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引导下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创新创业教育引导下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王明森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广西536000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也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对于环境设计专业来说,创新创业能力不可或缺,是专业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对创新创业教育和环境设计专业教育进行分析,找出目前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研究适应社会需求的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加强与外界交流”等四个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措施,力争为环境设计专业今后的教学和改革提供一些新思路。

关键词:环境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到2035年,我国将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随着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创业型人才在我国发展战略中的作用愈加明显。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环境设计专业

1、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从本质上讲,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为目标的新型教育模式。创新创业教育改变了以前传统教育中被动学习的习惯,使大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开拓思路,创新思维,在学习中培养创业精神,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新时代创新创业型人才。

2、创新创业教育与环境设计专业的融合

环境设计专业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强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空间思维能力等,在教学中注重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境设计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相互融合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创新创业教育能改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单一性,从宏观上推动专业的改革和发展。两者的融合,更加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一方面契合了专业特点和能力培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符合了社会对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要求。两者的融合是势在必行的,但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教育目的急功近利性

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教育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淀。一些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有良好的前景,但需要专业导师进行方向指引和不断完善,成果可能要在学生毕业若干年后才可明显呈现。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是不断地引导和完善学生,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需要知识、经验、能力的积淀,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周期,人才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有些教育者急于求成,从表面做文章,没有认识到人才培养的规律,没有从教育的根本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而是追求一时的成绩,采取拔苗助长式的灌输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违反了教育规律,走不长,也走不远。

2、教育教学组织缺乏创新

在教学中仍然沿用以前的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创新性不足,影响教学质量。这包括教学主体方面的欠缺,很多教师欠缺创新创业经验,没有用创新的思路组织教学,教学气氛平淡这就导致组织教学时力不从心;其次,教学对象也缺乏创新意识,学生习惯了任务时的学习,求知欲望较弱,学习主动性、创新性不强;再者,教学资源和授课素材相对陈旧,不再适应当下快速更新发展的教学需求。

3、创业启动资金不足

虽然有关部门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给予了政策和项目资金的支持,但是对于一个项目来说,初期的运行困难重重,资金不足依然是大学生创业的最主要障碍,将来有必要进一步培育和发展高校创业环境要素,特别是大学生创业融资体系,减少创业资金对大学生创业的制约;另外开设创新创业专门课程,进行经验分享交流,加强对大学生创业者的指导,打造一个更利于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生态环境。

三、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加强与外界的交流

组织举办创新创业活动,如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业生涯规划赛等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充分发挥活动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促进。

加强与知名高校的交流,邀请行业专家及学者进校进行学术讲座,让学生了解最前沿的设计动态和发展方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加强学生与专家及学者的交流沟通,专家学者的经历与经验对学生有最直接的影响,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

2、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深度融合

根据专业能力要求,加强课程中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导,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大纲。提高交叉学科授课比例,拓展视野,围绕环境设计专业核心课程,开发创新创业型设计训练项目,增加有关选修课程,让学生掌握更多与专业相关的知识,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完善自身的理论知识结构,多管齐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注重环境设计专业的实践教育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教育方法。

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与企业、行业协会等单位协同培养人才,共同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与企业之间加强专业交流与协作,把企业设计项目引入课堂,在实际项目中提高设计思维和设计能力。另外,企业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机会。与行业协会等部门加强交流,共同举办创新创业大赛,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在协调培养人才的教学模式下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适应社会发展对环境设计专业的需求。

4、设置系统全面的课程体系

系统全面、实践性强的课程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成功的保证。首先,开设通识性“双创”课程。在专业教育基础上,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双创”基础课程,培养广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其次,千篇一律的“双创”教育很难实现系统性和差异性的发展,根据环境设计专业特点设置“双创”课程,只有紧密联系专业,分析专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行业项目,学生才有代入感和真实感。在此基础上,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营造浓厚的“双创”氛围,为学生提供实训实践平台。最后,推进工作室建设。面向全体学生招募工作室成员,通过工作室的学习工作,提高学生的能力提升,实现由创意、创新到创业的转变,形成完整的创新创业型课程体系。

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引导下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真正获得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独立或合作完成设计的方法,实现专业的全面发展。新时期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与时俱进,需要逐步建立与环境设计行业发展的生产、教学、研究的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交流,完善设环境计创新创业实践场所、校外实践基地等平台,创造一个有效提高环境设计学生专业实战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OL].(2017-10-18)[2017-10-27].

[2]朱思因.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科技创业月刊,2017(9):46-48.

[3]金宏妍,刘星君.系统论视域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7(4):37-41.

[4]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高教与成才研究,2015(15):19-21.

注:此文为2017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环境设计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的实践研究》研究论文,项目编号:2017JGA361,项目负责人:王明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