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探讨姚惠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探讨姚惠娟

姚惠娟

身份证件号码:13282619771125XXXX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在快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随着我国五位一体发展战略的提出,我国越来越重视节能节水减排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给排水系统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环节,如何进行建筑的节能节水减排设计是现代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在此基础上就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节水问题做了一定的探索,以期更好地促进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给排水设计;节能节水;措施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节水节能意识在不断增强。但是我国的能源利用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目前,能源资源短缺并且浪费严重,还有环境污染以及能源价格涨速过快的问题。因此,需要对能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给予重视,这样才能促进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应该不断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此时可以借助节能节水技术,既可以提高建筑企业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还可以缓解建筑能源供需矛盾,有效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推动人类的进步。

1建筑给排水节能减排设计意义

在建筑给排水的设计中,将节能减排的理念融入,有助于促进环保型社会的发展,对当前的社会发展需要也能有效满足。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建设环保型的社会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减少对资源的浪费以及环境的污染,也成为人们的共识,而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就需要注重细化工作开展。建筑给排水的节能减排设计,就是发展当中的重要突破口,这也是做好相应环保工作的基础,对构建环保型社会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建筑给排水节能减排的设计,有助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建筑行业是我国经济支柱性行业,只有保障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才能从整体上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对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充分考虑,将能源资源作为经济发展基础。水资源在人类生产生活当中所占据的地位愈来愈突出,保护水资源就成为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力量。而建筑给排水的节能减排设计,就是为了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化运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等。另外,建筑给排水节能减排的设计有助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水平,以及能有效满足人们生活需要。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重要基础,当前人们对水资源的使用量在不断地增长,有的地区已经出现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生活用水以及地方经济的发展。改善水资源使用状况,就要在规划上体现出合理性,节能减排的设计就是应对这一发展现状的重要举措,其能有效提升人们生活质量水平,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2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

2.1给水系统的设计

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为了防洪排涝,这是建筑给排水设计最终要的目的。在制定防洪排涝的规划设计时,主要是针对内洪和外洪等灾害现象的出现,外洪最主要是通过预防手段为主,可以通过修筑防洪大坝和大型水库进行有效预防,而内洪的处理的手段最重要的是进行排蓄。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在进行给排水系统设计时,排涝要排除城市内积蓄的雨水。将防洪排涝的防止归并到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更为合适,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引起人们对防洪排涝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从而更好保护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2.2真空节水技术

真空排水技术是一种新技术,应该重视真空排水技术,提高技术水平,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水资源。通常情况下,在建筑排水过程中,真空节水技术可以用空气来代替水,这样可以营造真空负压状态,以实现高速水气的有效混合,这样会让水汽混合物能够在速度较大的环境下运动,从而形成一股带有气体的水源。这种水源利用范围较广,真空节水技术也可以起到很好的节水效果,可以有效的节约用水和将污水和污染物彻底清理干净,还能减少水资源浪费现象。

2.3太阳能技术的科学应用

给排水设计当中,为了达到节能减排的作用效果,需要将太阳能技术科学地应用。在给排水节能设计过程中,将太阳能热水器取代传统高耗能燃煤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主要是由集热器、储水箱、给水箱和循环泵等部分组成的,我国大部分区域都是处在北纬40°以北,日照时间相对较长,采用太阳能技术对给排水系统进行优化应用,就能发挥积极作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预留热水器进出水管以及管道井等,以及运用太阳能热水器系统,就能够起到良好的节能效果。用水量按每人次淋浴热水量100L,常年冷水平均水温10℃,淋浴热水温度40℃考虑,平均每人每次淋浴耗能=100L×(40℃-10℃)×4.19×103J/(kg?℃)=12570000J,按每度电热功率3617000J/kW?h计算,热水器加热效率0.9,每人每次淋浴用电量=12570000&pide;(3617000×0.9)=3.86kW?h。按每人每月淋浴8次,每户3人,60%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中的热水计算,每户每年可节电=3人×8次×12×3.86kW?h/(人?次)×60%=667kW?h。

2.4雨水收集重复手段

对雨水的收集重复利用是将雨水天气中,建筑物周围或者小区中积攒的雨水收集起来,再通过相应的雨水净化装置进行净化处理,处理后的雨水再重复利用。设计人员在进行雨水收集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建筑所处地区的地形地貌进行设计,还要根据雨水的径流科学控制好雨水的流向,尽可能避免雨水被周围环境二次污染。设计方案中可以通过屋顶花园,景观贮留渗透池等设施提升渗透量,通过对雨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就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雨水对市政雨水管网的压力。设计人员在渗水池附近的土壤中选择适当的植物进行栽培,通过栽培植物一方面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另一方面还可以净化附近的水源。在下雨天气,雨水流入渗水池进行过滤,过滤完成之后再从防水材料上的通道从雨水斗汇流,这种处理方式有效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并且还能为城市环境美化作出贡献,使设计生硬的建筑群增加了柔和的风景。虽然对雨水的回收利用有着巨大的好处,但是由于我国对于城市污水回收系统的研究起步较晚,并且进行雨水回收系统的研究和施工人员通常都是来自于市政工程专业和环境专业等,使用的设计方式和施工方式同雨水回收系统初衷有着较大的差异,这就会导致我国目前所使用的雨水回收系统存在着前期投资高,运行占用费用居高不下的问题,这对城市雨水回收系统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结语

总而言之,如今,水资源匮乏是我国需要面临的严重问题。因此,在建筑给排水领域,应该重视节约资源与能源,大力发展节水节能技术,提高技术水平。在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中,应该结合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坚持低成本,采用合理的节水节能技术,有效的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2]宋廉,王立法.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真空排水系统设计简介[J].给水排水,2018(01).

[3]倪华明,刘晨,朱刚,徐亚同.城市雨水回收利用现状及发展———上海案例[J].净水技术,2017,31(2):1-5.

[4]何伟怡,王星烨,翟怡楠,钟炜.可再生能源技术在绿色建筑项目上的推广中介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7,36(19):15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