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56例临床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1

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56例临床体会

尚金平

尚金平(泾川县人民医院外二科甘肃泾川744300)

【摘要】目的:总结一次性根治方法治疗肛周脓肿的优缺点。方法:回顾一次性根治方法治疗肛周脓肿56例。结果:通过对所选择的56例施术病例观察,术后15-30天,创面愈合良好,肛门无明显畸形,功能正常,随访半年-1年无复发。结论:采用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在切开排脓的同时,一并处理内口,术后治愈率高,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及肛瘘的发生率。

【关键词】一次性根治肛周脓肿

【中图分类号】R657.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0-0267-01

肛周脓肿是肛周软组织及肛周间隙的急性化脓性疾病,是肛门直肠多发病,多见于中青年,男多于女。该病起病急,进展快,一旦脓肿形成,如果保守治疗难以奏效。采用传统的单纯性切开引流术,易形成肛瘘,需再次手术治疗。为探讨其治疗方法,减轻患者痛苦,避免二次手术,我们采用一次性根治方法治疗肛周脓肿56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56例,男35例,女21例。其中浅表皮下脓肿25例,肛门后间隙脓肿17例,坐骨直肠窝脓肿14例。

1.2治疗方法患者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据情况选择局麻或骶管麻醉,肛周及肛管内消毒,并再次检查肛内情况,分析脓肿可能走向,于脓肿波动最明显处切开引流出脓液,右手食指入脓腔内检查,如有脓腔间隔分离之,脓液基本排完后,再将左手食指伸入肛门内作引导,右手持球头探针轻柔向直肠肛管方向,沿脓腔探查,并于左手食指配合找到脓肿在肛管直肠的内口,假如内口不明显,可以将探针在脓腔最高处,直肠黏膜与探针最薄弱处穿出,观察所穿出组织深浅,即脓肿较浅在括约肌之外,或仅仅侵犯部分浅层括约肌,则直接沿探针切开。如脓腔位置高,在括约肌之上,切开会损伤肛管直肠环而造成肛门功能损伤,可沿探针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至括约肌处,再用探针拖引橡皮筋行挂线治疗,并用刮匙刮除残余脓液及坏死组织,再修剪创口呈“V”型,彻底敞开引流,并防创面“桥”型愈合,术后酌情给予抗生素及每日换药治疗,同时应用中草药熏洗、坐浴每日1-2次。

2结果

术后15-35天,创面愈合良好,肛门无明显畸形,功能正常,随访半年-1年无复发。

3讨论

肛周脓肿是肛门直肠多发病,80%的肛周脓肿是由于肛腺感染所致,肛腺开口于肛隐窝,肛隐窝部的感染沿肛腺导管侵入括约肌间隙,引起周围疏松组织感染,最后形成肛周脓肿。依据“肛腺感染学说”理论,本组采用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在切开排脓的同时,一并处理内口,术后治愈率高,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及肛瘘的发生率。合理设置切口及术后换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首先切口要足够大,能保证引流通畅,有利于创面愈合。术后要保持引流通畅,换药要充分暴露创面,尽可能把引流条填充到脓腔最深处,不留死腔,使创面由内向外,由深至浅愈合。彻底清除创面上残留的腐败组织及脓性分泌物,脓腔中不能残留异物,如术中因创面出血而缝扎止血时,术后应及时拆除缝线,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并用双氧水及生理盐水进行反复冲洗,使创面及脓腔内的污物排出,防止感染物滞留。同时可用清热解毒、利湿、活血为主的中草药熏洗、坐浴,若肉芽生长欠佳,可加用祛腐、生肌的药物。如果创面过早粘连,给予钝性分离,避免假性愈合。橡皮筋松挂线引流去除的时间为5-7天,高位脓肿硅胶管引流去除的时间为7-10天。

参考文献

[1]喻德洪.现代肛肠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204.

[2]张东铭.大肠肛门局部解剖手术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