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桥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要点李洪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2
/ 2

道桥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要点李洪峰

李洪峰

李洪峰

身份证号:2323251979****1010

黑龙江润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道桥施工管理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工程的管理计划,建立和监控的工作进度,不断覆盖整个结构。管理公路道桥建设所涉及的所有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有效和及时的管理。这是确保工程活动得以正确实施的重要方法;因此,有必要在管理工作中引入创新,以便在每个项目点逐步实施。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经验,以及相关信息的回顾,分析了公路道桥施工管理的要点,并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了理论建议。

关键词:路桥工程;技术要点;创新

前言

近年来,当道路桥梁的建设不断加强时,对安全,质量和对工作进度的控制等管理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设计公路桥梁的项目,从建设,规划,设计,测试,到完成,数据档案管理,整个过程覆盖整个过程不应有任何误差,否则由此造成的损害将是无法估量的。因此,施工管理是整个过程的重中之重。

一、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管理

(1)路基施工技术管理。做好基底处治工作。做好路基压实工作。要求严格按定额配备压路机。严格按施工规范进行碾压。对帮宽路段采用大吨位压路机压实,减少路基帮宽断面不均匀下沉的情况。做好预防桥头跳车工作。

(2)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管理。抓冬季备料。在材料质量上坚持不合格材料不准进场,坚持只认材料质量,只认检测结果不认人。监理单位坚持分批试验,严格把关。抓施工全过程质量。监理办每天抽查施工过程中的碎石含量,使其满足设计要求,采用人工摊铺与摊铺机施工相结合,两处拌和站同时供料,集中人力和设备,打开作业面。形成流水作业。严格控制标高,保证基层厚度,使基层整体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抓养生和交通管制。对于不能封闭交通的路段,采用边施工边通车的办法,对基层施工路段进行交通管制,重点抓好养生工作。

(3)桥梁施工技术管理。重视桥(涵)隐蔽工程施工,派有经验的监理工程师深人工地,以抓质量为主;同时,加大旁站监理力度,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处理模板支立前必须校正、除锈,支立后涂脱模剂。不合格的模板坚决不准使用。模板缝隙处采用刮腻子、贴胶纸的方法,保证浇筑混凝土不漏浆,元痕迹。构造物混凝土做到内实外光,品质优良。对成品混凝土构件表面不密实,有蜂窝麻面、漏筋的或有严重质量缺陷的,坚决弃之不用。

(4)附属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泥混凝土护坡工程。一是护脚。逐段确定顶面标高。使其埋入自然地面以下,满足冲刷要求。二是重视护坡基础施工,路基采取超宽30CM压实后刷坡。保证边坡坡面的密实度,以防护坡面产生不均匀变形。认真研究“质量标准”、放宽“标准”中立柱外边缘距路肩边缘距离及横梁中心高度,两项指标的控制,其中横梁高度按标高控制施工,做到线形美观,w板无起伏现象,同时,对路肩块部分采取安板后钻孔的施工方案,减少立柱处混凝土块现浇的工程量。

二、过渡段施工技术要点

路桥过渡段发生不均匀沉降,即桥头跳车现象已经成为道路最常见的质量缺陷之一,下面将系统分析总结沉降的原因,并且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

(1)过渡段不均匀沉降成因分析。大多数桥梁地基土质的天然含水量大、空隙率大、抗剪强度低,长期的自重荷载和车辆载荷作用很容易使此段发生沉陷。选择台背的填料时,应尽量选透水性好的材料,但常用的透水性材料存在空隙率大的缺点,施工中很难控制其压实度,由路基路面的恒载和车辆荷载也容易引起地基的压缩变形,此外,填料的压缩、固结、次固结引起路基路面结构层因行车作用而被压缩。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钻探深度不足或地质钻探布控过少,以至未能及时发现软基存在,或准确探明软基范围和深度,从而造成软基处治的理论计算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导致软基处治设计不能达到规范要求。通常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由于道路与桥梁的施工顺序原因,造成了桥涵两端留下一个填土较多、施工面窄的作业段,从而导致现场施工条件极差。现实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由于施工单位抢工程进度,而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作业,台背回填松铺厚度严重不足,台背排水防护做得也不到位,从而给路基沉陷留下质量隐患。

