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的方案及临床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2-12
/ 2

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的方案及临床体会

崔德娟

崔德娟

(烟台白石肛肠医院中医科山东烟台264000)

【摘要】中医认为,早期2型糖尿病的两大病机是气阴两伤和阴虚燥热,故此病患者除了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和身体逐渐消瘦这些糖尿病的传统症状之外,还常伴有气虚证的表现。由于此病患者在发病过程中其病情变化非常复杂,故笔者在使用中药对此病患者进行辨证治疗的同时,还根据其具体情况采用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和情志护理等综合疗法对其进行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早期2型糖尿病;中医治疗;饮食疗法;运动疗法;民间偏方;情志护理

【中图分类号】R25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普通百姓家庭的日常饮食日渐丰盛,导致部分居民营养过剩的情况严重。因此在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已严重危害我国居民的生命安全。由于糖尿病可引发多种并发症,临床上治疗起来非常困难,因此笔者在临床上将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与饮食调养、科学运动和情志护理结合起来,对此病患者进行综合性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该治疗方案介绍如下。

1病因病机

糖尿病在中医学中属于“消渴”、“消瘅”等范畴。《黄帝内经》等医籍中与此病相关的记载很多。这些医学典籍中指出,多饮、多食、多尿、身体逐渐消瘦是此病患者的首要症状,应采用“三消分治”的方法来治疗此病。此病多是由于火炎于上、阴亏于下,致使水火不济而引发的。真阴亏耗致使相火独亢,水源不足致使虚火妄炎,热伤肺阴致使津液亏竭,故此病患者常常渴饮无度。热伤胃阴致使此病患者消谷善饥、身体消瘦。热伤肾阴致使其精气亏虚,故此病患者尿频且尿量很大。因此,临床上应以滋阴、清热、生津为治疗此病的原则[1]。

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人体内的血糖正是饮食在体内转化而成的“精微”。一旦脾失健运,血糖无法被及时输送至人体的组织内,就会因积蓄过多随尿液排泄至体外。这样一来,糖尿病患者除了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和身体逐渐消瘦这些传统症状之外,还可出现气短、神疲乏力等气虚的症状。脾的特性是喜燥恶湿,一味使用甘寒、苦寒的药物常会损伤脾的功能,加重患者气虚的症状。因此,在糖尿病的治则中,除了滋阴清热之外,益气健脾也非常重要。滋肾阴可降妄炎之火,补脾气可助水谷运化,这样一来,可使水升火降、中焦健旺,气复阴回,此病患者的糖代谢即可恢复正常[3]。

2综合治疗方案

针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特点,中医临床上以益气养阴、清热润燥为基本治则。在此基础上,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配合活血通络、解毒化痰或祛风养血等方法对药物配伍进行调整。同时,还应使用饮食疗法、民间偏方疗法、运动疗法和情志调护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

2.1自拟方

笔者参照著名老中医施今墨治疗此病的经验,自拟“消渴方”为此病患者进行治疗。其方药组成是:黄芪、山药、党参、丹参、太子参各30克,玄参、知母各20克,苍术、葛根、生地各15克,五味子10克。加减:侧重发挥益气的功效可加用西洋参,侧重发挥养阴的功效可加用天冬、麦冬、沙参、玉竹、石斛、天花粉等;侧重发挥养血的功效可加用熟地黄、何首乌、当归、鸡血藤等;侧重发挥活血祛瘀的功效可加用丹参、郁金、桃仁、红花等[2]。以下为代表病例2个:

①某女,45岁,5年前被确诊患有2型糖尿病,一直服用二甲双胍及格列吡嗪进行治疗。该患者的血糖水平尚可,但她经常出现口干、尿频的症状。后因感到全身乏力、气短懒言,她于2009年10月来笔者这里就诊。经检查,该患者舌红,苔白而糙,脉虚数。笔者在嘱其服用原有降糖药物的基础上,给予其消渴方加西洋参10克、天花粉15克进行治疗,患者服药1个月后上述症状即消失。②某男,患2型糖尿病已近3年,但从未服用过降糖药,仅靠科学地安排饮食及运动来控制血糖水平,但其空腹血糖值仍高于7毫摩尔/升。该患者因出现口干、乏力、汗多的症状,于2010年5月来诊。经检查,该患者舌红少津,脉虚数。笔者给予其消渴方加白术30克、西洋参10克进行治疗,患者服用2个月后上述症状即消失。而后患者多次复查空腹血糖,其空腹血糖水平始终保持在6.0毫摩尔/升左右。

2.2饮食疗法

笔者认为,科学地安排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前提条件。此病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合理地搭配粗粮和细粮的食用比例,每日食用主食的总量应在350克左右。②少吃畜肉,多食用鱼肉和禽肉,每日食用动物性食品的总量应在150克左右。③应多吃蔬菜,并且蔬菜的品种应丰富多样,每日食用蔬菜的总量应在400克左右。④如食用水果应限量,大概在100克左右,尽量不要食用葡萄、甜瓜、荔枝等含糖量较高的水果。

2.3单方偏方

现在,民间流传的治疗糖尿病的偏方很多,且大都简便易行,适合此病患者长期使用。笔者常向患者推荐玉米须茶。此茶的制作方法是:将30~50克玉米须放入热水中浸泡,患者可常饮此水,同时也可在玉米须中加入适量的茶叶。

2.4运动疗法

由于此病患者需长期进行治疗,故患者在用药的同时应进行适量的运动,以及时消耗其体内积存的多余能量,增强其机体的免疫力,改善其机体的代谢状况。患者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如快走、慢跑、做气功、打太极拳等。

2.5情志调护

此病患者的情绪好坏不但可影响人体内的血糖水平,还可影响药物的疗效。医生在为此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使其放下思想包袱、保持乐观的情绪。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其体内的血糖水平。

3临床体会

目前,在临床上,西医治疗糖尿病虽然可将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内,然而对其出现的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等并发症却往往办法不多。而中医治疗糖尿病可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而进行辨证治疗,不但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消除或减轻患者出现的症状,使患者能够正常地生活,还能有效地预防或缓解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中药的药性温和、药效持久,毒副反应也很小,故适合此病患者长期服用。综上所述,用中医药综合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且能有效地缓解并发症,其副作用极小,故此方案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427~434.

[2]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496~506,546~556.

[3]祝谌予.施今墨临床经验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