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电管理体系的发展研究岳海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农电管理体系的发展研究岳海红

岳海红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山西太原030012)

摘要:现如今我国发展越来越快,是农村电网前所未有的突破。近些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促进了农村电网的建设。然而由于主观、客观各种因素的影响,农电管理水平相对较低,不能适应当前农电发展的实际需要,其结果就是农村电力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给人民人身健康和经济利益带来重大损失。加强电网农电管理工作质量势在必行。

关键词:农电;管理体系;发展研究

引言

农村电业的规范化管理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需要长期的过程,从电业局的服务人员、资金、等各方面都是需要长期的大量投入并且逐步的完善,而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成立一个公司或者一个部门那么简单,农村电业部门的管理体系特别的要求是将农村电业服务更广泛化、更细致化。而且在服务运行当中注重农村电业管理部门与其他的相关部门的相互协调的关系形成规范的运行机制。从而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1我国农村供电系统管理体系主要发展阶

段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业务量的增多,我国电力行业也把业务进行了重新的划分,使得生产和经营分开,而企业的性质也逐步发生了转变、使得企业生产经营两方面更加完善,从而使得县级供电企亚的框架体系逐渐完善与零成二政府政策的导向对电力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监管作用使得供电企业成了县城内的一个正规并且强有力的行政部门。电力工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能只依靠政策来解决要因地制宜,那么“农电总站”就应运而生。`浓电总站”是政府出面建立的农电组织、下级就是乡镇农电管理中心,业务上受县级电力部门领导。后来“农电总站”由于工作性质原因逐渐发展为县供电局内部的事业单位。该单位性质仍为农村农民自筹资金对自有资产进行管理的运行的一个独立的单位,他的负责是农村总表以下个体用户的用电设备运行和安全用电等管理工作,并且负责电费的收缴。

2农电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农电安全管理问题

长期以来,各县供电企业在地方各级政府的管理下,由于对安全生产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加上对电网建设的投入不足,造成了农电安全管理基础相当薄弱的局面,农电安全形势非常严峻。①县供电企业主要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缺乏充分认识,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差,抓生产不抓安全,不能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效益的关系。②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不健全,缺乏以一把手负责的安全生产指挥体系,安全生产责任制流于形式,在安全生产的动态过程中未能将人员、设备和管理三大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③对电网建设和安全管理投入少,电网设备事故隐患突出,安全工器具配备不足,职工的劳动保护措施不力。虽然实施了农村电网改造工程,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改造标准较低,使得相当一部分电网安全形势仍很严峻。④人员(尤其是供电所农电工)整体业务素质不高,安全知识匮乏,自我防护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习惯性违章问题严重,安全活动流于形式。⑤农村安全用电知识不普及,安全用电意识不高。

2.2浓村的电力规范化的服务没有上升到管理的高度

主要是因为每个企业及其缺乏农村电力服务与管理的理念,县级供电管理部门没有重视农村供电部门的重要,农村供电部门对提高供电部门的竞争力与供电行业的发展与形象的树立有相当大的作用、而且城市供电部分忽视了农电的用户,农电用户基本上占到总用电人数的一半多,如果不重点发展农电那么对整个该地区的发展与经济的增长起到重大的阻碍作用,最终导致供电部门的管理水平低下。

2.3农网农电监管体系有待完善

农网农电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涉及内容广泛。尤其农村电网投资建设方面,工程规模大、周期长,一项工程往往有多处施工地点和多个施工队伍参与。在实际工作中,相关管理部门更加注重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投入等,对于工程安全管理关注不够,没有建立全面的安全管理体系及配套管理机制,有的工程尽管设置了相关安全管理单位,但在具体实行过程中往往执行不到位,没有严格执行作业标准和监督,没有充分发挥应有作用。由于缺乏完善有效的安全管理监督体制,农网农电管理安全隐患众多。

3农电管理体系研究

3.1构建农电安全管理体系

(1)提高县级供电企业领导(尤其是一把手)对安全工作的认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一方面要求企业领导加强对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学习;另一方面要在安全问题上加大对县级供电企业领导班子的考核奖惩力度,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纳入对班子的业绩考核内容。(2)建立健全农电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要求县级供电企业依法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配齐安监人员,建立安全管理网络,划清公司内部部门之间农电安全管理职责,确保农电安全管理不出现真空。建立农电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制定重大事故预防与应急预案,决不能因农网电压等级低、设备容量小、供电量少而忽视此项工作。(3)加强农村安全用电宣传,逐步培育和营造群防群治氛围。应加强有针对性的农村安全用电宣传,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单、标语、板报、节假日的街头宣传、送电影下乡、上安全教育课等形式做好电力法律法规和农村安全用电常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普及农村安全用电常识,提高用户安全用电知识和意识。

3.2规定系统的规范化服务管理条例

制定并推行完善系统的农电服务管理条例,以条例约束电业人员的的服务质量,以办法有效实施各项服务措施。并且制定奖励措施,鼓励先进的工作人员,实行末位淘汰制度,实行奖励农电优质服务冠军的制度:制定“95598”进农村实施方案、为规范电业人员的服务行为,方便实际考核,制定定期聘请供电系统电力行风监督人员的管理办法。

3.3打造完善的农网农电监督管理体系

针对电网农电管理工作,特别是农村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建立、健全农网农电监督管理体系,改变农电管理无法可依的困难局面。完善实施农网农电监督管理体系,可以对农电管理的有关部门、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及时、有效、客观的评价,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改进、调整,达到持续优化的目的。农网农电管理工作做好了,用电安全事故自然就会下降。同时,要加大农网建设工程验收力度,及时发现农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电网建设符合相关管理规范要求之后,方可投入运行。

3.4做好农电员工队伍的建设

农电人员服务千家万户,人员素质的提高直接影响农村用电安全。提高农电管理人员整体水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将集中培训和岗位培训相结合,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二是注重在岗位工作中的“传、帮、带”,选取业务水平较高的人员在同质业务工作开展“微”培训,让农电人员结合实际进行操作培训,提高培训效果。三是要将培训内容进行细化,避免大而空的理论培训,实用性不强的情况。同时,要结合当地实际工作需求,科学设置工作岗位和人员数量,在保证足够、充实的工作力量,又充分发挥每一个管理人员的作用,避免人浮于事现象发生。管理单位还要从物质保障方面给予工作人员必要的支持,实行绩效管理,将工作人员的经济收入和工作成效结合起来,加强考核、考评,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

结语

农电系统的管理目前还没有成功的实施经验可以借鉴,只能不断地完善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服务的水平,就目前而言农电系统的管理体制水平已经不能与现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了,只有一个解决途径那就是改革并且完善。如果固步不前那只能约束本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导致整个供电部门的发展停滞不前。所以就必须充分认识农电系统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正确认识本部门在农电管理系统建设方面的不足,积极地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供电系统或者部门的管理方法与成功的经验,把农电管理系统植人供电部门的经营管理之中,加强农电规范化服务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运营,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将农电系统的管理工作贯彻于企业技术开发、经营全过程。

参考文献:

[1]文来发,刘莉.创新发展———深入推进农电管理[A].经济生活———2012商会经济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6:2.

[2]肖九梅.农电管理必须绷紧“安全弦”,锁紧“安全链”[J].供电企业管理,2017,01:11~16.

[3]黄致元.农电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9:180.