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0-20
/ 2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

涂尚贵陈爱群卓越

涂尚贵陈爱群卓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福建龙岩364000)

【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10-0004-03

【摘要】目的研究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衰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急性呼吸衰竭且具备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positiveventilation,NIPPV)治疗基本条件的病员,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1h)SaO2(血氧饱和度)、PaO2(氧分压)、PaCO2(二氧化碳分压)、R(呼吸频率)、HR(心率)、MBP(平均动脉压)等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间各匹配组P值均>0.05,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未治疗时初始基础情况相同,具有可对比性。治疗后SaO2、PaO2、PaCO2匹配组P均<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R、HR、MBP及给氧流量匹配组P均<0.05,差异有显著性,表明治疗组的心肺功能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结论NIPPV在急诊应用是安全而有效的,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急性呼吸衰竭

本文对急性呼吸衰竭且具备NIPPV治疗基本条件的病员实行NIPPV,治疗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对象选择及治疗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1年5月在我科急诊,有充足的病史、症状、体征作为依据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具备以下基本条件:⑴清醒能够合作;⑵血流动力学稳定;⑶不需要气管插管保护(即患者无误吸,严重消化道出血,气道分泌物过多且排痰不利等情况);⑷无影响使用鼻/面罩的面部创伤;⑸能够耐受鼻/面罩。符合上述对象的病员,按就诊的顺序随机抽取,分治疗组及对照组。

1.2治疗组与对照组病因治疗组:NIPPV92例,各类急性中毒21例,电击伤13例,重症肺炎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例,急性左心衰竭10例,淹溺9例,创伤性湿肺9例,重症哮喘8例。对照组:93例,各类急性中毒27例,急性左心衰竭15例,重症肺炎14例,重症哮喘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例,电击伤8例,淹溺7,创伤性湿肺3例。

2治疗方法

两组病员均按急诊给氧(流量≥5l/min)等常规治疗及对因、对症急救处理。治疗组病员应用美国熊牌1000型呼吸机,根据无创通气与有创通气的根本区别在于呼吸机与患者的连接方式不同,呼吸机的工作方式相当于有创通气中的压力支持通气(PSV)十呼气末正压(PEEP)的原理。采用PSV十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呼气末持续正压通气(PEEP/CPAP)方式,用PSV替代吸气正压(IPAP),用PEEP/CPAP替代呼气正压,用SIMV模式替代S/T模式,模拟BiPAP呼吸机行NIPPV,采用PSV+SIMV+PEEP(CPAP)方式,进行非侵入性鼻/面罩正压通气治疗,其中PSV压力为16~25cmH2O,PEEP(CPAP)为5~8cmH2O,SIMV呼吸频率为10~20次/分,吸气触发-1~-2cmH2O,流速触发:流量5l/min,触发量2l/min。吸呼比(I/E):1/1.5~1/2。对照组用鼻/面罩连接1500ml潮气量的简易呼吸囊进行通气抢救。

3观察指标

配对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本例为大样本,故采用U检验,以U=1.96时,P=0.05;U=2.58时,P=0.01做判断。用SPSS软件进行计算,依P值判断其统计学意义而推测其临床意义。

4结果

4.1两组病员治疗前基础病情两两匹配比较各匹配组P值均>0.05,提示差别无显著性,两组间病情基础状况相同,说明两组间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两组病员治疗前基础病情比较(x-±s)

4.2两组病员治疗1h后病情两两匹配比较SaO2、PaO2、PaCO2匹配组P均<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R、HR、MBP及给氧流量匹配组P均<0.05,差异有显著性,表明治疗组的心肺功能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见表2。

表2两组病员治疗1h后病情比较(x-±s)

5讨论

急性呼吸衰竭是指患者短期内呼吸功能迅速失代偿,其原因多为溺水、电击、创伤、药物中毒等,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临床因出现严重缺氧和(或)呼吸性酸中毒而表现为呼吸困难和多器官功能障碍,是急诊急救中的常见危急重症,须及时抢救才能挽救生命。急诊抢救中用简易面罩不能纠正的呼吸功能衰竭采用侵入性的气管插管和/或加上有创机械通气(IPPV)的方式以求良好的临床效果,但此法难以为清醒病人所耐受,有时不得不强制采用镇静麻醉剂,存在较多的并发症及副作用,不仅给病员身心带来创伤,且存在较多的并发症及副作用,操作麻烦。NIPPV经鼻、面罩实行,无需建立有创人工气道,简便易行,与机械通气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尽早予NIPPV就能使呼吸衰竭症状得到有效控制,良好的效果为抢救治疗赢得时间。

BiPAP即呼吸机双相气道正压通气,其基本实质是为压力支持通气(PSV)与自主呼吸状态下持续气道内正压的组合形式。它无需气管切开或插管,使用方便。PSV的特点是自主吸气时,采用设定的IPAP(吸气气道正压),以克服气道阻力,并协助呼吸肌在减轻负荷下做功。呼吸频率由患者自行控制,通气流速、送气时间和潮气量取决于患者的吸气用力程度、气道阻力、呼吸系统的顺应性和压力支持水平,故比其他通气模式更接近生理状态。在呼气时,人为施加一定量的气道正压即EPAP(呼气气道正压),则可有效防止气道的萎陷,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肺泡通气功能及肺泡中氧向血液的弥散。通过胸壁及迷走神经传入及其反馈作用,亦可使上气道开放肌群作用增加,使上气道保持开放。另外,BiPAP呼吸机有良好的同步功能,可自动调节气流量,补偿漏气,体积小,可携带,操作简单,费用低,大大促进了NIPPV的发展。如对于急性左心衰的病员使用BiPAP气道压力和胸内压的增加,使静脉回流适当减少,左心充盈得到调整,左室前负荷减低,心功能曲线向有利于心脏做功的方向偏移,同时胸腔内负压降低可使心脏后负荷减低,冠状动脉灌注增加,提高了心肌氧供,使心肌收缩力增强。此外,正压通气可增加肺泡内压以防止肺泡萎陷,并通过减少肺水肿时的液体外渗,使肺泡内渗出液减少;有利于肺泡内氧穿过肺泡隔进入毛细血管血流,改善通气/血流比值,减少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使血中氧分压提高。由于部分肺泡“再通气”,肺的顺应性增加,其克服弹性阻力所需作的功减少。同时肺容量的增加亦使肺阻力降低,呼吸时消耗的能量减少,亦可降低机体耗氧量,从而使心肌供氧量进一步增加,最终使心功能得到改善,肺水肿减轻。

本文用美国熊牌1000型呼吸机,模拟BiPAP呼吸机双相气道正压通气功能,变有创为无创通气,可以一机两用,易于临床灵活选择。研究发现:治疗组低氧血症及心肺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故早期合理使用NIPPV可以明显纠正低氧血症,减少缺氧对脏器的影响,提高抢救成功率,开辟急诊时此类病员抢救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波.无创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发展.《医师进修杂志》,2001,24(10):50-51.

[2]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草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4):203.

[3]徐秋萍,平玉坤,张烨斐等.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时非侵入性呼吸机治疗的研究.中国急诊医学杂志,2001,2(10).1:39-40.

[4]曹建奎,何忠杰,彭国球等.急诊患者呼吸阶梯的管理.中国急诊医学杂志,2004,1(13).1:68-69.

[5]钮善福.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进展.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12:628.

[6]刘小冬.BIPAP呼吸机在SARS治疗中致气胸和皮下气肿的观察与护理.Http//www.bjdth.com.

[7]叶小兰.无创正压通气在COPD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临床肺科杂志,2005,(5):58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