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与日常防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与日常防治

孙艳白玉玲张红闫侠

孙艳白玉玲张红闫侠(黑龙江省医院150056)

【摘要】慢性支气管炎多发生在秋冬季节,尤其在北方干燥环境中更易发性,属于人类常见病,中老年人易患,但现在也有年轻化的趋势,这主要与人们生活的环境和生活习性有关。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征多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经验表明长期反复发作可发展为阻塞性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作者通过对本院48例患者进行系统检查、诊断和护理的效果分析,发现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及提高患者的防治意识,有利于慢性支气管炎的康复,减少了患者因痰液粘稠形成痰栓导致呼吸道堵塞和肺感染。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依据

1病因

1.1大气污染:吸入大气中的刺激性烟雾、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氯气等可损伤支气管黏膜,引起纤毛清除功能降低,黏液分泌增加,致气道防御功能下降,为细菌侵入创造条件。

1.2吸烟:吸烟者患慢支是非吸烟者的2倍。吸烟引起支气管纤毛变短、不规则而致纤毛运动受抑制;杯状细胞增多,黏液分泌亢进,导致气管净化能力下降;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黏液积聚,肺泡吞噬细胞功能减弱。吸烟还可引起支气管痉挛。这些变化有利于细菌移植到支气管。因此,吸烟和慢支的发生密切相关。

1.3感染:反复、长期感染是慢支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是病毒和细菌感染,常见病毒为鼻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常见细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甲型链球菌和奈瑟球菌等;还可有支原体感染。

1.4过敏因素:过敏反应可引起支气管收缩或痉挛,组织损害和炎症反应,进一步发展成慢支。喘息型慢支常有过敏史,其痰液中嗜酸粒细胞数和组胺含量均增高。过敏原有尘埃、细菌、花粉和化学气体等。

1.5其他因素:机体内在因素也参与慢支的发生:①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引起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气道反应较高,对正常人不起作用的轻微刺激,也可致支气管收缩或痉挛、分泌增多,出现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②老年人呼吸道局部防御能力减弱,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下降等导致慢支的发生率增高。③营养因素,如维生素C和维生素A的缺乏,可影响支气管黏膜上皮修复和溶菌活力,与慢支的发生有一定关系。④遗传也是慢支的易患因素。

2临床资料

2.1一般资料

2010年5月~2011年10月本科室共收治48例。其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20~67岁。其临床表咳嗽、咳痰、喘息为主要症状。早期症状轻微,常于吸烟、过度疲劳、受凉感冒、寒冷季节或接触有害气体后引起急性发作或加重,气候转暖时症状可自然缓解。炎症晚期时,症状可持续存在。

2.2结果:48例患者中,30例完全康复。5例因个人及家庭原因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3例治疗疗中。其中没有患者因痰液粘稠形成痰栓导致呼吸道堵塞和肺感染。

3护理

3.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咳、痰、喘症状及诱发因素,尤其是痰液的性质和量。评估临床分型、分期,如单纯型或喘息型、急性发作期或慢性迁延期。

3.2用药护理:用药后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①止咳药:可待因有麻醉性中枢镇咳作用,适于剧烈干咳者,有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可能会成瘾。喷托维林是非麻醉性中枢镇咳药,用于轻咳或少量痰液者,无成瘾性,不良反应有口干、恶心、腹胀、头痛等。②祛痰药:溴己新可使痰液中黏多糖纤维断裂,痰液黏度降低。偶见恶心、血清氨基转移酶增高,胃溃疡者慎用。盐酸氨溴索可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分泌,增强呼吸道纤毛清除功能,是润滑性祛痰药,而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较轻。对痰液较多或年老体弱、无力咳痰者,以祛痰为主,有利于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尽量避免使用可待因等强镇咳药,因其可抑制中枢和加重呼吸道阻塞和炎症。

3.3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痰多黏稠、难咳的患者多饮水,遵医嘱每天用生理盐水、硫酸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等药物雾化吸入,指导患者采取有效咳嗽方式,护理人员或家属协助患者翻身、胸部叩击和体位引流,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也可用特制的按摩器协助排痰。

3.4处理治疗计划不当/无效与健康信念冲突、对问题严重性的认识不足,及对病情、诱发因素、治疗等知识缺乏有关。

(1)认识影响治疗的因素: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确认阻碍治疗的因素,如不良的生活方式、家庭环境、工作环境,缺乏疾病的相关知识、不相信疾病的严重性、不相信会影响生活能力和丧失劳动力,缺乏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拮据的经济状况等。

(2)解释疾病的相关知识:如:①诱发因素。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和并发症。③治疗经过及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对预防、治疗疾病的认识程度。

(3)增强信心和自我护理能力:与患者探讨积极应对、配合治疗的方法,讲述其他成功的病例,可成立患者互助组,进行交流,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指导患者学会相关的应对技巧,如控制呼吸,散步,参加运动或劳动,适当发泄等应对焦虑的方法。

(4)戒烟:停止吸烟可改变自然病程,显著减慢病情的恶化速度。戒烟是必要的,然而也是困难的,因为要打断生理成瘾环,需要患者的决心和配合。具体措施:①指导患者避免接触吸烟人群或环境,和戒烟成功者交流经验,清除工作场所、家中的储备烟。②告知患者戒烟第1周最困难,通常尼古丁完全撤离需2~4周。③提供以水果、蔬菜为主的低热量饮食,戒烟第1周多饮汤水以排除体内积蓄的尼古丁。④合理安排生活、娱乐或外出旅游1周,以分散注意力。⑤有条件者可贴戒烟膏药(内含少量尼古丁),以减少戒烟痛苦,或把急性发病住院作为戒烟时机。⑥戒烟时可出现坐立不安、烦躁、头痛、腹泻和失日民等,还可有体质量增加。⑦可有计划地逐渐戒烟以减轻戒断症状。

(5)鼓励患者和家属参与治疗计划:帮助患者及其家庭确认存在的忧虑、问题,解释相关的知识,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料;鼓励家庭成员承担为促进患者康复的责任,如改善环境(空气流通,适宜的温度、湿度),改变饮食习惯,减少烟雾、花粉等过敏原的接触。

4讨论

指导患者和家属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加强管理:①环境因素:消除及避免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的吸人,避免接触过敏原或去空气污染、人多的公共场所;生活在空气清新、适宜温湿度、阳光充足的环境中,注意防寒避暑。②个人因素:制定有效的戒烟计划;保持口腔清洁;被褥轻软、衣服宽大合身,沐浴时间不易过长,防止晕厥等。③饮食营养: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和水分,增强食欲。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能力。锻炼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宜;可进行床上运动、散步、慢跑、太极拳、体操、有效的呼吸运动等。防治感染:室内用食醋2~10ml/m2,加水1~2倍稀释后加热蒸熏,每次1小时,每天或隔天1次,有一定的防治感冒作用。皮下注射核酪注射液或菌苗疗法,可增强个体低抗力。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42.

[2]宋志芳.现代呼吸机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239.

[3]孟庆朵.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0):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