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基层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方法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开展基层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方法浅析

何如美

何如美

(绍兴市柯桥区福全镇人民政府312046)

【摘要】计划生育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我国广泛实施,三十年来,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有效控制了人口增长,为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人口基础,但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计划生育的实施还是重重困难,所以对乡镇群众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力图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对基层乡镇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方法进行探讨,旨在不断创新宣传方法,推动宣传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基层乡镇计划生育宣传教育

【中图分类号】R16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5-0117-02

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工作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传播行为,通过各种有效的宣传手段或方式对其进行计划生育的宣传,进而改变群众的婚育观念,实现国家有效控制人口增长的目的,这与传播学的传播效果概念相符合,即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如何才能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这是一个需要宣传教育人员慎重思考的问题。

一、目前乡镇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方法现状

目前,基层乡镇的计划生育问题虽然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好转,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有着直接的关系。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的婚育观念,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也因此顺利了许多,但是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进一步深化,许多问题还是暴露出来,其中,宣传教育的不到位是最明显的问题之一。目前的宣传教育工作中,不仅宣传队伍不稳定,而且宣传教育人员的素质低下,不能面对新的社会经济形势作出有力的回应,使得宣传教育工作开展的一直不是很顺利,对群众的宣传教育自然也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二、目前乡镇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方法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宣传人员的宣传观念错误

在基层乡镇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实践中,之所以没有达到应有的宣传效果,首要原因就是宣传教育人员的宣传观念较为落后,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宣传教育人员并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群众才是整个宣传教育过程的中心。受众研究是传播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同时也是贯穿传播学其它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的桥梁,如果没有受众,将不会构成一个完整的传播链,宣传活动也就无从谈起。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所做的一切活动,包括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宣传都要以受众为中心。其次宣传教育人员认为群众是完全被动的,这一观念是完全错误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并增强,育龄群众不再是一个完全固定的“靶子”,而是逐渐提高了主动性。第三,宣传人员错误的认为育龄群众是同质的,因此在宣传教育的实践活动中采取同样的宣传教育方式,而没有根据群众之间的不同差异进行个性化的宣传,自然无法取得预期宣传效果。

(二)宣传人员缺乏必要的宣传技巧

基层计划生育宣传人员的宣传教育观念错误,直接决定了其缺乏正确的宣传技巧。首先是没有进行精准的定位。计划生育的开展如企业产品的推销有着某种相似之处,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把自己的观念或产品推销出去,改变受众的心理、态度和行动,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要进行准确的定位。由于现在大部分育龄青年都外出打工,家里一般都是中老年人,所以给宣传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宣传人员为应付上级检查,只是简单的对中老年人宣传一下,不利于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其次就是宣传知识基础薄弱,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转变宣传方法,宣传方式单一,自然不能调动其育龄群众的兴趣。

三、乡镇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创新方法

(一)宣传人员转变宣传观念

要想对乡镇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工作方法进行创新,首要的措施就是要转变宣传教育人员的宣传观念。宣传人员要充分意识到宣传对象才是整个宣传教育实践的中心,要始终把受众放在中心地位,重视受众应有的权利,在宣传的过程中,主动解答群众的问题,做到真正为群众服务。此外,要重视群众的心理需求,改变空话套话的陈旧宣传方式,尽可能的从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只有这样,群众才会发自内心的接受宣传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最后,要转变群众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意识到群众具有主动选择的权利和接受的权利,还要重视群众对宣传教育活动的反馈,通过群众的反馈,有助于宣传人员意识到自身的不足,进而不断改变宣传方法,推动宣传教育工作。

(二)宣传教育人员掌握一定的宣传技巧

巧妙的宣传技巧是取得良好宣传效果的必不可少的一环,因此在宣传教育的实践中,宣传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相关宣传方面的知识,掌握一定的宣传技巧。在此,宣传人员可以借鉴传播学中的相关宣传技巧,如一面提示法和两面提示法。个人差异论指出,在进行劝服性传播之前,要弄清楚受众的兴趣、爱好、社会地位、价值观和年龄等,然后再采取适当的方法对其进行传播。对此,宣传人员可以根据这一理论,对育龄群众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宣传教育。另外,可根据受众心理的相关理论,如沉默的螺旋理论和意见领袖理论。人际传播是所有传播方式中最活跃,最频繁和最有效率的传播方式,宣传人员应该充分发挥人际传播中意见领袖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宣传教育的效果和效率。

(三)充分运用网络等新技术进行宣传教育

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媒介即信息,任何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会对社会信息的流动和传播发挥重要的变革作用。在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中国,计划生育也应该积极运用新兴技术来进行宣传教育的实践活动。宣传教育部门可以开通微博微信,及时更新计划生育的相关信息,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育龄群众的计划生育理念。

结语

综上所述,不断根据社会形势的变化创新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工作方法,对有效实现宣传目的有着重要作用,因此相关的宣传人员要不断加强传播学和相关宣传的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在群众身上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真正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总之,要对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方法进行创新和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宣传人员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总结宣传教育的实践经验,由此不断将计划生育工作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张瑞玲.在新时期加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相关讨论[J].办公室业务,2013(07)

[2]毛华芳.新形势下乡镇基层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7)

[3]周红光,王靓薇.加强基层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思考[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