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分析李明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分析李明星

李明星

(国网夏津县供电公司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253200)

摘要:继电保护装置是整体配电网络中的基础保护设备,在其作用水平的支持下,可以对电网中的故障进行及时且准确的判断,使技术管理人员能在第一时间对发生的故障情况进行排除,防止造成更为严重的安全事故。在开展安全管理的过程中,提升岗位人员的素质水平,是执行一切管理策略的基础,必须加以重视。本文对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

电力自动化配电系统中的继电保护是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关键手段,怎样防止与杜绝继电保护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防止运行事故的发生与扩大、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是目前继电保护的专业人员应该为之努力的奋斗目标,也是目前各所单位所面对的、时刻不掉以轻心的一项艰巨的工作。同时伴随着系统的不断前进和发展,肯定还会有各种不同的新问题出现,笔者希望广大的现场工作运行维护的技术人员能够结合运行的实战经验,提出对应的解决办法,共同把电力自动化安全保护工作做好。

1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的内容

在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故障,继电保护能够非常快速、及时并且自动地将故障设备从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切除,从而确保没有产生故障的设备继续安全运行,减少故障影响范围。另外,如果电力自动化系统出现不正常的运行状态,继电保护也会迅速地、有选择性地做出跳闸、发出警告信号等行为。总之,继电保护装置能够感应到电力自动化系统正常运行状态和故障以及异常运行状态之间物理量的差别,从而对异常情况以及故障情况进行及时的、准确的判断,并做出正确的反应,确保电力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

2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现状

基于当前我国现阶段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工作来说,虽然相对应的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和升级,但是在这种安全管理方面却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故障,这些问题和故障对于最终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转存在着较大的影响。

2.1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缺陷

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系统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转必须要重点依赖于相应的安全管理体系,只有在具体的安全管理工作开始之前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才能够保障其各项工作的落实效果,但是在当前的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最终安全管理落实的效果而言,影响也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在具体的安全管理人员方面,其对于自身安全管理任务的落实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因此也就很容易造成具体的安全管理存在较大的问题和缺陷。

2.2人力资源配置不规范

在现有的机电系统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急需解决。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及时的对电力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安全漏洞进行检测,找出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然后发出警报,之后专业人员对其进行维修处理。电力自动化的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管理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操作,这样在检查和管理过程中才能及时的找出装置问题所在,并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但是在目前我国现行的电力系统中,对人力资源并未进行专业科学的配置,很多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在继电保护安全管理过程中,规范人力资源配置管理工作是首先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2.3制度不完善,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

与所有的电力企业一样,制度的落实情况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是决定企业运行和发展的主观因素。无论制度多么严格,如果工作人员不能认真落实,他们的技术水平也未随着电力企业的发展而提高,那么,所有的制度和要求都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严格落实相关制度,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及其综合素质,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工作才能更好地发展。

3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对策分析

3.1完善继电保护状态检修

首先,在工作过程中要严格落实好国家管理继电保护的安全检修条例中的相关规定,做好继电保护设备的检修工作;其次,继电保护装置在投入使用之后应该定期的对其进行检修,在第一年运行后进行首次检修,此后按照相关要求每隔六年开展一次检修,并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必要的检测和评价;再次,按照相关条例的要求,定期开展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巡检和巡视检修工作,并进行运行和动作信息分析,检查继电保护装置可能存在的隐蔽故障,及时的发现机电保护系统存在的重大缺陷性安全隐患;最后,及时对老旧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更换,防止其超寿命运转,给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安全隐患。

3.2确保供电网的可靠性

这里的可靠性主要就是指电网的充足性和安全性两方面。充足性是指电力系统内有足够的发电、输送电、配电设施,能够满足用户用电需求,这种需求不仅满足非故障时的使用需求,也能满足故障时的使用需求,一般按静态事故分析,可以快速、准确的确定事故设备、位置并做出应急反应,不会发生拒动或误动事故。目前,对于大网的供电充足性评价已发展到定量阶段,可以较准确的计算大电网及其供电点的充足性指标,准保供电网的充足性与可靠性。在安全性方面,主要指电网发生扰动时的承受能力,即对扰动情况发生的应急反应能力。这种扰动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大面积的,严重时可能造成主要电源和输电设施均故障,但是无论是哪种情况的扰动,我们的电力系统都要能够承受这种动态状况。大电网的安全性有一套系统的评估准则,我们要按这套准则给予电网安全性的评估,如果系统能够承受某种特定事件发生时的故障,则被视为是安全可靠的系统。从电力系统整体运行看,充足性不足可能引起供电系统局部电力电压不足,安全性不足则可能造成局部停电的不可控,使得停电面积扩大,甚至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供电。

3.3统筹规划,促进选型工作的科学落实

组织开展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认识到技术和产品的重要性,因此在实际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时要注意进行统筹规划,确保能够促进选型工作的科学贯彻落实,让有条件、有资质的企业参与到继电保护工作中,对工作流程进行建设和完善,避免不合理的管理出现问题,影响工程管理工作的实际质量。在具体工作中,还要结合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加大企业资金投入,在整合管理的基础上落实管理措施,确保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当地增容变电站进行适当的扩建,确保可以通过不断改造先进的设备加快变电站系统的综合自动化建设进程,有效提高建设工作的实际效果。在此过程中,也要适当的对传统变电站遗留数据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改善变电站监测仪表稳定性,增强监测工作的实际效果,确保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措施能够得到持续稳定运行,提高安全保障工作的实际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继电保护装置关系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是电力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工作中,人们应该以安全、质量为工作重点,做好每一道工作的安全管理工作,排除各种安全隐患,降低安全事故产生的频率,为未来电力自动化的发展铺好道路,使电力能够更好地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司方正.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8):3032-3032.

[2]周坤.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6(50):392-393.

[3]谢海涛.继电保护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管理策略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6(32):289-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