(2)防治沉降的设计施工要点。①加强路桥过渡段路堤填料的选择。实施路桥过渡段路堤填筑之前,要谨慎地选择施工路段的填料,将各种土壤作进行比试验,并从实验结果中,比较各种土壤的技术指标,从中选出最适宜的土壤作为过渡段路堤的填料。从经济角度考虑,以就地取材为主。就地取材不仅经济,而且取材方便不误工。填料的选择原则应选用干容重较大的砂类土或渗水性较好的材料。这样的材料具有良好的级配水稳定性和压实特性。②巧用土工格栅。土工格栅是一种具有很特殊的工程特性的材料,它具有典型的应力、应变分散,会约束土体的侧向变形,控制路基填土的侧向位移,从而增强路基的整体稳定性,由于土工格栅具有弹性,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也会减少或不产生变形的累积,而且由于土工格栅与路基填土的摩擦作用,使上部荷载在路基中重新分配,降低了桥台台背局部范围土中的垂直应力,从而减少沉降。③合理设置缓和过渡段。由于桥梁为刚性结构,基本不产生沉陷,而路基为柔性要允许存在变形,因此刚性桥面与柔性路面的衔接必然产生沉陷。选择有利于减少路桥过渡段沉降的桥台结构。在型式多样的桥台结构中,桩接台帽的桥台结构施工过程是:填筑路堤,钻孔桩基施工,台帽和耳背墙施工。④优化施工组织。高等级公路路桥过渡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应该有利于减少路桥间的工后沉降差。在桥台结构完成后,尽快安排过渡段路堤与一般填土路堤的施工。并使用具有同等压实度能量的压实机械将过渡段路堤与一般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填筑碾压。

三、防水施工路基面的处理

道桥防水施工路基面的处理,是直接影响道桥路基面防水层质量和防水层之上的沥青路面铺装层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道桥路基面防水质量关系到道桥使用的寿命,因为水的渗入会使道桥水泥混凝土里的钢筋锈蚀,导致水泥混凝土胀裂和路桥结构的破坏:而钢箱式桥梁由于水的腐蚀造成钢结构强度破坏更是显而易见.道桥防水层下与道桥路基面粘结,上与沥青路面铺装层粘结,因此道桥防水层与路基面的粘结质量还影响到沥青路面铺装层的质量。下面将简单介绍几种相应的处理措施。

(1)道桥水泥混凝土路基浇筑后,在初凝阶段使用钢丝刷进行表面拉毛处理,这样可增加道桥路基面的粗糙度,以增加道桥路基面与道桥防水层和沥青路面铺装施工后的粘结力。道桥防水施工路基面处理的粗糙度和深度要适合所选用防水材料的需要。

(2)可以通过铣刨机来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开挖、翻修以及沥青路面拥包、网纹、油浪、车辙的清除处理,来除掉道桥水泥混凝土路基表面的浮浆,以提高道桥路基面与道桥防水层和沥青路面铺装的粘结强度。

(3)为了提高道桥防水的功效,通常应处理暴露水泥混凝土路基面的一些细微的缺陷。道桥水泥混凝土的基础可能产生许多细微裂纹,而这些裂纹又往往隐藏在路基面的浮浆里,可以通过打毛处理使这些裂纹暴露出来,使得防水层能直接渗透、封堵。通常用凿毛机来进行处理。以提高混凝土表面附着力,增加新老水泥混凝土的结合度,从而保证水泥混凝土公路浇筑形成―个整体。

结束语

道路和桥梁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要做好管理并不容易,因为每个项目都有其特殊情况,要根据现场情况和进度动态及时调整。做好准备工作,遇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团结协作,确保质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参考文献:

[1]项海帆.高等桥梁结构理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2]刘效尧.桥梁损伤诊断[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李洪峰,性别:男,出生于:1979年3月5日,出生地:黑龙江省兰西县,毕业院校:黑龙江工程学院,研究方向:道路桥梁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