,共43个条目,每条1至5分,总分43至215分,分数越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越强。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资料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肝炎知识掌握情况

研究组肝炎知识掌握优良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护理前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

护理前两组ESCA评分分别为(160.82±20.31)分、(161.01±19.56)分,差异不显著(t=0.049,P=0.961),护理后分别为(195.32±12.75)分、(180.53±13.86)分,均显著提升(t=10.474,P=0.000;t=5.928,P=0.000),研究组远高于对照组(t=5.717,P=0.000)。

3.讨论

肝炎病程长、具有传染性,并且容易反复发作,影响免疫系统正常功能[3]。以当前的医疗水平并不能根治,因此大部分患者需要自我护理,形成对疾病治疗的辅助作用。常规护理通常按照一定机械流程进行,内容较少,对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重视不足。有效的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该问题,也更符合当前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的需要。

本研究中,研究组肝炎知识掌握优良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健康教育可促进患者肝炎知识掌握情况的改善;护理后研究组ESCA评分远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健康教育可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心理指导可转变患者自卑等心理,了解到消毒隔离、配合治疗的重要意义,提升治疗依从性;疾病知识教育可纠正患者对肝炎的错误认识,了解到肝炎并不可怕,增强治疗信心;日常生活与用药指导,从饮食、运动、用药等方面为患者提供参考标准与科学方案,纠正其散漫生活习惯,并可促进服药依从性的提升,形成系统治疗[4]。将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可提升健康教育在护理中占据比重,督促患者自觉规避可能加快疾病进程的因素,保障治疗效果。

综上,对肝炎患者应用健康宣教可改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

参考文献:

[1]申雪粉.探究慢性乙型肝炎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J].世界中医药,2016,11(b06):1647-1648.

[2]姚光弼.临床肝脏病学[M].世纪出版集团,2004:12-13.

[3]姚展妮,刘媛,张维璐,等.铜川市某职业学院医学生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的两种健康宣教模式效果评价[J].职业与健康,2017,33(24):3415-3418.

[4]王永梅,曲熙波,郝淑卿.延续性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16,32(2):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