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外科手术和保守方法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有效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对比外科手术和保守方法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有效性

赵健

(秦安县陇城中心卫生院甘肃天水741600)

【摘要】目的: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分别接受保守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展开探究。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采取保守方法进行治疗,后者则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统计并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疾病复发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4%,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7%与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展开外科手术治疗,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且疾病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保守治疗,值得临床重视。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保守治疗;外科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65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9-0088-02

作为临床一项常见的急腹症,急性阑尾炎的发病原因包括遗传、细菌及饮食等因素,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腹泻、右下腹转移性痛、里急后重等[1]。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而言,如果其未能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那么就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合并症,如腹膜炎、阑尾化脓及穿孔坏死等,少部分患者甚至还会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休克等严重情况,因而需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2]。当前,临床在治疗此类患者时,主要采取保守治疗及外科手术的方法。为充分了解这两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笔者以我院9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展开探究,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平均46例。其中,男性有53例,女性有39例;年龄为18至67岁不等,平均(40.7±3.1);从发病到入院的时间为2至7d,平均(2.5±0.6)d。病理分型:42例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38例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7例阑尾周围脓肿,5例急性阑尾炎穿孔。所有患者均存在程度不同的反跳痛及右下腹疼痛等症状,经临床X线及查血等检查得到确诊,同时排除存在急性胰腺炎、胆囊炎等急腹症,以及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不大,可进行比较。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保守方法进行治疗,及时向其静脉滴注2g的2代头孢药物与200mL的奥硝唑注射液,每日一次,连续治疗3至5d,并展开血常规复查。在3至5d以后,叮嘱患者坚持口服草木犀浸流液片与奥硝唑胶囊各2粒,每日三次,共治疗3d。

观察组则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首先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全麻,麻醉起效后,采取头高脚低的体位,在脐下缘开一个长1cm的切口,并及时建立起人工气腹,维持气腹的压力在12mmHg,随后植入10mm套管,全面观察病变情况。接着在患者左下腹植入10mm套管,在麦氏点附近植入5mm套管,待吸净腹腔中的积脓与渗液以后,采用无齿钳扒开肠管,充分暴露出阑尾,分离周围粘连,再用无损伤抓钳提起阑尾,电凝分离阑尾系膜,并夹闭阑尾根部;然后在与根部距离5mm处离断阑尾,并对残端展开电灼处理,接着从10mm套管处将切下的阑尾取出。最后,全面冲洗腹腔,必要时需留置引流管;待气腹充分排尽后,及时将戳孔缝合。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进行统计与记录。其中,患者的疗效判定标准如下:发热、腹痛等症状均全部消失,超声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未出现任何异常,为治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超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明显改善,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超声检查显示阑尾存在轻微肿胀,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数量依旧偏多,为有效;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标准,则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与计量数据用百分比、平均数与标准差表示,用χ2与t进行检验,P<0.05,说明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结论

经调查研究得知,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约为急诊科疾病的10%至15%,临床常采用保守方法及外科手术方法来治疗此类患者[3]。近些年来,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腹腔镜技术也随之得到显著发展,并凭借创伤小、治疗时间短、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势,在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4]。本实验结果显示,接受腹腔镜外科手术治疗的观察组,与采取保守治疗的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7%与6.5%,两组数据差异不大(P>0.05),表明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高。而作为风险较少的一种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方法,保守治疗的并发症也比较长,但其治疗有效率比较低,且治疗周期长。

此外,本实验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就表示通过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展开腹腔镜外科手术治疗,可及时切除病变的阑尾,治疗彻底,能够有效避免阑尾穿孔、门静脉炎、腹膜炎甚至是败血症等并发症的出现,可将患者病情及时扭转,充分提高临床疗效,并大大降低术后疾病的复发,这对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是十分有利的。

需要注意的是,腹腔镜手术对医护人员的操作技能及业务水平的要求比较高,其在实际手术过程中,应当做好以下工作:其一,积极开展抗感染工作,严格遵循无菌手术操作原则,以免引发交叉感染;其二,确保各项手术操作正确、规范,尽可能降低对周围脏器组织的刺激及损伤,并将手术时间尽可能缩短,以减少对患者的伤害;其三,在手术结束以后,需对患者继续展开抗感染治疗,在减少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的基础上,以达到巩固手术疗效的目的[5]。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通过采取外科手术的治疗方法,可获得比保守治疗更为显著的效果,并且还可有效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孙涛.用手术疗法与保守疗法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04):81.

[2]王教永.急性阑尾炎普外手术治疗特点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9):62-63.

[3]史家林.急性阑尾炎的外科手术治疗观察与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0):86-87.

[4]杨社锋.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疗效对比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67):51.

[5]唐剑辉,刘立波,梁海飞,等.外科手术与药物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疗效对比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03):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