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监察中的反窃电工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用电监察中的反窃电工作分析

刘聪周媛媛张瑶璐

大连供电公司辽宁大连116000

摘要:电力企业为人们的生活、工作、生产提供了必要的能源保证,但是随着电能资源的成本不断提升,人们需求量也不断提高,电能资源显得更为珍贵。用电检查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电力供应的正常秩序,保证了电力企业的利益,同时为用户提供安全用电条件。其中窃电行为时有发生,同时技术手段不断高超化,导致供电秩序受到破坏。需要充分掌握窃电行为多种情况,提升反窃电应对措施能力,从而保证用电检查工作的专业性。

关键词:用电检查;窃电;反窃电措施

引言

在新形势下,用电检查需要运用法律手段来采取强有力的打击手段,全面打击窃电行为。当前窃电技术越来越隐蔽,如何打击窃电行为,如何更好地进行用电保护,是供电企业中面临着的突出难题。鉴于此,在新形势下,应该注重运用科学手段来进行用电检查,全面提升用电安全等级。

1关于用电检查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1.1检查效率偏低

在日常的生活与生产中都需要电的支持,而在用电过程中,由于我国人口的数量较为庞大,导致了用电检查管理的难度也相应增加,同时也为用户的用电安全埋下了不少的隐患。另外,供电企业的检查人员不仅需要仔细检查每一个用电区的用电情况及输电线路的使用状态,还需要对有无窃电行为的情况进行检查,从而大大增加了检查员的日常工作压力,并降低了检查效率。而在这种强压之下,难免会出现疏忽、失误,从而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

1.2防窃电的意识较为薄弱

供电企业的用电检查工作通常包含了很多工作任务及内容,且检查人员既要认真审查抄核收的工作质量,还要有较强的防窃电意识,但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用电检查人员的防窃电意识较为薄弱,常常忽视窃电问题,再加上关于窃电的法律法规并不健全,导致了窃电事件的频发。

1.3窃电技术较为先进,导致窃电行为的增加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安全系统已不断被完善,但与之相对应的窃电技术却也在迅速发展,且有些窃电技术更加的智能化、隐蔽化及先进化,尤其是一些比较高端的自动化窃电系统及技术的应用,能远程监控电能计量装置,并对一些计量设备内的重要电流数值及电压数据等进行非法篡改,从而对计量装置的平稳运行造成了严重影响,并导致了电能计量设备所检测出的一系列电力系统数据缺乏准确性。此外,由于窃电技术的先进,导致窃电行为的隐蔽性更佳,且难以被发现。其中,就当前情况而言,较为常见的窃电技术有两种,即在电力系统内加接线路板(带有电子遥控的)或增设一些分流电阻,这些设备容易对计量数据的精准性造成不良影响,并会增加检查人员的工作难度。

2用电检查工作中反窃电措施

2.1注重宣传教育

不仅仅是要宣传窃电管理制度,也需要针对不同渠道做好窃电危害与惩罚,尤其是在发生窃电的区域内,要做好公开批评宣传,同时强调其中的惩罚措施,让有关人员提升对制度的敬畏心理。电力企业也需要将典型案例通过电视台、广播、互联网等渠道扩散出去。例如在窃电引发的火灾或者安全事故,或者恶性窃电导致的巨额罚款等新闻,要通过不同渠道人群特点做个性化设计宣传,让所有民众对窃电行为有较强的敬畏心理。尤其是对于可能窃电的高风险用户,需要做好对应的沟通协调,加大对其检查工作力度,平时做好频繁的沟通探访,让其有足够的畏惧心理。可以建立供电企业自身的客户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或者APP平台发布有关窃电惩处、危害信息,让宣传工作更加落实到实处。相关平台也需要附带一定用户功能,让用户提升对平台的忠诚度,这样才能有效的达到宣传教育的功效。同时也需要做好相关平台的宣传,让供电企业自身有自己的媒体渠道。

2.2强化用电检查工作技术水平

要注重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管理,依据情况做好分级培训,提升培训工作效率。如果不方便进行会议培训,可以运用互联网培训,将业务知识通过电子文档传导给工作人员,定期做好工作抽查考核,从而提升工作人员对培训内容的参与意识。对于最新的窃电行为与方法要做及时的教育培训,让用电检查人员充分知晓,同时要研究对应的检查纠正措施,提升对问题的防控能力。要优化用电检查人员的装备,让检查技术不断的优化提升,符合实际情况所需,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要配备足够的用电检查人员,工作中最好采用双人检查制度,有效的弥补单人检查存在的疏漏,同时也可以达到互相监督的功效。保持合理的工作量,配备足够的人员,避免工作人员因为精力不足引发的工作疏忽大意。

2.3使用先进的反窃电设备

相对于窃电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及先进的技术手段,供电企业的反窃电方法过于单一和守旧,且技术手段落后,因此,供电企业需要改变反窃电方法,同时提高技术水平,对窃电现象实施有效监管。第一,一般情况下,用户对用电量的计量设备进行线路改接,或是绕开电量的计量设备,对电量计量设备的工作状态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达到窃电的最终目的。针对这样的现象,供电企业可以在电量计量设备上安全窃电警报装置,或是防窃电装置,此外,也可以改进电量计量设备,提高其技术水平,防止用户对其线路的改接或是绕行。第二,窃电的方式具有多样化,用户会根据自身的用电需求及电量计量设备的技术水平,选在不同的窃电方法和技术手段,供电企业要根据用电区域特点,实施不同的反窃电方法或技术方法,提高用电检查和反窃电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其健康发展。

2.4加强工作人员对反窃电工作的重视度

加强工作人员对反窃电工作的重视度,首先,需要供电企业建立完善的反窃电管理制度,设立相应的奖惩措施等;其次,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深入反窃电知识的学习,提高专业素质;最后,宣传窃电行为对供电秩序的影响及造成的安全隐患或安全事故,加强工作人员对自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供电企业通过以上方式加强工作人员对反窃电工作的重视度,提高其责任心,并提高其用电检查的实际工作能力及技术水平,从根源上阻止窃电情况的发生,不仅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减少窃电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5实施举报窃电行为的奖励机制

由于农村的窃电问题相对于城镇比较严重,而且农村的用电检查工作不容易进行。窃电分子的窃电方式五花八门,如果不发动群众的力量,单靠用电检查人员的话,这个过程是漫长且困难的。农村企业的窃电行为十分多样化,同时用电检查工作本身就十分的困难。在农村建立完善的举报奖励力度,对用电检查工作提供帮助的用户给予公开奖励。通过村民的举报来找寻窃电的源头,全面落实科学合理的反窃电保护工作。

结束语

总而言之,有效控制窃电情况的措施有:使用先进的反窃电设备、提升反窃电技术水平、加强工作人员对反窃电工作的重视度等。通过以上几种控制措施,加强用电情况检查,提高反窃电工作效率,有效控制窃电行为的发生,从而有效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供电企业的健康、持久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晋,主编.防治窃电技术[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2]用电检查培训考核教材.防窃电措施[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3]穆习,编著.现场查处窃电实用技术[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